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
-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对胸痛病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08年
- 刘丽红周忠魏渝娟景胜陈思何文明
- 关键词:B型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胸痛病人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查对
- 麝香通心滴丸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服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12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包括氯吡格雷和他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维持治疗6个月。分别在入选、治疗6个月时检测血NO含量、内皮素-1(ET-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6个月间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NO、ET-1、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ET-1、hs-CRP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口服麝香通心滴丸可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心绞痛症状。
- 李会英张丹丹周忠许一平景胜吴伦
- 关键词:麝香通心滴丸冠心病血管内皮
- 嗜铬细胞瘤一例
- 阐述了一例46岁男性患者因“胸闷、心悸加重”入院,查心电图示“左前分支阻滞”,行冠脉造影未见冠脉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因多次入住本院,经过多次诊断治疗,最终明确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转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证实为左侧肾上腺嗜...
- 吴涛周忠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误诊
- 阿利吉仑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估阿利吉仑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9名HF-PEF患者随机分为阿利吉仑组和安慰剂组。测定两组在基线和治疗12周时的血钾、血肌酐、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醛固酮(ALD)、B型脑钠肽(BNP)、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和瓣环速度比值(E/E’)、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利吉仑组能更显著减少PRA、AngII、ALD及BNP水平,改善E/A、E/E’、6MWT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不增加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及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P>0.05)。结论阿利吉仑能有效抑制HFPE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其舒张功能及活动耐量,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何文明朱海波周忠毕美萍刘丽红景胜谢燕青麦一峰
- 关键词:阿利吉仑肾素舒张功能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的联合超声检查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检查颈、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因胸痛就诊并进行过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颈、股动脉超声检查的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颈动脉69.1%、65.6%,股动脉73.5%、73.4%。颈、股动脉均有斑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48.5%,特异性为89.1%;颈动脉或股动脉存在斑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50.0%。颈动脉和股动脉软斑块、硬斑块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颈动脉60.98%、78.57%,股动脉69.05%、84.00%。结论超声联合检查颈、股动脉斑块有助于提高对胸痛病人冠心病的诊断效率。
- 刘丽红周忠魏渝娟周亦秋景胜陈思何文明谢燕青
- 关键词:颈动脉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超声检查
- 不明原因房颤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不明原因房颤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不明原因房颤患者(44例,房颤组)及一般临床特征相匹配的无房颤史患者(44例,非房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结果房颤组中18例(40.9%)有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非房颤组中22例(50.0%)有冠状动脉病变,两组病变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病变均以单支、双支病变占多数,均以<90%的轻度狭窄多见,病变部位多位于左前降支。结论冠心病不一定是不明原因房颤的重要相关因素。
- 周忠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 改良的双腔微导管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改良的双腔微导管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定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两个中心28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为传统技术组和新技术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进行FFR检查时的射线时间、造影剂剂量及FFR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传统技术组16例,新技术组12例。传统技术组FFR平均射线时间(33.25±7.30)s,平均使用造影剂量(80.81±27.46)ml,显著多于新技术组的(21.17±3.33)s、(50.83±15.15)mL(两组均P<0.05)。传统技术组有3例操作失败,出现冠脉疼挛2例;新技术组全部操作成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有限的经验表明,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植入支架后,应用改良的双腔微导管协助进行“关闭分支”FFR测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何文明谢燕青孙勇李长岭蒋峻周忠麦一峰王建安
-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分叉病变
- 房颤的治疗决策:复律抑或控制心室率
- 1999年
- 周忠洪中立
- 关键词:心房颤动复律心室率控制
- 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甲亢所致心力衰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甲亢所致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亢所致心力衰竭患者80例,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治疗后24 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和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BNP、E及N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BNP、E及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和RMSSD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PNN50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胸比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心衰超声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甲亢所致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 陈思周忠
- 关键词:CT引导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
-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肺栓塞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PE)导致的晕厥病例,减少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的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11例APE患者的诊断经过,讨论误诊原因,总结经验。结果 11例患者在各个临床科室首诊时均被误诊,最后排除其他可能的晕厥原因后,均由肺动脉CT造影检查确诊为APE。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临床误诊率极高,腹腔或盆腔内压的改变常为晕厥诱发因素,不明原因的晕厥合并持续低氧血症时,需警惕APE可能。动态监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有助于筛查和病情评估。
- 何文明朱海波谢燕青吴涛陈思景胜周忠洪中立
- 关键词:晕厥肺栓塞低氧血症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