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江 作品数:11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3年 近20年来,牙科粘接技术和粘接材料发展迅猛。现有的牙本质粘接剂已具备理想的即刻粘接性能,但牙本质粘接界面的长期稳定性仍是制约粘接修复体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稳定性,是目前口腔粘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粘接剂树脂单体渗入部分脱矿的牙本质基质中,并与胶原纤维网形成紧密结合的交联,单体固化后形成混合层,是牙本质粘接的基础。混合层的质量直接影响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稳定性…,影响混合层质量的因素,包括粘接剂性能、 陈宇江 刘宁 李芳 张凌 陈吉华关键词:牙本质粘接界面 牙本质粘接剂 粘接性能 混合层 粘接材料 MMP-8在牙本质粘接界面退变中的作用 目的:牙本质源MMPs在牙本质粘接界面胶原降解中的作用已被多篇文献证实,但是关于参与的MMP种类及作用机制尚缺乏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牙本质中主要的蛋白酶MMP-8在粘接界面退变中的作用。方法:牙本质试件按照粘接剂的种... 张凌 李芳 王丹杨 马克强 陈宇江 陈吉华关键词:牙本质粘接 胶原降解 MMP-8 文献传递 氯已定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氯已定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人磨牙沿垂直于牙长轴的方向切割,暴露冠中部牙本质作为粘接面,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粘接处理前涂布0.2%氯已定为实验组,一组无预处理为对照组,两组经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SE Bond处理后,堆积复合树脂制备成粘接试件。每组随机抽取2个试件借助微拉曼光谱仪分析粘接剂的双键转化率,剩余的18个试件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于即刻和冷热循环5000次后检测微拉伸粘接强度和界面的纳米渗漏情况。结果:0.2%氯已定预处理对SE Bond的树脂双键转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即刻测试时,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和纳米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老化处理后,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纳米渗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2%氯已定预处理不会干扰SE Bond的树脂聚合,且可提高其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稳定性。 徐帅 张凌 李芳 高宇 李晓静 陈宇江 陈吉华关键词:氯已定 自酸蚀 微拉伸粘接强度 纳米渗漏 三种老化方式对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3种老化方式对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影响,为树脂粘接剂的长期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40颗离体人磨牙沿垂直于牙长轴的方向切割,暴露冠中部牙本质,用全酸蚀粘接系统(Single Bond 2)粘接处理后,堆积复合树脂,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试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牙分为4组(每组10颗):即刻对照组、唾液浸泡组、冷热循环组和细菌侵袭组.各组试件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测试微拉伸强度,即粘接强度,使用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观察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情况.结果 3个老化组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即刻对照组[(44.24±12.75) MPa,P <0.05],纳米渗漏分级均显著高于即刻对照组(P<0.05).细菌侵袭组粘接强度[(25.53±7.39) MPa]显著低于唾液浸泡组[(29.72 ±6.51) MPa]和冷热循环组[(31.92±11.87) MPa,P<0.05],后两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老化组间纳米渗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唾液浸泡、冷热循环和细菌侵袭3种老化方式均对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细菌侵袭对界面稳定性的破坏作用最显著. 徐帅 张凌 李芳 周唯 陈宇江 陈吉华关键词:牙本质粘结剂 纳米渗漏 氯己定稳定牙本质粘接界面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 随着牙科粘接技术和粘接材料的迅猛发展,现有的牙本质粘接剂已具备理想的即刻粘接性能,但是牙本质粘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仍是制约口腔粘接修复体长期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牙本质中含有的蛋白水解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 陈宇江关键词:氯己定 牙本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文献传递 新型双甲基丙烯酰季铵盐单体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新型双甲基丙烯酰季铵盐单体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探索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新方法。方法使用荧光试剂盒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1%、3%、5%和7%的双甲基丙烯酰季铵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2-methacryloxylethyl dodeeylmethylam monium bromide,MAE-DB)]对游离型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活性的影响,用酶标仪每隔20min检测荧光值至3h,以试剂盒提供的抑制剂1,10-二氮菲作为抑制剂对照组。将24颗离体牙制备的牙本质试件完全脱矿后获得胶原纤维试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50个),分别浸泡于人工唾液、含7%MAE-DB单体的人工唾液以及含2%氯己定的人工唾液中,经冷热循环5000和10000次后,检测胶原纤维试件拉伸强度的变化,评价MAE-DB单体对结合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冷热循环后各组胶原纤维试件的形态。结果1h3%MAE-DB单体对MMP.8活性的抑制百分比为99.53%,显著高于抑制剂对照组(95.71%)(P〈0.05)。