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巧源
- 作品数:55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以不典型膜性肾病为表现的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1例被引量:2
- 2005年
- 陈战瑞赵铖伍巧源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
- SM6和CW2在广西壮、瑶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索与多囊肾病基因PKD1连锁相关的微卫星SM6和CW2在广西壮、瑶两个主要少数民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规律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SM6和CW2两个位点的DNA片段,然后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等位基因,以标准DNA片段为标识进行比较,作直线回归计算等位基因片段的大小.结果:在SM6位点,被检的63名壮族人和64名瑶族人,分别分离出23种和28种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在88~158 bp和84~152 bp之间,其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98和0.931;而在CW2位点,两个民族人群分别检测到了25种和24种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在105~157 bp和109~163 bp之间,其PIC分别为0.926和0.931.结论:两个民族在SM6位点和CW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不相同,SM6和CW2均可用于广西壮、瑶族人群PKD1基因诊断.
- 赵铖苏上贵伍巧源赖永榕杨桢华黎伟
- 关键词:成人多囊肾病PKD1基因多态性微卫星
- 侗族人群成人多囊肾病基因1微卫星DNA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与成人多囊肾病基因1(PKD1)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序列DNA等位基因在广西侗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KG8、SM6、CW2和CW4等4个位点的基因片段,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与标准DNA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受检的62名侗族人染色体当中,分别在KG8、SM6、CW2和CW4等4个位点分离到了14、12、16和21种等位基因。结论:与PKD1连锁的4个微卫星DNA在广西侗族人群中存在高度多态性。
- 苏上贵赵铖伍巧源赖永榕杨桢华黎伟
- 关键词:多囊肾病基因多态性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LN)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SLE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及sFlt-1的水平同时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清VEGF及sFit-1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中VEGF/sFlt-1的比值健康对照组较活动期SLE、非活动期SLE及LN组患者降低(P〈0.01),V型LN组该比值较Ⅱ、Ⅲ、Ⅳ型LN组升高(P〈0.05);血清sFit-1的浓度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s=0.6244,P〈0.01),血清VEGF的浓度与尿蛋白无明显相关(f0.1807,P〉0.05);血清sFlt-1的浓度与ESR正相关(rs=0.4235,P〈0.01),血清VEGF的浓度与ESR无明显相关(rs=0.0532,19〉0.05);血清VEGF及sFlt-1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均呈正相关(q=0.5046,P〈0.01,F0.5152,P〈0.01);血清VEGF浓度与肾组织活动指数(RAI)呈正相关(q=0.3386,P〈0.05),血清sFlt-1浓度与RAI无明显相关(q=0.0240,P〉0.05);SEE患者中VEGF、sFlt-1水平与血压、血肌酐、尿素氮、C3、C4、C反应蛋白(CRP)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VEGF及sFlt-1的水平可作为SLE病情活动评价指标,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增殖性肾小球病变相关,slit-1的表达与蛋白尿关系密切。
- 赵铖容凡伍巧源米存东陈战瑞廖蕴华黎伟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红斑狼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 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LN患者临床决策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60例LN患者的17项临床指标数据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24h尿蛋白定量、抗心磷脂抗体阳性、TIL病变对AKI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24h尿蛋白定量、抗心磷脂抗体阳性、TIL病理评分是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LN合并AKI受多个危险因素影响,LN高危者应重视诱发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尽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预后。
- 罗林海黎伟廖蕴华黄莉伍巧源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
- 急性缺血性肾损伤大鼠VEGF表达与肾小管坏死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肾损伤大鼠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肾小管坏死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两组,每组按术后时间不同各分为6 h、12 h、24 h、36 h、72 h组。手术组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检测IRI术后各个时间段肾脏组织VEGF表达变化,并与肾功能、肾小管坏死评分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手术组术后6 h血清BUN、sCr已经显著升高,高峰期在术后48 h(P<0.05)。②手术组肾小管坏死评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P<0.01);肾小管坏死评分最高在手术48 h组(P<0.01)。③手术后6 h肾小管内VEGF表达显著增多(P<0.01),手术后12 h达高峰,于手术后24 h开始下降,并于手术后72小时肾小管内VEGF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肾小管VEGF表达水平与血BUN、sCr、肾小管坏死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该肾脏IRI模型中肾功能损害最严重是在手术后48 h;②在肾IRI模型中,肾小管坏死是肾功能损害的最主要因素;③肾小管内VEGF表达增高程度可以作为反映肾脏IRI严重程度的指标。
- 霍冬梅伍巧源冯炜张影华廖蕴华
-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雷公藤多苷对高糖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和PDGF-BB表达的影响
- 杨桢华谭春兰伍巧源廖蕴华
- 文献传递
- 血液灌流-透析对肾衰竭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伍巧源周红卫廖蕴华廖松王成玉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血液灌流肾组织损伤机体内环境炎症介质
- 罗格列酮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TGF-β1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经同步培养后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TGF-β1+RGZ组(10μmol/LRGZ)。给予TGF-β1刺激24h后,分别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转分化相关指标的表达变化;应用Transwellassay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细胞呈梭形变,E-钙黏素蛋白表达减弱(P<0.01),波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强(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亦明显增强。②与TGF-β1刺激组比较,TGF-β1+RGZ组细胞恢复为多边形或圆形,E-钙黏素蛋白表达增加(P<0.01),波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减弱(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亦明显减弱。结论:①TGF-β1刺激后HK-2细胞出现表型转化。②RGZ能够减弱TGF-β1刺激下HK-2细胞的表型转化。
- 伍巧源廖蕴华杨桢华霍冬梅王成玉
- 关键词:罗格列酮转化生长因子-Β1
- 大肠杆菌细菌生物膜菌落计数实验技术改良初探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应用高速离心技术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菌落计数方法进行改良,为大肠杆菌BF实验提供更稳定、更简便计数条件。方法:采用1.5%腹膜透析液(乳酸盐)-腹膜透析留置管系统培养大肠杆菌BF,建模3d。以对载体的处理时间不同设立对照组(30min)和改良组(13min),分别采用现有实验技术方法及使用高速离心技术改良方法处理BF内活菌,计算BF内活菌落数。结果:经两种方法处理后,计数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组[(5.96±0.320)lgCFU/mL]较对照组[(5.92±0.470)lgCFU/mL]实验数据结果离散程度更小,改良组较对照组实验时间更为节约。结论:生物被膜菌落计数实验,改良实验技术更优于现有技术。
- 邹龙涛伍巧源李艳林彭茜廖蕴华
-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物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