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选择性血管造影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986年
- 1956年Odman开始研究利用心导管进行腹主动脉各分支选择性造影,而早在1953年Seldinger就首先成功地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目前国内有部分关于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报道。由于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不仅提高了某些疾病的确诊率,而且可以对某些恶性肿瘤、外伤或大出血的病变进行栓塞治疗。我院从1985年开始进行此项工作,因起步晚,缺乏经验,故仅就我院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
- 李汉茹鲁清
- 关键词:靶血管选择性动脉造影动脉内X光乳剂造影技术
-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CT所见(附2例报告)
- 1993年
- 本文报道的2例结节性硬化症均有癫痫发作、智力低下和皮脂腺瘤。CT扫描脑室有钙化结节。作者认为,CT检查是发现本病的首选方法,并能作出明确诊断。本文简要讨论本病的病理基础、临床特征和CT表现。
- 苏景学刘霞廉道三鲁清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皮脂腺瘤CT扫描
- 选择性腹腔动脉肾动脉造影对肝肾肿瘤诊断的一点体会(附八例分析)
- 1987年
- 腹部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亦渐增多,尤其近年来,有关文献屡有报道[1,2],特别是对肝脏、肾脏肿瘤病变诊断中占有相当数量。本文搜集资料较为完整的选择性腹腔动脉、肾动脉造影8例。
- 李汉茹鲁清
- 关键词:腹腔动脉肾动脉造影肿瘤染色肝脏肿瘤占位病变选择性动脉造影
- 肺炎影像的肺癌早期诊断(附3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报告 X 线平片表现为"肺炎"影像的肺癌3例。作者认为对40岁以上 X线表现为"肺炎"的病例在恢复过程中吸收不完全者,应尽早行 CT 检查。如 CT 发现片状阴影中心块或沿支气管分布的不规则的片状略高密度影,且 CT 值在+20Hu 以上,可能为肺癌的早期征象,应积极开胸探查,以免延误诊断。
- 张继斌鲁清
- 关键词:肺炎肺癌CT开胸探查
- 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对胃癌的X线诊断(附49例X线分析)
- 1984年
- 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以下简称“双对比”)是把作为阳性造影剂的硫酸钡和用作阴性造影剂的气体同时注入胃腔。利用胃壁上附着的薄层钡剂与胃内气体形成的鲜明对比,对胃进行X线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鲜明对比,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胃粘膜面上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病灶,特别是对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近年来“双对比”检查已在国内较普遍开展。我们通过800余例双对比检查,初步体会到双对比检查优于常规钡餐检查。现将手术、胃镜、病理、X线检查资料完整的胃癌病例做如下分析。
- 鲁清孟照耀吴桂荣
- 关键词:X线分析微小病灶胃腔钡剂X线检查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CT表现(附10例报告)
- 1993年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婴幼儿较少见的疾病,主要原因为体内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致,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预后较差。近年来,此类病人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报告10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例。简述了临床及CT表现以及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
- 董威鲁清
- 关键词:CT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
- QCT测量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
- 2000年
- 董威王胜林任丽杰张丹鲁清黄敬
- 关键词:BMD腰椎QCT健康成年人
- 承德地区大骨节病与环境低硒的关系被引量:2
- 1987年
- 本文通过对承德某些大骨节病中等病区自然环境中水、粮、土硒和大骨节病人生物材料血、尿、发硒的检测。并与非病区对照,发现病区自然环境和病人血、尿、发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从而认为承德大骨节病区处于低硒地带,与病区大骨节病人体内低硒相一致,说明在承德地区低硒是导致大骨节病发生与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在承德地区大骨节病区可以推广应用亚硒酸钠、富硒酵母等硒制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 鲁清唐海峰郭连璧侯少范朱振源
- 关键词:大骨节病硒土壤
- 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表现及分型被引量:1
- 1991年
- 经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100例。重点讨论了CT分型,即:①壳核外囊型;②丘脑内囊型;③混合型;④皮质下型;⑤脑干型;⑥小脑型;⑦原发脑室型。并对血肿破入脑室情况、血肿量与中线结构移位的关系等进行了简略分析。
- 王胜林鲁清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与CT表现(附2例报告)
- 1992年
- 本文报道2例结节性硬化症,简要讨论了本病的病理基础和CT表现,认为CT检查是发现结节性硬化症脑内改变的首选方法,并能作出明确诊断。
- 鲁清
- 关键词:CT扫描钙化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