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作品数:4 被引量:12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实验 被引量:17 2003年 使用自制的CuO Al2 O3催化剂对苯酚饱和活性炭进行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研究 ,系统观察了反应条件对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影响 .实验中得到非均相CuO Al2 O3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 :反应温度 2 1 0℃ ,反应时间 60min ,催化剂投加量 2 5mg(以铜离子计 ) ,反应氧分压 0 .6MPa( 2 5℃ ) ,投炭量 1 5 g(干炭量 ) ,加水量 3 0 0mL。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衍射分析 ,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实验 。 陈玲 熊飞 张颖 李光明关键词:活性炭再生 最佳反应条件 预处理 给水厂污泥改良生物滞留填料除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9 2014年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土壤、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特性,采用生物滞留模拟柱,考察生物滞留技术对城市径流中磷的去除效果,评价以给水厂污泥改良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土壤.在进水磷浓度为1.0 mg·L-1条件下,传统填料模拟柱出水总磷随着进水量的增加浓度逐渐增大,而改良填料模拟柱表现出稳定的长期去除效果,经7个月的连续运行,改良填料模拟柱出水总磷的浓度仍小于0.050 mg·L-1,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根据静态吸附实验估算结果,相同的控制条件下,添加4%给水厂污泥的改良填料对磷的吸附能力约为传统填料的4倍.无定型铁铝的沉淀、吸附作用是改良填料截留进水中磷的主要机制,工程应用中可在填料中添加4%~5%比例的给水厂污泥以提高生物滞留设施控制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 王建军 李田 张颖关键词:生物滞留 径流污染 给水厂污泥 除磷 富营养化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56 2001年 活性炭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吸附剂 ,其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对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等活性炭再生的传统方法进行了回顾 ,同时也对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 ,如电化学法、超临界流体法。 张颖 李光明 陈玲 赵建夫 陈岳松关键词:活性炭 吸附剂 吸附法 电化学法 超声波法 催化湿式氧化法 LID措施降低老城区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以合肥市老城区杏花排水系统为案例,运用水力模型工具,探讨在老城区设置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从源头缓解合流制溢流(CSO)污染的效果与可行性。根据土地紧缺、土壤渗透性差等情况,进行LID措施选择和方案布置;以Info Works ICM为工具,采用典型年降雨数据进行长期连续模拟,讨论LID设施下排水管及生物滞留池储水层的合理设计,分析在老城区增设源头控制设施对CSO溢流水量及溢流次数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现有土地使用条件下增设LID设施,可以明显提高现有系统的CSO控制效果。 张颖 李田关键词:老城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