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波 作品数:23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更多>>
Kocher入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Kocher入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合并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共经Kocher及传统入路治疗桡骨颈骨折合并鹰嘴干骺端骨折患者26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26例进行分析。将传统手术入路26例及Kocher手术入路26例分别分为AB组,平均随访12个月后,通过HSS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并将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可见骨折愈合,术后根据HSS评分系统,A组优7例,良4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到84.6%,B组优10例,良2例,一般1例,优良率达到92.3%。[结论]Kocher切口入路治疗桡骨颈骨折合并鹰嘴干骺端骨折较传统手术入路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好。 宿玉玺 覃佳强 张德文 南国新 王忠良 蔡文全 何波 陈凯关键词:桡骨颈骨折 小儿骨科本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2021年 探索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式在小儿骨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小儿骨科轮转的本科实习同学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每周1次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式,对照组应用每周1次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在实习同学出科时进行理论考核、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以及学生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满意程度评价。 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65.32±5.21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24.81±3.32分)及总分(90.13±6.4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56.73±4.37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18.26±4.71)及总分(74.99±6.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学生对所接受的教学方案的评价为92.55±8.46分,对照组学生的评价为82.77±9.13分,实验组对其教学方案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本科实习学生在小儿骨科的学习中能够显著提高理论、临床操作成绩,同时也能够也能够显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 何波 陈文红 严格关键词:医学教育 小儿骨科 本科实习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肾脏的病理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肾脏的病理改变、血尿变化及其意义。方法91只SD成年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21只)、单纯脊髓损伤组(B组,35只)和双侧肾上腺切除组(C组,35只)。采用Allen打击模型(10×25g·mm)于T10节段打击脊髓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T10节段脊髓,肾上腺切除组于双侧肾上腺切除5d后造脊髓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伤后6,12,24,48,72h、1,4周取材,通过大体解剖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于伤后6,12,24,48,72h、1周观察各组大鼠肉眼血尿情况,行尿隐血检测。结果病理结果显示,B组伤后6h即出现肾组织出血、水肿、炎性浸润,伤后12,24h最为严重,伤后1周开始减轻,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C组肾组织病变程度较轻;A组无肾组织病理改变。B组肉眼血尿阳性率高于A、C组(P〈0.05);尿隐血检测结果示A组伤后6,12,24,48,72h、1周尿液中红细胞含量分别为(4.57±1.13)个/μl、(4.71±1.80)个/μl、(5.86±1.35)个/μl、(4.71±1.11)个/μl、(4.86±1.07)个/μl、(4.29±1.80)个/μA,B组分别为(134.00±63.14)个/μl、(59770.00±18327.42)个/μl、(26477.43±19658.81)个/μl、(550.86±213.01)个/μl、(68.29±17.40)个/μl、(9.00±2.16)个/μl,均高于A组(P〈0.05);C组伤后24,48,72h、1周尿液红细胞含量分别为(238.43±58.64)个/μl、(40.86±5.30)个/μl、(9.57±1.72)个/μl、(5.86±1.68)个/μl,均低于B组(P〈0.05),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肾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和炎症,这可能是损伤后血尿、肾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的病理基础;切除双侧肾上腺后肾组织病理改变与血尿减轻,提 汪九龄 何波 储瑞亮 毕杨 南国新关键词:脊髓损伤 病理学 血尿 软组织重建治疗Wasse Ⅳ-D型复拇畸形术后继发性畸形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Wasse Ⅳ-D复拇畸形术后继发性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9例Wasse Ⅳ-D型复拇畸形术后发生继发性畸形患儿进行软组织重建:术中对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屈肌腱结构及走向、骨关节的解剖结构,并行肌腱止点移位,A2滑车重建,关节囊松解和紧缩,大鱼际肌止点移位。术后克氏针固定4~5周,支具固定3个月。结果术中发现9例均存在指间关节桡侧皮肤挛缩,拇指末节桡偏,关节囊桡侧挛缩,尺侧松弛;拇长屈肌腱位于近节指骨桡侧偏前,无鞘管包裹,A2滑车缺如;拇长屈肌腱止点附着于拇指末节基底,其中1/3居中,2/3位于桡侧;拇指末节向桡侧旋转10°-15°。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Tada等制定的标准评价:优7例,良1例,差1例。结论采用软组织重建可以有效地治疗WasseⅣ-D型复拇畸形术后继发性畸形,拔除克氏针后支具的使用,对防止继发畸形具有重要的作用。 南国新 宿玉玺 蔡文全 覃佳强 王忠良 何波 张德文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人类位固定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传统石膏人类位固定与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人类位固定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随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闭石膏组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完整资料的患儿62例共75髋,其中石膏组采用传统石膏固定方法30例共35髋,改良组采用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固定方法32例共40髋。