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民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重症雷诺病被引量:4
- 2015年
- 雷诺病是一组综合征,由肢端动脉痉挛缺血引起,手部病变严重,常并发手指溃疡,严重时缺血坏死。雷诺病治疗困难,药物效果欠佳。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们采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节段性切除术治疗手部症状严重的雷诺病13例(24条肢体),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 戚维波杨帆黄兵赵俊杰施谷平徐明民胡奕过建国
- 关键词:交感神经链切除术雷诺病胸腔镜重症
- 带线锚钉重建修复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29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临床上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并不少见,通常是在遭受强大外力或肌腱退变基础上发生断裂,亦或两者兼而有之。主要临床症状是突然肩痛和屈肘功能减退[1]。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带线锚钉进行重建修复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2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季斌徐明民卢厚微黄志海陆永强
- 关键词:带线锚钉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29例宫角妊娠的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本组患者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5例,其中诊断为宫外孕定位不明2例,误诊为宫角部妊娠1例,超声确诊率80.0%,误诊率6.7%。宫角妊娠29例,其中诊断为宫外孕定位不明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超声确诊率93.1%,误诊率3.4%。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根据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均分为妊娠囊型及混合包块型。结论对于包块较小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较准确的做出诊断。
- 张珠凤徐明民
-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图像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声像图特征,提高甲状腺PTMC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0个PTMC结节声像图特征并与同期随机40个良性结节进行对照。结果:PTMC结节的最大直径超声平均测值、病理镜检平均测值分别为(11.47±9.56)mm、(4.93±2.39)mm,PTMC大小的超声测值与病理镜检测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80个PTMC结节中,形态不规则占38.75%(31/80),边界不清占37.50%(30/80),纵横比≥1占33.75%(27/80),呈实性回声占81.25%(65/80),呈实性极低回声占67.50%(54/80),伴有微钙化占42.50%(34/80),乏血供占80.00%(64/80),周边无声晕占97.50%(2/80)。PTMC结节在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实性回声、极低回声、微钙化及乏血供等方面与良性结节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超声诊断PTMC准确率78.75%(63/80),敏感度82.50%,特异度87.50%。结论:典型的PTMC结节特点是体积小、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无声晕、纵横比≥1、内部呈实性极低回声及伴有微钙化。其中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实性极低回声、微钙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有效提高PTMC超声诊断准确率。
- 孟彬朱文军全丽娟金惠红冯萍周赵良徐明民王庭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超声检查多普勒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瘤超声表现的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人体的涎腺主要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涎腺肿瘤以上皮性肿瘤为主,并以良性肿瘤多见,种类繁杂,临床表现相似,临床鉴别非常困难。由于生物学特性差别很大,某些涎腺良性肿瘤易复发,某些涎腺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因此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1]。涎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低。涎腺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最为常见,单形性腺瘤少见,基底细胞瘤属单形性腺瘤,1967年基底细胞瘤被作为涎腺肿瘤的一个类型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基底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医师对其的认识。
- 全丽娟徐明民金惠红周赵良冯萍
-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瘤超声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涎腺肿瘤上皮性肿瘤
- 食管中下段癌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二例
- 2011年
- 病例1患者男,72岁,因“吞咽不畅感1月余”入院。起病以来,患者胃纳一般,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较之前减轻5kg,胃镜提示食管癌,拟行手术住院治疗。入院查体:双侧锁骨卜淋巴结未见肿大。食管造影:食管癌。胸部增强CT:食管中下段癌。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左心室后方食管(图1,2)及食管下段(图3)管壁正常结构消失,不均匀增厚6~12mm,黏膜面粗糙不平,管腔狭窄,蠕动僵硬,考虑食管中下段癌。查无手术禁忌,在全麻下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术后病理:食管中下段鳞状细胞癌。术后复查食管吞钡示:吻合口通过顺利,未见食管癌影像学表现。患者行紫彬醇和顺铂联合化疗,效果较好,治愈出院。
- 徐明民全丽娟
- 关键词:食管中下段癌胸部增强CT超声心动图表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超声心动图检查顺铂联合化疗
- 高频超声诊断及定位浅表软组织异物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及定位浅表软组织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诊断浅表异物符合率为98%,特异性为100%,异物定位准确率为100%。异物的声像图均表现为强回声,种类为金属异物、骨刺类异物、木刺类异物、沙石、玻璃等,部分异物可有特异性形态。异物周围常伴有出血、感染或异物肉芽肿。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浅表软组织异物的数量、位置、大小及形态,明确异物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诊断准确率高,定位精确,极具临床应该价值。
- 孟彬金惠红徐明民冯萍周赵良
- 关键词:高频超声软组织异物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声像图特征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PTMC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别从结节的部位、形态、纵横比、边界、与包膜关系、微钙化、血流分布等7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病理结果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57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4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与甲状腺包膜紧密接触、微钙化、有血流分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5)。综合分析以上特征,当符合≥4项特征时,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88.6%。结论:综合分析PTMC癌结节超声声像图特征能较好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
- 全丽娟朱文军孟彬冯萍周赵良金惠红徐明民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收缩不同步性的价值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及收缩运动不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CHF患者61例,其中QRS<120ms者31例为CHF1组,QRS≥120ms者30例为CHF2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采集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实时图像,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左心室面积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GAS、GRS、GCS、GLS)及心脏16节段心内膜面积、径向、环向、纵向峰值应变的达峰时间(Tsr3D、Tsrr、Tsrc、Tsrl),以及经心动周期标化的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r3D-SD、Tsrr-SD、Tsrc-SD、Tsrl-SD),分别计算左心室任意两节段心内膜面积、径向、环向、纵向峰值应变的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r3D-diff、Tsrr-diff、Tsrc-diff、Tsrl-dif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1和CHF2组的GAS、GRS、GCS、GLS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且该值与LVEF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57、0.758、-0.808、-0.823,均P<0.01);除了CHF1组与对照组Tsrsl-di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HF1、CHF2组Tsrs3d-SD、Tsrsr-SD、Tsrsc-SD、Tsrsl-SD及Tsrs3d-diff、Tsrsr-diff、Tsrsc-diff、Tsrsl-diff均较对照组延长(均P<0.05),且与QRS时间有相关性(r=0.556、0.581、0.475、0.491、0.559、0.570、0.360、0.570,均P<0.01),CH1与CH2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HF1组相比,CHF2组在心内膜面积、径向、环向、纵向收缩不同步指标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H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存在明显受损及收缩不同步,3D-STI为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周娟朱文军徐明民全丽娟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
- 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归纳总结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及超声病理特征。结果 53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浅分叶状;43例为低回声,部分夹杂中高回声结构,8例为中等回声,2例为高回声;边界清楚或欠清楚,无明显包膜;53例结节后方回声均无衰减,50例结节后方回声增强;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CDFI:20例结节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adler分级0级,33例结节内部或周边可测及血流信号,adler分级Ⅰ级18例,Ⅱ级15例,脉冲多普勒显示为动脉血流。其中病变累及皮下脂肪层45例,累及肌肉筋膜6例,累及血管2例。超声提示皮下结节44例(83%,44/54),超声误诊9例(17%,9/54,脂肪瘤5例,淋巴结2例,血管瘤2例)。结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徐明民朱文军姚凯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节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