裴乐
- 作品数:3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辽宁省非政府组织分类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
- 2011年
- 辽宁省非政府组织数量众多,发挥着重要的服务社会和参与治理的作用。为了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加强对辽宁省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研究和管理。具体可以采用形成途径、身份的合法性、活动的载体、媒介和外在形式、宗旨和服务对象、业务领域等标准,辨析辽宁省非政府组织的种类与形态。据此,结合社会发展和行政改革的走向,从成长速度和存在形态、社会功能和覆盖领域、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等方面对辽宁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 裴乐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治理
- 网络传播中的公共治理被引量:1
- 2013年
- 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变革了传播模式,形成了创新性的网络传播。同传统模式的运行要素相比,网络传播吸纳了大量的传播参与者以及信息和资源,整合了更多复杂的传播目标,模糊了传播路径。网络传播引发了对信息权、参与权和发展权的关注,对公共治理提出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参与要求。对此,需要赋予网络传播参与者相应的公共治理主体地位,在各主体间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加速实现多主体参与公共治理的本土化,强化各主体对公共治理过程的监督。
- 裴乐
- 关键词:网络传播公共治理信息管理网络治理
- 低碳时代的ENGO: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被引量:2
- 2011年
- 阐述了低碳时代的到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非政府组织在迎接低碳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契机;论述了通过构建ENGO实现非政府组织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详述了ENGO的建设途径;探讨了对ENGO建设效果的评估标准分类和多角度综合运用。
- 裴乐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信息化低碳ENGO
- 非政府组织的知识创新:需求、影响因素与路径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信息化浪潮下,知识的急速增长为组织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知识因自身的独特性,不同于传统资源,有助于弥补非政府组织在资源配置和占有中的劣势。内外需求促使非政府组织准确分析知识、环境、组织因素,有效开展知识管理与创新,全面提升知识素质与能力。非政府组织可以从知识战略、组织学习、流程与机制、知识网络等方面,系统地实施知识创新活动,培养独特的核心知识,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以更好的服务在社会转型和治理变革中实现价值。
- 裴乐
- 关键词:知识创新非政府组织组织学习知识网络
-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空间与操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现代社会,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日益呈现多样化、复合化的趋势,在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上,增加了更多的情感和精神要素。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的局限性和养老产业的不发达,亟须探索出一种适合当前形势的新的养老服务模式。而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社会资源优势,其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具有在基层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理论空间、政策空间和实践空间,但目前来看在具体操作中仍需妥善设计、稳步推进,并应对服务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与激励,以确保社区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 裴乐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养老服务社区养老非营利
- 危机后的政府信用重构被引量:5
- 2004年
- 政府信用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信用文化和增强政府竞争力。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影响到政府的信用形式、方向和强度。为了消除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 ,必须重构政府信用。文章从法律法规、政治参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 ,创新政府管理 ,以实现政府信用重构的最佳效果。
- 裴乐袁城
- 关键词:政府信用
- 论我国区域内协调机制的建设被引量:2
- 2007年
- 我国区域内协调机制在新经济环境下面临着现实问题,为此,在系统分析相关的理论研究、制度设计、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区域内协调机制建设的对策。
- 裴乐
- 多媒体讲台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多媒体讲台。;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教学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
- 王乐王笑舒李铁兵裴乐张永
- 文献传递
- 危机后的政府信用重构
- 政府信用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信用文化和增强政府竞争力。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对政府管理构成了巨大挑战,影响到政府的信用形式、方向和强度。为了消除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行动,重构政府信用。因...
- 裴乐
- 关键词:政府信用信用文化监测预警机制
- 文献传递
- 试论城市政府信用危机的表现及其危害
- 2007年
- 中国城市政府在建设信用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产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问题。作为同以往公共危机不同的新领域,首先应当明确城市政府信用危机的表现及危害,对其形成正确认识,并据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切实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提高城市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促进信用社会的形成。
- 裴乐
- 关键词:城市政府信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