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身
-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酵母细胞生物转化反式-肉桂酸生产L-苯丙氨酸的研究被引量:14
- 1990年
- 据文献调查,搜集了国内可能相关的30株酵母,进行生物转化反式-肉桂酸(t-Ca) 生产L-苯丙氨酸 (L-Phe) 的微生物筛选研究,并对部分菌株生物转化能力,即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EC _(4、3、1、5) 活性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筛选结果是:22株酵母具有转化 t-Ca 生成 L-Phe 的能力,转化率在2—67%范围。选出7株酵母研究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和PAL活性的时间过程关系,PAL 活性范围在 2.3—14.4x10^(-s)u/m g细胞干重。深红酵母 (Rhodotorularubra) AS2.166作为生物转化制备实经菌株,在静止细胞和固定化细胞批式反应条件下,结果获得L-Phe分离产率分别为42.0%,28.7%。
- 杨顺楷赵健身李果龙蒋耀忠刘桂兰
- 关键词:L-苯丙氨酸酵母细胞生物转化
- 酵母全细胞苯丙氨酸鲜氨酶(PAL)活性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被引量:18
- 1990年
- 本文报告以L-苯丙氨酸 (L-phe) 为底物,酵母全细胞作酶源,酶促生成产物反式-肉桂酸 (t-Ca)测定苯丙氨解氨酸 (PAP,EC_(4.3.1.5) 活性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程序包括标准物质t-Ca的加样试验,绝对回收率试验,线性回归分析的整套定量分析研宄步骤,建立了一套经过修改的Kalghatgi和Subba Rao(1975) PAL 活性测定法。此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已经用于评价具有PAL活性的酵母菌株在液体培养物中细胞生长和PAL活性形成的时间过程研究。
- 杨顺楷李果龙赵健身
- 关键词:PAL活性紫外分光光度
- 微生物转化芳基丙烯酸类物质不对称合成L-α-氨基酸的新方法被引量:7
- 1997年
- 反式-β-芳基丙烯酸(1)和氨经具有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红酵母细胞催化,直接合成得到七种L-β-芳基-α-丙氨酸(2),收率为7.9~68.2%.其构型通过它们的圆二色谱在215nm处的正Cotton效应以及与文献比较比旋光值得到证实 用L-4-羟脯氨酸手性高效配体交换液相色谱柱拆分2,结果表明其对映体过量均不少于95%.
- 赵健身杨顺楷
-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氨基酸
- 化学—酶法立体控制合成光学纯3-(2-吡啶基)丙氨酸的新方法被引量:3
- 1994年
- 化学—酶法立体控制合成光学纯3-(2-吡啶基)丙氨酸的新方法赵健身,朱立,杨顺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3-(2-吡啶基)丙氨酸作为非天然含氮芳香族氨基酸,不仅自身有显著的药物活性,如抗炎(1)等,而且在生物活性肽类结构改造及其它...
- 赵健身朱立杨顺楷
- 关键词:丙氨酸
- β-环糊精对苯丙氨酸解氨酶反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在含有较高浓度底物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CA)和氨反应介质中,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红酵母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4.3.1.5)催化反应的影响。加入适量β-CD可以克服高浓度CA对PAL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产物L-苯丙氨酸(L-phe)的产量。β-CD最适用量随CA浓度升高而增加,其摩尔数量约为CA用量的1/12—1/4。CA浓度范围为100—200mmol/L时,对β-CD有效浓度范围为6—50mmol/L。
- 赵健身杨顺楷
-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Β-环糊精
- 酶法不对称合成L-苯丙氨酸
- 赵健身
- 苯丙氨酸解氨酶被引量:12
- 1993年
- 苯丙氨酸解氨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含两个脱氢丙氨酸残基。植物酶具有内在不稳性,由多种同工酶组成。酶催化过程中发生构象变化,底物经过负碳离子中间体完成反应。该酶并非是二单体负协同变构酶。一级结构表明,酶以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酵母基因约2.7kb,有六个内含子,编码75kD_a肽。植物酶由多基因编码,有一个内含子,编码78kD_a肽。启动子部位有两个富含A、C碱基的序列,为胁迫作用基因活化因子结合部位。
- 赵健身杨顺楷
- 关键词:苯丙氨酸提纯催化
- 微生物转化苯丙酮酸为L-苯丙氨酸菌株筛选及制备实验研究
- 1991年
- 搜集了32株细菌、酵母和霉菌菌种,在以苯丙酮酸(PPA)作为底物,L一谷氨酸(Glu)和L-天冬氨酸(Asp)作为氨基供体,对其生物转化生成 L-苯丙氨酸(L-Phe)的能力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10株菌具有催化这种转氨反应积累生成 L-Phe 的能力;选出其中的4株进行复筛,再次证实 L-Phe 可以在反应混合物中有效积累,转化率在7-46%范围。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1.398静止细胞作催化剂进行制备实验,利用吸附树脂分离,产率达21%。
- 杨顺楷李国川赵健身
- 关键词:微生物苯丙酮酸L-苯丙氨酸
- 酶催化反式肉桂酸类似物的不对称氨化反应被引量:2
- 1993年
-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通常具有立体特异性的优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存在于植物及少量真菌中,在生物体内它催化L-苯丙氨酸脱去氨生成反式肉桂酸(2a),有些来源的酶对某些对位取代的苯丙氨酸(如L-酪氨酸)也有解氨活性。
- 赵健身杨顺楷蒋耀忠
- 关键词:酶催化氨化反应
- 化学—酶法立体控制合成光学纯L-羟基苯丙氦酸的新方法被引量:1
- 1995年
- 化学—酶法立体控制合成光学纯L-羟基苯丙氦酸的新方法赵健身,曹家强,杨顺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L-羟基苯丙氨酸(L-HO-Phe,Ⅲ)是体内L-苯丙氨酸(L-Phe)的代谢产物或中间体〔1〕,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L-间-酪氨酸(L...
- 赵健身曹家强杨顺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