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峰
- 作品数:33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易经阴阳八卦符号系统及其哲学规律适用于股市吗?——源自上证指数量价维度的经验证据
- 2019年
- 本文提出了一个易经阴阳八卦符号系统是否适用于股市的全新课题,并展开系列创新性研究:在简要梳理总结易经阴阳八卦符号系统及古今太极图差异比较的基础上,阐明先天八卦太极图蕴含的阴阳对偶和阴阳渐变两大哲学规律;论文最大创新点在于将易经阴阳八卦符号系统巧妙应用于股市K线图,通过经验实证得出A股上证指数总体遵循易经哲学规律的结论,基于收益率指标和成交量增减率指标的双维度分析尤其增加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 李庆峰张文智
- 国债期限与成本优化关系研究——兼与胡祖光先生商榷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在胡祖光《国债期限的比较研究》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利率期限结构和国债成本优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胡文的不足,并认为复利的高低才是国债发行成本中最重要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李庆峰
- 关键词:借新还旧复利
- 二元结构环境下的IPO定价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传承我国国情和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历史、现状,基于相对估价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企业特质,辅之以相关性的技术处理,构建了一个企业特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化加权评价法”加以评价后,创造性地通过“标准差倍数法”的技术处理将之纳入定价模型。然后分别立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构建一步静态模型和两步静态模型,为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本文提出了IPO定价的四个检验标准,并做了实证检验评估。最后结合新股循价制度改革和实践,对IPO定价问题做进一步的检验探讨。
- 李庆峰
- 关键词:标准差
- 中国股市有效性的结构性检验和因素分析——基于申万风格指数的实证研究
- 2008年
- 在认可中国股市整体已达到弱式有效的前提下,本文基于申万风格指数,运用乘积模型对流通股本、业绩、市盈率、价格和市净率等因素对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股指的弱式有效程度对流通股本大小、业绩好坏及市净率的高低较为敏感,小盘股指数、微利指数、亏损指数和高市净率指数均没有达到弱式有效,这与我国股市的小盘股效应、喜欢炒作资产重组题材的运行规律较为吻合,同时也揭示出技术分析作为一种投资策略,其实用性有着较为明显的板块局限性。
- 李庆峰
- 关键词:弱式有效
- 股权分置、看涨期权与中国股市之谜——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论证了股权分置格局下非流通股流通权的看涨期权性质,这一发现在定性方面澄清了过去对"流通股含权"的模糊认识,在定量方面也提供了一套统一、有力的分析工具,并根据股权分置试点方案做了应用分析。以上述发现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揭示了我国股市独特的"四维定价机制",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我国股市过去及当前的诸多谜团有着惊人的解释力,如一级市场的IPO高抑价和IPO长期回报不佳,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和结构调整。
- 李庆峰
- 关键词:股权分置看涨期权
- 中国证券市场“效率悖论”求解——兼论MM定理和中国股市总市值的修正被引量:23
- 2003年
- 基于一个国企改制模型 ,本文探讨了“同股不同权”的改制思路影响一、二级市场流通股价的内在机理;采用全新的不可能四边形研究了这一核心的制度安排在效率兼顾上的两难处境 ,同时也就很好地回答了“效率悖论”。在揭示了“同股不同权”的三层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之后 ,本文对“投资者悖论”作了阐释 ,并对“管理层悖论”和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路径作了合理的分析。本文还重新表述了适合我国实际的MM定理;最后指出了我国股市总市值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修正办法 ,并根据修正后的结果客观地评价了我国股市发展规模情况。
- 李庆峰杨义群蔡飞萍
- 关键词:MM定理同股不同权股票市场
- 基于MM定理的深化扩展研究——流通权分割影响公司价值吗被引量:5
- 2008年
- 以我国的股权分置为原型,本文抽象出流通权分割结构是否影响公司价值的问题。以MM定理Ⅰ的假设为基础,运用投资组合复制法论证了企业价值与流通权分割结构无关。本文同时研究扩充了MM定理Ⅱ。同时认为,资产定价的流动性效应和本文的研究结论本质上是一致的,并应用这一最新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的股份分置及改革问题。进一步讲,本文提出的公司价值四维模型很好地回答了股权分置对股市定价问题的影响机理。
- 李庆峰
- 关键词:MM定理股权分置
- 从我国证券市场两次制度变迁看非正式约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新制度学派认为 ,正式制度安排只有在社会认可 ,即与非正式约束相容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作用。文章从非正式约束和个人理性的视角 ,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 ,应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比较了中国证券市场所经历的两次制度变迁——国企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股减持 。
- 李庆峰杨义群朱允卫
- 关键词:证券市场非正式约束博弈
-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
- 勿庸置疑,我国证券市场从设立到现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对推动国企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证券市场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反映出市场还很不规范,鉴于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深入研究其宏微观绩效及...
- 李庆峰
- 两次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的比较与启示被引量:4
- 2002年
- 本文在林毅夫对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传统经济体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国企脱困服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绩效问题;并对两次发展战略从七个方面作了对比;最后从诱致型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了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低效所在,并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 李庆峰张传洲杨义群
- 关键词:证券市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