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天恩

作品数:58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预后
  • 7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疗效
  • 5篇急性肺损伤
  • 5篇肺损伤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血栓
  • 4篇血压
  • 4篇乳酸
  • 4篇乳酸清除率
  • 4篇三叶
  • 4篇三叶因子
  • 4篇清除率
  • 4篇盲肠结扎穿孔
  • 4篇后评
  • 4篇急救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机构

  • 35篇中山大学孙逸...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皮肤病...
  • 2篇吴川市人民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太平人...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58篇周天恩
  • 34篇蒋龙元
  • 25篇杨正飞
  • 10篇张萌
  • 8篇张萌
  • 8篇曾朝涛
  • 7篇温立强
  • 7篇黄子通
  • 6篇余涛
  • 4篇林辉
  • 3篇曾志芬
  • 3篇何志捷
  • 3篇余涛
  • 3篇郑光辉
  • 2篇郑天勇
  • 2篇罗正超
  • 2篇姜骏
  • 2篇井秀娜
  • 2篇吴满辉
  • 2篇钟道清

传媒

  • 28篇岭南急诊医学...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胃食管反...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第四届全国灾...
  • 1篇第四届全国灾...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合并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重病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HES)是一组以外周血和周围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持续性显著升高并造成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国内外报道均较少,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更少。现回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1例合并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最终因空肠缺血坏死需急诊手术干预的危重HES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此病早期识别以及尽早联合激素和抗凝治疗的意识。
张萌周天恩蒋龙元李祖勇曾朝涛张润锦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危重病脏器功能损害全科医学科
乳酸清除率和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肺损伤预后的评估
目的评估早期乳酸清除率和乳酸脱氢酶(LDH)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3例ALI病例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28 d...
蒋龙元周天恩张萌杨正飞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LDH乳酸清除率乳酸脱氢酶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监测
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的耐药时有报道,但专门研究ICU病房内引起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则鲜有报道。ICU内危重病人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留置静脉导管以及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广泛应用,使得...
周天恩何志捷邓义军黄子通蒋龙元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替卡西林假单胞菌左旋氧氟沙星ICU敏感率
急性肺栓塞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辅助检查结果呈多样性改变。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辅助检查结果呈多样性,易误诊。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完善特异性检查,及时正确治疗,才能降低肺栓塞的误诊率、病死率。
高坤杨正飞周天恩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监测
2007年
目的:研究ICU引起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ID-GNB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3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78.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7%,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均为66.7%,庆大霉素60.6%,哌拉西林57.6%,头孢他定42.4%;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结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有较高敏感性;对大部分其它青霉素类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
周天恩何志捷杨正飞蒋龙元
关键词:ICU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
CBL-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CBL-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87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44人,采用CBL-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共43人,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教学的质量。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45.1±4.9)与对照组基础理论成绩(43.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44.7±4.2)、临床诊疗技能成绩(35.3±4.4)、急救技术操作成绩(54.3±4.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病例分析成绩(36.6±3.3)、临床诊疗技能成绩(29.6±3.9)、急救技术操作成绩(46.4±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教学模式满意度[(9.1±0.86)vs(7.8±0.63)]、激发学习兴趣[(8.8±0.76)vs(6.1±0.53)]、建立临床思维[(9.3±0.77)vs(7.3±0.67)]、强化急救技能[(8.9±0.83)vs(7.7±0.7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9.2±0.85)vs(7.2±0.69)]、提高团队合作能力[(9.1±0.75)vs(7.2±0.69)]六个方面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诊医学临床见习教学中,CBL结合PBL的教学方法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周天恩曾朝涛陆燕华蒋龙元
关键词:CBLPBLLBL急诊医学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利用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综合评价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0~350 g)36只,随机分为3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SR组)和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经股动脉持续1 h放出全身血容量的50%血液,1 h后由股静脉30 min回输全部自体血,建立失血性休克和复苏模型。RIPC组于放血前40 min采用止血带阻断双侧后肢血流5 min,松开5min,反复4次,行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于基础状态(BL)、放血结束即刻(S1)、回输自体血液前(S2)、回输结束即刻(R1)、回输后1 h(PR1h)以及2 h(PR2h),记录心电图以及平均动脉压(MAP),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输出量、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心室心肌活动指数(Tei Index),利用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动脉血在BL、S2、PR2h时间点的心肌肌钙蛋白I(c TnⅠ)浓度,观察大鼠复苏后72 h存活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SR组在S1至PR2h时,RIPC组在S1和S2时MAP、心输出量、LVEF降低,Tei Index升高(P〈0.01);和SR组比较,RIPC组在复苏开始后的MAP、心输出量、LVEF升高,Tei Index降低(P〈0.01);在S1至PR2h,SR组与RIPC组ST段偏移程度以及c Tn I浓度比C组增加(P〈0.01);然而,RIPC组的ST段偏移程度较SR组轻(P〈0.01),复苏存活率较高(P〈0.01)。结论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显著减轻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后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改善了生存预后。
林辉刘隽华周天恩杨正飞
关键词:休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肌钙蛋白I
吲达帕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吲哒帕胺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单用吲达帕胺,治疗组吲达帕胺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监测患者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肌酐、血钾。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肌酐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8周治疗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血肌酐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效应互补,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是一种较好的联合降压方案。
林辉周天恩
关键词:吲哒帕胺厄贝沙坦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监测
目的研究ICU引起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 ID-GNB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
周天恩何志捷杨正飞蒋龙元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ICU
靶向调控lncRNA-T199678基因对SHSY5Y细胞周期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lncRNA?T199678基因对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用lncRNA?T199678 smart silence转染SH?SY5Y细胞构建lncRNA?T199678沉默细胞株,用过表达lncRNA?T199678的质粒转染细胞构建lncRNA?T199678过表达细胞株,通过qPCR实验验证细胞内lncRNA?T199678的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变化。结果:qPCR验证发现lncRNA?T199678沉默组中细胞内lncRNA?T199678的表达明显低于NC对照组,lncRNA?T199678过表达组中细胞内lncRNA?T199678的表达明显高于NC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ncRNA?T199678沉默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减少,S期的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lncRNA?T199678过表达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增加,S期的比例减少。结论:靶向调控lncRNA?T199678基因可调控SHSY5Y细胞周期的进程。
谢荧钰梁嫣然周天恩井秀娜陈颖彭素丹曾志芬李耀卢意邓嘉强曾少威陶恩祥
关键词:帕金森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