冷热循环5000次和10000次后,含7%MAE.DB组胶原纤维试件的拉伸强度[分别为(10.66±2.12)和(8.89±1.89)MPa]分别显著高于人工唾液组[分别为(7.43±2.27)和(5.46±1.76)MPa]和含2%氯己定人工唾液组[分别为(9.34±2.53)和(7.67±2.20)MPa](P〈0.05)。透射电镜显示7%MAE-DB组胶原纤维微观结构完整,而人工唾液组胶原纤维微观结构紊乱。结论双甲基丙烯酰季铵盐单体MAE-DB可有效抑制MMP-8的活性,保护胶原纤维,降低胶原纤维在老化过程中的酶解。 刘宁 李芳 张凌 陈宇江 陈吉华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8 胶原 动态压力刺激下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及成软骨标记物的表达 2024年 目的适宜的力学刺激能够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向软骨细胞分化,这为修复髁突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其中的力学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动态力学环境下BMSCs细胞膜片中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LRP)5/6及成软骨标记物的表达。方法使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多功能细胞正负压加载系统装置,对BMSCs细胞膜片给予不同时段0~120 k Pa动态静水压力刺激。Real-time PCR检测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0~120 k Pa,连续加压1~7 h时,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LRP5/6及成软骨标志物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0~120 k Pa,加压1 h/d,连续加压1~7 d时,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LRP5/6及成软骨标志物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动态压力加载条件下,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及成软骨标志物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LRP5/6参与了动态压力刺激下BMSCs细胞膜片成软骨响应过程。 程百祥 陈宇江 刘中博 屈凌寒 姚天华 杨利洒 陈永进 张旻 陈诚关键词:成软骨 软骨细胞分化 低密度脂蛋白 SOX9 儿童间隙保持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6 2022年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及医院专家对儿童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进行专题讨论,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应用儿童间隙保持器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后,形成推荐性应用共识。本专家共识内容包括儿童间隙保持器的设计、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标准化操作流程等,以期指导和规范儿童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促进该项技术的临床推广。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王小竞 吴礼安 轩昆 白玉娣 张彩娣 陈宇江 葛鑫 汪璐璐 张百泽 陈莎莎 王军辉 杜祥 王琪 邸天凯 杨宽 韩欣欣 刘佳佳 姜雨然 卢晓媄关键词:错[牙合] 牙缺失 间隙保持器 季铵盐单体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酶解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季铵盐单体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酶解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新方法。方法30颗无龋人第三磨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季铵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2-methacryloxylethyl dodecylmethyl ammonium bromide, MAE-DB)]改性的粘接剂(Adper^TM Single Bond2)组(简称MAE-DB组)、氯己定组和阴性对照组(Adper^TM Single Bond2粘接剂)。全酸蚀粘接技术制作标准牙本质粘接试件,37℃水浴浸泡24h后,制成微拉伸试件,浸泡于酶解液中0、24和120h(每组每个时间点30个试件)。检测各组试件粘接强度、断裂模式和纳米渗漏情况。结果未经酶解处理的各组试件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解处理24和120h后,MAE-DB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31.13±8.77)和(24.14±6.64)MPa,分别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相应时间点[(25.63±6.90)和(15.22±6.57)MPa](P〈0.05)。酶解处理后阴性对照组的断裂多发生于混合层底部,而氯己定组和MAE-DB组断裂多发生于混合层顶部。酶解处理前各组均可见少量的银离子沉积于混合层底部。酶解处理120h后,扫描电镜显示,氯己定组和MAE-DB组混合层底部的纳米渗漏银离子比阴性对照组少,纳米渗漏分级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MAE-DB改性牙本质粘接剂可有效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耐酶解能力。 刘宁 李芳 陈宇江 窦祈 沈丽娟 陈吉华关键词:牙本质粘结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8 胶原 健康青年正常牙本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定量检测初探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定量检测青年人群正常牙本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含量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离体前磨牙30颗和第三磨牙27颗(患者年龄20 ~ 30岁),纵切成1.5 mm厚的牙本质片,磨除釉质后将冠部牙本质分成浅层和深层两部分,分别制备成牙本质粉,脱矿、提取蛋白后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MMP-2含量.结果 青年人群前磨牙牙本质浅层和深层MMP-2分别为(0.022±0.006)和(2.087±0.090) ng/mg,磨牙牙本质浅层和深层MMP-2含量分别为(0.336±0.037)和(3.312±0.308) ng/mg;各牙位深层牙本质MMP-2含量均显著高于浅层,磨牙同层次牙本质MMP-2含量均显著高于前磨牙(P<0.05).结论 健康青年正常牙本质中含MMP-2,不同牙位及牙本质层次MMP-2含量不同. 王丹杨 张凌 李芳 陈宇江 陈吉华关键词:牙本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液相芯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