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炎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其预测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根据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的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市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市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 桂和荣陈兆炎许多顶胡友彪李定龙
- 关键词:地下水
- 潘三矿矿井水净化厂的技术完善与改进被引量:4
- 1995年
- 根据1993~1994年度所进行的“潘集矿区污水处理站的完善技改措施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研究潘三矿矿井水净化工艺的技术效果、提出了提高出水水质的技术完善与改进措施。
- 桂和荣高良敏陈兆炎郭培树赵玲
- 关键词:矿井水水处理废水处理
- 浅析潘三矿生物转盘挂膜条件
- 1995年
-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生活污水处理站建于1992年,采用生物转盘法进行处理。但建站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因盘片不挂膜而未能正常运转。1993年9月,淮南矿务局环保处和淮南矿业学院合作开始对该处理站各个环节的工艺设计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找出了挂不上膜的根本原因,并且本着“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避免大动大改。
- 桂和荣陈兆炎郭培树赵玲
- 关键词:废水处理矿业
- 窑河洼新灰场附近浅层地下水水质的预测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应用二维对流——弥散型水质模型,对窑河洼新灰场使用后,其附近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新灰场对周围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
- 陈兆炎桂和荣胡友彪李定龙
- 关键词:水动力弥散水质模式地下水
- 淮南矿区岩溶地表塌陷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 1990年
- 根据淮南矿区岩溶地表塌陷分布的特点及矿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作者将其划分为四个塌陷群。文中对每一个塌陷群的成因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提出,对不同成因的塌陷。
- 陈兆炎
- 关键词:岩溶地表塌陷溶洞
- 三种倾角煤层采后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被引量:4
- 1994年
- 本文根据华北地区煤层赋存状况,建立了水平、倾斜和急倾斜煤层岩体力学模型,应用岩体力学有限元法对每种模型采前采后覆岩位移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三种倾角煤层采前后覆岩位移差,分析并比较了它们的规律性,为以后地质勘探阶段所获得的覆岩赋存状况及其物理力学资料预测采煤后覆岩移动规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成果。
- 桂和荣陈兆炎
- 关键词:煤层覆岩数值模拟
-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途径探讨被引量:20
- 1997年
-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覆岩体地质环境、覆岩体力学环境和数值模拟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预测评价方法。
- 邹海桂和荣陈兆炎
-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地质环境数值模拟煤矿防水煤柱
- 淮南矿区岩溶地表塌陷有关问题的讨论
- 1991年
- 根据淮南矿区大量的资料分析,作者认为该地区岩溶地表塌陷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地下水活动的通道;②一定厚度的覆盖层;③地下水的活动。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段,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即产生地表塌陷,但蹋陷的规模、数量、速度等,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对于这些问题,在文中均做了详细的讨论。
- 陈兆炎
- 关键词:岩溶地表塌陷破裂带
-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途径探讨被引量:23
- 1997年
-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覆岩体地质环境。
- 邹海桂和荣陈兆炎
-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地质环境数值模拟煤矿裂隙水
- 淮南矿区地面变形的环境经济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针对淮南矿区地面变形的成因及现状,分析研究了矿区内各种地面变形的危害和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面变形的对策。
- 宋晓梅陈兆炎
- 关键词:沉降塌陷环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