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岷
- 作品数:51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增宽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宽度不足可能不利于患者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有学者建议采取根向复位瓣或联合软组织移植等手术方式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宽度,促进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增宽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设计提供指导。
- 黄佳萍丁佩惠柳佳美吴燕岷
- 关键词:牙种植体
- 牙龈卟啉单胞菌重组菌毛蛋白A和胶原酶致炎效应的体内体外研究及脂多糖对PGE2合成通路的影响
- 吴燕岷
-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胶原酶环加氧酶2
- 膜龈手术在牙龈乳头保留与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牙周组织丧失所导致的前牙牙龈乳头退缩是影响口腔美学的重要原因。牙龈乳头退缩还会引起食物嵌塞、牙龈乳头炎症,甚至影响发音。牙龈乳头退缩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膜龈手术中保留牙龈乳头的切口设计能避免龈乳头高度丧失,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结合特殊的翻瓣术式是重建牙龈乳头的重要途径。牙龈乳头保留或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血供。本文就膜龈手术方式在保留和重建牙龈乳头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 柳佳美吴燕岷
- 局限型重度慢性牙周炎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引导组织再生术1例
- 本文报告了一例内倾型III度深覆、不正常咬合关系导致局限型重度慢性牙周炎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治疗经过。患牙在实施根管治疗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根尖区组织破坏有所修复的基础上,通过牙周翻瓣引导组织再生术(GTR)...
- 吴燕岷温佳慧黄佳萍柳佳美沈天宇卢可心姜康莅
- 关键词:重度慢性牙周炎引导组织再生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局限型
-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3种牙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1年
-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临床标本中的Pg、Aa与Fn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以及AP-PCR指纹图分析提示不同标本分离的Pg与Aa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差异。分析不同Pg、Aa与Fn等牙周致病菌基因型与其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对于阐明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改善诊断方法、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吴燕岷陈莉丽
- 关键词:牙周病病原菌聚合酶链式反应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放线杆菌
- 牙周炎性环境中牙槽骨再生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陈莉丽孙伟莲雷利红吴燕岷丁佩惠张迪亚黄玫唐琪谭静怡陈晓涛王凯
- 该课题主要研究了牙槽骨吸收过程中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具有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钙化成骨的潜能,并进一步证实了PI3K/AKT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牙周炎细胞增殖
- 牙周手术教学模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周手术教学模型,包括模型底座、牙槽骨骨块、牙龈和人工牙齿;所述模型底座包括上颌底座和下颌底座,所述牙槽骨骨块包括上颌牙槽骨骨块、下颌右侧牙槽骨骨块和下颌左侧牙槽骨骨块;本发明采用具有牙周炎特征的牙槽骨和...
- 陈莉丽雷利红孙伟莲吴燕岷
- 脱细胞牙周韧带基质膜片的制备及性质分析
- <正>目的:牙周韧带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领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牙周韧带细胞膜片已被证实具有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但其应用受到免疫排斥等限制。脱细胞组织可去除细胞和可溶性蛋白等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
- 柳佳美黄佳萍吴燕岷
- 关键词:牙周韧带牙周组织再生牙周韧带细胞细胞骨架性质分析
-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正畸联合治疗1例
- 本文报告了一例侵袭性牙周炎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经过。患者在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后全口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位点明显减少,尤其基础治疗前后5月的全景片对比,牙槽嵴顶有骨白线形成,原计划拔除的44、46牙槽骨高度和密度都有增加。牙周...
- 吴燕岷沈天宇柳佳美黄佳萍温佳慧姜康莅卢可心
-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
-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建立临床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 (P .g)的PCR检测方法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牙位的龈下菌斑中P .g基因型的差异。方法 :采用培养法分离鉴定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牙位龈下菌斑中P .g ,同时采用PCR检测P .g 16SrDNA、prtC和fimA基因。部分扩增产物测定了核苷酸序列。结果 :在 6 6例患者的 12 7个龈下菌斑标本中 ,P .g 16SrDNA、prtC和fimA多重引物扩增的阳性率为 98 4 % ;PCR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P .g的检出率 (P <0 0 1)。 30 0 %的患者 (18/6 0 )同时感染了不同基因型的P .g菌株。P .g 16SrDNA、prtC和fimA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 98 6 2 %~ 10 0 %之间。结论 :本文所建立的P .g的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适用于P .g的快速临床诊断。同一患者可被不同感染来源的多株P .g同时感染。
- 吴燕岷陈莉丽严杰
-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牙龈卟啉单胞菌慢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