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军
- 作品数:28 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及踝关节不稳截骨矫形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及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3例,采用腓骨远端截骨矫形钢板固定,带线锚钉固定修复外侧韧带,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踝关节不稳定。术前及术后行踝X线及MRI检查,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腓骨骨性愈合,踝穴形态恢复,术后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5.7±10.3)分,末次随访时为(88.3±4.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评分优28例,良5例。结论:采用腓骨远端截骨矫形钢板固定截骨端,带线锚钉修复外侧韧带,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恢复踝穴形态,同时增加踝关节稳定性,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 高建国张致得许再超赵胜军陈文君
- 关键词:外踝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踝关节不稳带线锚钉
- 两种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多段胫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 2022年
- 对比分析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多段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我们实施的70例儿童多段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资料,手术均由本院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35例;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5例。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少,出血量更少,愈合时间更短,术后住院日更短。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多段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威赵胜军祖思源
- 关键词:儿童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影像学测量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设计新的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影像学诊断测量方法,即股骨头中心点上移及外移参数,为影像学诊断髋臼发育不良提供辅助测量方法。方法:对所选病例进行测量,自骶髂关节下缘点A至"泪滴"水平线交点B的垂直距离,由股骨头中心点向AB做垂线交于点C,AC/AB×100%为股骨头上移指数,值越小股骨头上移越多。以耻骨联合中点做人体中轴线,以髋臼外缘、股骨头中心点、"泪滴"最低点做中轴线的平行线,经髂前上棘做这4条线的垂线,交于点O、A、B、C,OB/OA×100%为股骨头中心外移指数,值越小股骨头中心点外移距离越小。AB/AC×100%为股骨头中心外移指数"泪滴"点,值越小股骨头中心点外移距离越大。根据髋关节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A)<20°,Sharp角>45°,头臼指数<75%,分发育不良组和正常组,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股骨头中心外移指数最佳诊断分界点为84.45%,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70.5%;股骨头中心上移指数最佳诊断分界点为76.25%,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69.7%;股骨头中心外移(泪滴)指数的最佳诊断分界点为30.15%,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76.6%。结论:股骨头中心上移指数和外移(泪滴)指数以76.25%和30.15%为界,高于此值髋臼发育良好。股骨头中心外移指数以84.45%为界,高于此值髋臼发育不良,可作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辅助诊断。
- 赵胜军赵丽韩永台金宝城孙彦豹
-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髋臼角X线测量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被引量:5
- 2016年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早期因症状不典型而诊断困难,当出现临床症状时,一般合并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会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患者最终只能置换人工关节。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原因可能与遗传、软骨发育障碍有关。虽然影像学测量方法及治疗方案较多,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出现漏诊,治疗决策根据疾病的进展程度制定:早期及中期患者可通过减少负重止痛及截骨术增加髋臼包容性;晚期患者并发严重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脱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关节功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是最有效也是终极治疗方案。
- 赵胜军赵丽韩永台
- 关键词: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测量方法截骨术关节置换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分析被引量:30
- 2018年
- 选取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5级、2016级学员214名。对全体学员进行比较分析,2015级规培学员在基础知识、学习态度、临床思维、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综合能力等方面考核成绩高于2016级学员,而在医患沟通、人文关怀方面无显著差异。从考核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视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病人不愿意规培学员诊疗,学员接触病人的机会少,造成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规培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
- 赵丽刘艳成赵胜军吴文瑛冯佩明
- 关键词:医患沟通住院医师
- 超声引导下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应用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患者20例作为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弹性髓内钉对股骨干闭合性骨折的患儿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通过超声的定位和引导,将选好的弹性髓内钉从骨折的近端向远端置入,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并在此期间动态监测和评估骨折移位和复位的情况。对照组20例在C型臂透视行骨折复位固定。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超声引导组与C型臂透视组透视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减少放射线损害。以术后X线片评估弹性髓内钉位置及骨折复位为标准,两组病例均符合儿童骨折复位标准;C型臂透视组术后神经损伤1例,下肢麻木,3个月后恢复。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弹性髓内钉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可靠,手术过程中不仅可实时动态观察骨折的复位情况,而且还可避免放射线的暴露。
- 赵丽赵胜军刘会玲吴文瑛冯佩名李义学王晓岩金宝城杨佳宁
- 关键词: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
- 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和短轴平面外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和短轴平面外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中的应用,为选择动脉血压监测置管引导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长轴组和短轴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长轴平面内、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操作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结果长轴组患者刺入目标血管时间和总穿刺时间均长于短轴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短轴组(P<0.05),穿刺次数少于短轴组(P<0.05)。长轴组和短轴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短轴平面外技术超声引导相比,长轴平面技术具有更高的穿刺成功率,但穿刺时间较长,存在改进空间。
- 聂明辉张晓侠刘会玲李义学王晓岩吴文瑛冯佩明丁华杰王志学赵胜军
- 关键词:超声引导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穿刺置管
- 高频超声在儿童胫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儿童胫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闭合复位的50例胫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在高频超声监视下,应用弹性髓内钉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最终C型臂透视确定,即高频超声组;25例C型臂引导下应用弹性髓内钉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即对照组,所有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C型臂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和手术并发症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频超声组出血量为(17.44±3.96)m L,低于对照组(23.32±55.71)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组C型臂透视次数为(2.16±0.47)次,少于对照组(5.60±1.5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儿童胫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临床疗效可靠,避免放射线的暴露,出血少,可以动态观察骨折复位,减少血管及神经损伤的几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赵丽赵胜军金宝城杨佳宁吴文瑛冯佩明聂明辉刘会玲
- 关键词:儿童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高频超声弹性髓内钉
- TGF-β1对绒癌JEG-3细胞增殖及其Smad3,7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绒癌JEG-3细胞的增殖及其Smad3,7 mRNA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绒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TGF-β1处理绒癌JEG-3细胞,采用四甲基氮唑法(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RT-PCR技术检测Smad3,7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TGF-β1促进了绒癌JEG-3细胞的增殖;随着TGF-β1应用浓度的增高,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用一定浓度的TGF-β1作用12h后Smad3 mRNA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逐渐增加;同样条件下Smad7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可促进绒癌JEG-3细胞的增殖;Smad3mRNA对外源性的TGF-β1有良好的反应性,Smad7 mRNA则表现为无应答。
- 李晓茹李玉红许倩赵胜军赵丽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绒癌细胞增殖SMAD3
- 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超前+多模式镇痛对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因髋部骨折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应用入院后即刻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口服塞来昔布+术后再次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自控静脉镇痛方案,对照组应用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方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T0、T1、T2、T3、T4、T5(分别为入院后即刻、镇痛实施后1 h、4 h、术前当日早晨、术后4 h、术后1 d)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检测相应时间点的PGE-2,IL-6,IL-10浓度,记录镇痛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止痛泵追加次数、地佐辛用药次数;记录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在T1、T2、T3、T4、T5相同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PGE-2,IL-6及IL-10浓度比较,在TI至T5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均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试验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相应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镇痛出现的呕吐、恶心、头晕、嗜睡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止痛泵追加的次数及地佐辛用药例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等待时间T(40.12±6.73)h与对照组(44.93±12.8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前+多模式镇痛方法,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提供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方式。
- 朴海旺王荣升赵胜军金宝城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