纳入标准:首次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年龄≤24个月;采取人类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排除标准:复位年龄>24个月;闭合复位失败;外院已经接受过其他治疗;临床资料不全或随访时间低于24个月。对全部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和髋关节功能评价,统计患儿拆除石膏时发生烦躁、焦虑以及皮肤压伤的情况。男女比例、优良率、患儿烦躁、焦虑、皮肤压伤发生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患儿年龄、体重、随访时间及髋臼指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önnis分度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石膏组平均随访时间(31.2±4.2)月,改良组平均随访时间(32.2±5.5)月,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87,P>0.05)。根据周永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价标准,石膏组优良率88.6%,改良组优良率为87.5%,组间优良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石膏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7.1%,改良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在石膏并发症皮肤压伤上,石膏组与改良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1.40,P>0.05)。但在拆除石膏时引起患儿烦躁、焦虑的情绪上,改良组显著低于石膏组(χ^2=43.75,P<0.01)。结论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人类位固定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与传统石膏固定具有相当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但显著降低了患儿在拆除石膏时的烦躁、焦虑,同时完全避免了石膏锯的使用与相关风险。 严格 张郑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何波 覃佳强关键词:髋脱位 儿童 大转子骨骺阻滞术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疗效 2022年 目的:评价大转子骨骺阻滞术(greater trochanteric epiphysiodesis,GTE)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78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X线是否存在大转子上移(overgrowth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OGGT)危象分为危象组与无危象组,危象组中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阻滞组与未阻滞组。阻滞组给予包容手术联合大转子骨骺阻滞术治疗,共14例16髋,未阻滞组仅给予包容手术治疗,共33例33髋。无危象组共31例31髋。对以上病例进行术后随访,通过调查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89个月,平均30.6个月。有危象未阻滞组大转子上移率(75.8%)较无危象组(6.5%)明显增加(P<0.001);阻滞组患儿大转子上移率(21.4%)较有危象未阻滞组(75.8%)明显降低(P=0.001)。阻滞组患、健侧大转子发育对比分析,阻滞侧平均每年大转子生长值较健侧减少约1.3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心钉阻滞可达约1.77 mm/年。临床疗效方面,阻滞组术后优良率也高于未阻滞组。结论:大转子上移早期X线危象对大转子上移具有确切的预判意义,可作为实施大转子骨骺阻滞术的手术指征;选择性大转子骨骺阻滞术可有效抑制大转子生长,避免大转子上移的发生,联合传统包容手术,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陈国强 王忠良 覃佳强 南国新 宿玉玺 蔡文全 何波 陈凯 顾凯 梁珣 严格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儿童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DRG分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适合重庆地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例组合的分组付费方案,为制定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住院费用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筛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626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分类节点变量,运用χ2自助互动检验法构建决策树模型,获得DRG病例组合方案和费用标准。结果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间、复位次数、手术方式、手术侧数、是否输血、是否行肌肉松解术、是否行股骨截骨术。通过分组最终形成12个有效DRG组合和对应住院费用标准,不同分组间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DRG分组及费用研究,结果科学合理,可为本地小儿骨科的DRG付费试点实施提供参考。 吴宇雪 李各芳 宋萍 刘星 何波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住院费用 决策树 儿童髌骨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 :儿童髌骨骨折少见,且多为上下极的袖套样撕脱骨折,伴粉碎性小软骨块,复位及固定困难。而髌骨骨折常累及关节面软骨,属关节内骨折,对复位要求高,而髌骨上方附着的强大的股四头肌及骨折撕脱端骨块碎小、多为韧带等软组织,又常... 王忠良 覃佳强 南国新 宿玉玺 蔡文全 何波关键词:儿童 髌骨 撕脱 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在治疗儿童椎体破坏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治疗儿童椎体破坏性疾病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术后处理.方法 2010 年3 月~2013 年9 月手术治了儿童椎体破坏性病变11 例.患儿年龄3 岁1 个月至12 岁10 月,平均8 岁3 月.其中骨嗜酸性肉芽... 覃佳强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蔡文全 何波 张德文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与早期负重时间相关性研究 2022年 分析探讨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与患儿手术后取出空心钉后的负重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20年8月的62例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负重组患者在取出空心钉后进行负重行走,病例30例;晚负重组患者是在取出空心钉三个月后进行负重行走,病例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早负重组患者中的股骨头坏死率为26.67%,晚负重组股骨头坏死6.25%。相较于早负重组,晚负重组的股骨头坏死率明显更低。结论 儿童在股骨颈骨折取出空心钉后,其股骨头坏死率与负重时间呈现相关性,对峙负重时间的推移患儿的股骨头坏死率呈现下降现象。 蔡文全 何波关键词:儿童 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