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国建

作品数:75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7篇食管
  • 34篇细胞
  • 26篇食管癌
  • 22篇癌细胞
  • 14篇食管癌细胞
  • 11篇细胞株
  • 10篇基因
  • 9篇癌细胞株
  • 8篇蛋白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 7篇凋亡
  • 7篇端粒
  • 7篇端粒酶
  • 7篇氧合酶
  • 7篇环氧合酶
  • 6篇氧合
  • 6篇肿瘤
  • 6篇淋巴
  • 6篇环氧合酶-2

机构

  • 55篇太和医院
  • 19篇武汉大学
  • 17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郧阳医学院

作者

  • 75篇谢国建
  • 61篇吴清明
  • 54篇王小虎
  • 24篇张卫国
  • 21篇童强
  • 20篇李胜保
  • 18篇于皆平
  • 12篇王强
  • 11篇刘重贞
  • 7篇刘先军
  • 7篇彭铁立
  • 6篇陈滋华
  • 6篇童强
  • 5篇徐少勇
  • 4篇姜东升
  • 4篇易建华
  • 3篇毛明芝
  • 3篇王晓虎
  • 3篇姜东升
  • 3篇童强

传媒

  • 6篇临床消化病杂...
  • 5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郧阳医学院学...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9
  • 2篇2006
  • 11篇2005
  • 19篇2004
  • 18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在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刘重贞彭铁立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徐少勇
该成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大肠息肉及正常大肠粘膜的VEGF和VEGF mRNA,进行对比研究,并用ELISA法检测大肠癌术前及术后1月血清中VEGF水平,及息肉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以期...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生长因子血管生成大肠息肉癌前状态血清诊断
射频联合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联合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男18理,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7.2±18.4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4例,下段癌8例,所有病...
彭铁立吴清明谢国建王小虎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射频治疗
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经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4周无效的GERD,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口服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加西沙比利10m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治疗4周及8周后复查内镜,并评价临床症状。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内镜下分级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两组在症状评分和内镜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雷贝拉唑+西沙比利组4周后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单用雷贝拉唑组58.3%(P<0.05);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3.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倍剂量的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GERD快速、有效,且其长期疗效不依赖西沙比利,联合西沙比利有利于提高雷贝拉唑的早期疗效。
郜元军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
关键词:雷贝拉唑西沙比利
硒蛋氨酸诱导食管癌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硒蛋氨酸对食管癌细胞系EC 9706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细胞生长曲线描绘观察硒蛋氨酸对食管癌细胞系EC 9706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硒蛋氨酸对EC 9706细胞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 ladder。结果:硒蛋氨酸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EC 9706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诱导细胞凋亡。结论:硒蛋氨酸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分布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EC9706细胞增殖。硒蛋氨酸可能是预防和治疗食管癌的一种新制剂。
陈滋华吴清明谢国建王晓虎于皆平
关键词:硒蛋氨酸食管癌细胞凋亡
食管测压与24hpH监测相关性研究
谢国建姜东升童强吴清明
关键词:食管测压酸反流食管下段
腺病毒介导的p27kip1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背景:近年来胃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疗效尚不尽人意,目前正积极寻求组织特异性基因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突破点。目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研究p27kipl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将成功构建的携带人p27kip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27kipl和LacZ重组腺病毒Ad-LacZ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实验测定细胞DNA合成。结果:Ad-p27kip1转染SGC-7901细胞后,细胞变圆、呈葡萄串样聚集以致脱落,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8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并有凋亡发生,^3H-TdR掺入量亦显著降低。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27kipl基因能使SGC-7901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表明该基因疗法能有效抑制体外胃癌细胞的生长。
张卫国吴清明童强于皆平王小虎谢国建
关键词:腺病毒介导胃癌细胞周期DNA合成
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与胃动力紊乱关系的研究
目的肝硬化病人存在多种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同时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腹胀、恶心、反流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样症状,有学者认为肝硬化患者存在胃排空时间和小肠传输时间延长及体表胃电图紊乱,并与上述症状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胃肠...
谢国建吴清明王小虎李胜保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胃动力紊乱
腺病毒介导的环氧合酶-2反义RNA对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肝癌的关系,并构建表达人COX-2反义RNA的腺病毒载体,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探讨34例肝癌组织COX-2 的表达与肝癌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基因重组法把人COX-2的cDNA片段反向克隆于穿梭质粒pHCMVSP1A,获得pAd-AShcox-2,通过脂质体与pJM17共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经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为阳性克隆者大量扩增、纯化,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402和SMMC-7721,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细胞集落形成率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34例肝癌组织中有28例COX-2高度表达,阳性率达82.4%; COX-2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病理分级有关,与甲胎蛋白、细胞类型、有无肝内转移无关。成功构建、扩增、纯化得到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滴度达1.06×1012PFU/ml;Ad-AShcox- 2转染两种肝癌细胞株后,发现高度表达COX-2的SMMC-7402 COX-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出现G1期阻滞,与Ad-LacZ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表达COX- 2的SMMC-7721变化不明显。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SMMC-7402细胞集落形成率较低(2.7%±0.94%);
王小虎李胜保谢国建易建华吴清明
关键词:腺病毒介导作用环氧合酶-2反义RNA肝癌细胞株细胞生长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0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2 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案治疗 7d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乌司他丁 10万U溶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bi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及症状缓解率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痊愈率高、腹痛症状缓解快 (P <0 .0 5 ) ,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加常规方法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较佳方案。
彭铁立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
关键词:乌司他丁胰腺炎水肿型急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抑郁因素调查及治疗观察
2001年
童强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因素抗抑郁药胃动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