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移位
  • 1篇硬化剂
  • 1篇硬化剂治疗
  • 1篇置管
  • 1篇三向瓣膜式
  • 1篇三向瓣膜式P...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静脉破裂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破裂出血
  • 1篇曲张
  • 1篇门脉
  • 1篇门脉高压
  • 1篇内镜
  • 1篇内镜下硬化
  • 1篇内镜下硬化剂...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吴亚秋
  • 1篇冒晶晶
  • 1篇李建萍
  • 1篇蔡晔
  • 1篇程芳芳
  • 1篇张红燕
  • 1篇吴玉勤

传媒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护理被引量:2
2005年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70%,反复出血发生率为80%[1].临床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等,但最常用的还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2].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后对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针对其临床护理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冒晶晶李建萍吴亚秋
关键词: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破裂出血
减少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移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减少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移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9年6至2011年3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行PICC的患者168例,分别采取常规静脉穿刺后20ml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封管(对照组90例)和穿刺后即刻连接液体输入(观察组78例)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9例患者PICC管的头端进入颈内静脉,成功率为90%;观察组有1例患者PICC头端进入颈内静脉,成功率为98.7%。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通过液体快速输入、观察滴速及观察患者局部异常情况的方法,在不借助现代影像学仪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移位的发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蔡晔张红燕吴亚秋程芳芳吴玉勤
关键词:PICC置管颈内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