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振家

作品数:42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合金
  • 11篇奥氏体
  • 9篇韧性
  • 8篇回火
  • 8篇钢级
  • 8篇残余奥氏体
  • 7篇低合金
  • 7篇膨胀管
  • 7篇铸坯
  • 6篇石油
  • 6篇石油天然气
  • 6篇塑性
  • 6篇天然气
  • 6篇连铸
  • 6篇连铸坯
  • 5篇低合金钢
  • 5篇低温韧性
  • 5篇偏析
  • 5篇合金钢
  • 5篇冲击功

机构

  • 4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包钢钢...

作者

  • 42篇谢振家
  • 39篇尚成嘉
  • 23篇王学敏
  • 16篇李秀程
  • 14篇郭晖
  • 13篇任勇强
  • 11篇王学林
  • 9篇杨善武
  • 6篇汤忖江
  • 6篇贺飞
  • 6篇周文浩
  • 4篇万发荣
  • 4篇董毅
  • 4篇张文华
  • 3篇张宏伟
  • 2篇刘国亮
  • 2篇王智权
  • 1篇张超
  • 1篇王敏
  • 1篇韩刚

传媒

  • 6篇金属学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金属世界
  • 1篇包钢科技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低成本高强韧140ksi钢级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低成本高强韧140ksi钢级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质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15‑0.30%,Mn:1.2‑1.6%,Cr:0.3‑0.4%,Nb:0.01‑0.03%,B:0.0012‑0.0...
谢振家尚成嘉王学敏杨善武郭晖王学林李秀程王静靓
一种高止裂性特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止裂性特厚钢板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将一定化学成分的钢水经过如下步骤形成高止裂性特厚钢板:原料准备步骤S1,以如下的化学成分制备原料,以质量%计,含有C:0.06~0.12%,Si:0.3~0.4%,Mn...
谢振家周文浩 高擎 李骞 白丽琴尚成嘉王学林 王静靓王学敏 于青
一种连铸坯偏析程度定量化表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坯偏析程度定量化表征方法,能够定量化地表征连铸坯偏析的严重程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连铸坯的厚度截面的照片;对获取的所述照片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包括偏析点和基体的图像;将所述待分析连铸坯的厚度方向定...
尚成嘉郭福建李秀程刘文乐谢振家王学敏
一种高扩径性能的J55钢级ERW膨胀管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扩径性能的J55钢级ERW膨胀管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通过合理的合金设计获得较低生产成本的J55钢级膨胀管用钢并焊接制管,来替代无缝钢管,将J55钢级膨胀管加热至1000~1150℃并保温30~...
尚成嘉贺飞汤忖江任勇强谢振家
新型膨胀套管材料研发及其商业前景被引量:3
2015年
20世纪90年代膨胀套管技术的提出,成为了石油天然气钻采领域一次新的革命。2000年我国开始引进该技术,但目前国内外还只是普遍选用一般传统的钢铁材料进行应用,缺乏针对性研发,始终没有在材料研发上取得突破。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尚成嘉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适宜膨胀套管应用特点的高延伸、高强度钢铁材料,并完成了全面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不久前百吨级的工业化试制也已经完成。由于具有低成本、高品质的特性,该项目的产业化研究已经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并且几家知名能源公司也都表现出了对该产品的迫切需求。
李秀程尚成嘉袁胜福谢振家张继武王学敏王靖元张超
关键词:钢铁材料膨胀管残余奥氏体钻井工程冲击功
基于数字化图像处理的全自动连铸坯中心偏析的评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图像处理的全自动连铸坯中心偏析的评级系统,所述方法首先对准备分析的连铸坯宽度的四分之一位置进行打磨,并对相应截面进行腐蚀,对腐蚀后截面中心偏析最为严重处进行采样,将采样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以区分...
刘文乐郭福建尚成嘉谢振家李秀程
石油天然气钻采用J55级膨胀管材成分设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石油天然气钻采用J55级膨胀管材成分设计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6~0.15、Mn:1.5~2.5、Si:0.3~1.5、Ni:0.3~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冶炼、轧制获得...
尚成嘉谢振家任勇强王学敏张宏伟
一种调控耐候钢表面锈层颜色处理液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耐候钢表面锈层颜色处理液及其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液包括用于耐候钢表面腐蚀上色的前驱液和用于巩固耐候钢表面腐蚀上色后得到的锈层颜色的稳定液,所述前驱液包括使耐候钢表面锈层为红色的前驱液A液、使耐候钢表面锈层...
周鲁军杨善武 谢蒙蒙郭晖尚成嘉王学敏万发荣李秀程谢振家董毅张文华 张梦琪 丁健文
感应回火对100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碳化物析出行为及韧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对比研究了电磁感应及传统箱式炉2种不同回火加热方式对1000 MPa级别高强度低合金钢淬火后组织中碳化物的尺寸、形貌、分布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淬火后组织包括下贝氏体及板条马氏体.2种加热方式回火后,对于下贝氏体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由400℃升高至550℃,碳化物由针状向短棒状转变.其中,经550℃传统加热回火后,贝氏体内部碳化物长轴尺寸约为200 nm,而经该温度电磁感应加热回火后其长轴尺寸约为60 nm.对于板条马氏体组织,经传统加热回火后,碳化物主要沿着板条边界连串析出;电磁感应加热回火后,马氏体板条中析出的碳化物在板条内部及边界均匀弥散分布.经550℃传统方式回火后,马氏体中的碳化物尺寸约为200 nm,而电磁感应回火的碳化物尺寸均小于100 nm.经过不同加热方式回火后,实验钢的硬度差别不显著,随着回火温度升高,2种加热方式回火试样冲击功均升高,但感应加热回火后冲击功升高更为显著,实验钢经550℃电磁感应加热回火后-20℃冲击功达到133 J,是传统加热回火工艺的4.5倍,实现了100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良好的强韧化组合.
房玉佩谢振家尚成嘉
关键词:高强度低合金钢感应回火韧性
同时获得逆转奥氏体和纳米析出的低合金钢的制备方法
同时获得逆转奥氏体和纳米尺度析出物的低合金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合金钢成分为:C:0.06~0.20%,Mn:1.0~3.5%,Si:0.5~1.5%,Al:0.5~1.5%,Nb:0.02~0.10%,Cu:...
尚成嘉周文浩谢振家郭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