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霜
- 作品数:72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晚期胆管癌患者42例,分为吉西他滨化疗组(G)和非吉西他滨化疗组(N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G组与NG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3.3%、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0%、44.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6个月、7.4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改善分别为79.2%、50%,差异均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可耐受,除血小板下降外余无明显差异。结论:晚期胆管癌接受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武变荣沈存芳骆玉霜
- 关键词:胆管癌吉西他滨
- 血清CgA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中血清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及临床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0-01/2014-06的6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对象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CgA的表达状况.结果:研究组中血清CgA为98.4μg/L±12.7μg/L vs对照组45.6μg/L±9.67μg/L,P<0.05;血清CgA水平在性别、年龄、肿瘤功能状态、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患者血清Cg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CgA为45.2μg/L±5.4μg/L vs治疗前98.4μg/L±12.7μg/L,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检测其血清CgA表达状况,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评价患者临床治疗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 马金华王丽娟沈存芳骆玉霜马金兰马金详
-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嗜铬粒蛋白A疗效评价
- 恩丹西酮防治恶性肿瘤顺铂化疗后呕吐的30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沈存芳骆玉霜
- 关键词:化疗后呕吐恩丹西酮顺铂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晚期胃癌患者ERCC1 TUBB3 TYMS三基因联合检测指导的DCF方案个体化化疗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根据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选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的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进行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评价。方法:前瞻性纳入于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初治的晚期胃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60例):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胃癌组织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药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敏感的化疗方案对其进行化疗;对照组(60例):予以DCF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及中位生存时间(mOS)。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两组mTTP分别为10个月和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两组mOS为13.7个月和1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间不良反应相似,但对照组不良反应Ⅲ°~Ⅳ°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根据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选择药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敏感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疗效非劣性、不良反应降低,且改善mOS。
- 骆玉霜格日力沈存芳祁玉娟王莉毛志成
- 关键词:晚期胃癌ERCC1TYMS个体化化疗
- 紧密连接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该院病理科收集的5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50例正常大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进行综合比较,分析Claudin-1和VEGF-C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大肠癌组织的Claudin-1、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χ~2=32.270,P=0.000;χ~2=41.209,P=0.000);癌旁组织的Claudin-1、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χ~2=7.294,P=0.007;χ~2=5.741,P=0.017)。大肠癌组织Claudin-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P〈0.05),大肠癌组织VEGF-C的表达与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具有密切关系(P〈0.05)。大肠癌Claudin-1、VEGF-C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χ~2=10.953,P=0.001,r=0.468)。结论 大肠癌组织的Claudin-1、VEGF-C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大肠癌组织的Claudin-1、VEGF-C表达与临床分期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
- 李燕吴密璐骆玉霜刘志波陈蓉
- 关键词:连接蛋白类肠肿瘤
- 胸腔内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84例肺癌合并恶性胸水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积液排出,对照组采用胸腔注射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ELISA法测定胸腔积液VEGF、EGFR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95.24%)与对照组(76.19%),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E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有效抑制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VEGF、EGFR水平,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李燕赵君慧骆玉霜李国元李佳艺
- 关键词: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42例)术后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结果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比例和MVD值均较乳腺良性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VEGF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HER2相关,与腋淋巴结、临床分期、ER、PR无关,而MVD仅与肿瘤大小和HER2相关。VEGF高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VEGF低表达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和MVD对预测乳腺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
- 武变荣李积德郭振昌骆玉霜沈存芳
- 关键词:乳腺癌VEGFMVD免疫组化染色法
- 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胃复安治疗化疗延迟性恶心呕吐36例
- 2008年
- 骆玉霜
- 关键词:穴位化疗
- 不同海拔地区藏族胃癌患者miRNA的初步筛选
- 2017年
- 目的筛选不同海拔地区生活的藏族患者的胃癌组织微小RNA(mi RNA)差异表达,探讨高原地区外环境缺氧是否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方法选择5对不同海拔地区生活的藏族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海拔﹥3500 m者5例,海拔﹤2450 m者5例),对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进行mi RNA芯片检测,分析差异mi RNA,查询差异mi RNA-靶基因,预测的靶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和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在5对不同海拔地区生活的藏族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找出16个差异表达的mi RNA,在海拔﹥3500 m组均上调,仅有hsa-mi R-1260b、hsa-mi R-130b-3p、hsa-mi R-3648、hsa-mi R-4284预测到验证的靶基因,其中hsa-mi R-1260b预测118个,hsa-mi R-130b-3p预测151个。这些靶基因富集在细胞增殖、基因表达调控、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内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上;pathway富集到癌症通路上。结论在高原藏族胃癌患者的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肿瘤耐药等过程中,hsa-mi R-1260b、hsa-mi R-130b-3p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王丽娟沈存芳骆玉霜李进章姬发祥李豪徐晓宁肖菡袁玥
- 关键词:MIRNA不同海拔藏族胃癌
- 一年内三重癌一例报告
- 2009年
- 骆玉霜
- 关键词:三重癌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肿大肝细胞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