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金元

作品数:32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机械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发动机
  • 8篇汽油
  • 6篇真空泵
  • 6篇汽油机
  • 6篇轮系
  • 5篇增压
  • 5篇张紧器
  • 4篇直喷
  • 4篇汽车
  • 3篇带轮
  • 3篇多楔带
  • 3篇燃烧
  • 3篇零部件
  • 3篇密封
  • 3篇发动机缸体
  • 3篇缸体
  • 2篇电动
  • 2篇电机
  • 2篇电子式
  • 2篇压缩比

机构

  • 32篇奇瑞汽车股份...
  • 4篇河海大学
  • 4篇安徽工贸职业...
  • 4篇皖江工学院
  • 3篇铜陵职业技术...
  • 2篇安庆职业技术...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滁州职业技术...
  • 1篇芜湖职业技术...

作者

  • 32篇潘金元
  • 10篇张建波
  • 9篇夏德刚
  • 7篇刘国庆
  • 6篇王秀丽
  • 6篇陈伟国
  • 4篇刘明刚
  • 3篇周俊
  • 3篇尹爱勇
  • 3篇黄昭明
  • 2篇程凯
  • 1篇贾会星
  • 1篇赵俊
  • 1篇陶磊
  • 1篇沈凯
  • 1篇李海娟
  • 1篇李志勇
  • 1篇董国贵
  • 1篇安宗权
  • 1篇李俊阳

传媒

  • 3篇内燃机工程
  • 3篇西昌学院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汽车技术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桂林航天工业...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孔GDI喷油器闪蒸喷雾溃灭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深入研究多孔高压汽油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喷射器在冷喷射和闪蒸条件下的喷雾特性,选用GDI喷油器,自制高压喷油控制系统,搭建了喷雾定容室试验平台,对3种典型闪蒸条件下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燃油喷射过程实时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喷射压力下乙醇汽油闪蒸喷雾的二维宏观形态和三维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闪蒸喷雾的结构主要由环境压力和燃油温度决定;较低的大气压力与较高的燃料温度都会加速闪蒸过程;较高的喷射压力使喷射过程更快、喷雾穿透延长、坍塌程度降低,较低的喷射压力使喷射过程的尖端穿透力较高。得出结论:通过揭示多孔GDI喷射器的闪蒸喷雾的形成规律,可为改善车用发动机性能提供技术参考。
刘成王付远潘金元
关键词:缸内直喷喷雾特性
一种轻量化低油耗发动机附件轮系
一种轻量化低油耗发动机附件轮系,属于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技术领域,该轻量化低油耗发动机附件轮系,设置在发动机进气侧,包括多楔带,多楔带内侧楔面依次环绕在扭转减震器带轮、发电机带轮和空调压缩机带轮的外侧,扭转减震器带轮、发电...
王秀丽刘国庆潘金元夏德刚张建波
氢气直喷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一台高压直喷汽油机,将汽油直喷喷射器替换为氢气直喷喷射器,试验研究了发动机燃用氢气与汽油时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差异。采用空气稀释,进一步分析了氢气发动机稀薄燃烧模式下热效率提升潜力及氮氧化物排放特性,明确了氢气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量燃烧模式下,相比汽油发动机,氢气发动机的燃烧持续期明显缩短,有效热效率降低,NO_(x)排放升高,CO及总碳氢(total hydrocarbon,THC)排放显著降低。提高氢气发动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有助于改善有效热效率。在中等负荷工况下,过量空气系数为2.7时有效热效率可达43.5%。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氢气发动机能够在保持较高燃烧稳定性的情况下显著降低NO_(x)排放。在低负荷工况下,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2.3时NO_(x)排放最低可降低至44×10^(-6)。
李海娟张海婷陶磊陈伟国潘金元
关键词:汽油直喷氢气热效率稀薄燃烧
EGR技术在汽油机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随着燃油消耗法规和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汽油机上,在汽油机上应用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技术已成为主流。在介绍高、低压EGR系统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EGR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EGR系统的特点;然后结合汽油机的通用曲线,提出了利用EGR策略改善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的方法,并分析和说明了应用EGR技术的减排作用。得出结论:EGR技术将是现代汽油机技术的必要组成。
周颖潘金元
关键词:排放标准排气再循环
汽油压燃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的试验研究
2022年
基于一台2.0 L柴油发动机,在15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brake mean effective pres⁃sure,BMEP)0.4 MPa~0.9 MPa工况下进行了汽油压燃(gasoline compression ignition,GCI)和柴油压燃(diesel compression ignition,DCI)的燃烧和原始污染物排放的对比研究。此外,基于6个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聚类工况点,进行了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st,TWC)和稀燃NO_(x)捕集器(lean NO_(x) trap,LNT)或被动选择性催化还原器(passiv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PSCR)组合的污染物后处理方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荷较低时,由于油气过度混合,缸内温度低,GCI的有效热效率低于DCI。随着负荷的提高,相比DCI,GCI的热效率明显改善,有效热效率最多提升至约43.0%。不同负荷下,相比DCI,GCI的NO_(x)排放略微下降,碳烟烟度(filter smoke number,FSN)显著下降;相比DCI,GCI的CO排放和HC排放在低负荷时大幅提高,但随着负荷提高,GCI的CO排放和HC排放与DCI的差距减小。基于某款车型实际测试的WLTC循环的6个聚类点对NO_(x)、HC、CO污染物排放的后处理进行评估,GCI发动机采用TWC+LNT/PSCR的后处理方案在满足国六b排放法规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贾会星赵妞杨诚陈伟国潘金元
关键词:后处理
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对GDI增压汽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通过对一款涡轮增压GDI发动机凸轮型线和活塞形状的设计,研究了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发动机对增压GDI发动机的燃烧、缸压、排放和油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米勒循环的GDI增压发动机,在外特性会损失一部分最高功率,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在部分负荷,米勒发动机减少了泵气平均有效压力,从而对降低燃油消耗率的作用比较明显,同时由于米勒效应导致燃烧温度降低,使得NOx排放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在低负荷时THC排放会有所上升。
安宗权安宗权黄昭明潘金元
关键词:米勒循环
电增压促进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023年
在一台1.5 L带废气涡轮增压的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电动增压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协同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转速的上升而下降,在4个试验转速下分别提升了17.7%、15.2%、13.84%和0;部分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负荷的提高与转速下降,在6个试验工况下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分别被提高了23.63%、30.31%、0、14.09%、19.74%和0。全负荷与较低的3个转速下电动增压介入后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降低近10%,最高转速下废气涡轮增压完全取代电动增压;部分负荷下的两组工况内,电动增压介入后,最高BSFC降低了10.8%和8.4%。结论表明合理应用电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可以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
周颖潘金元尹爱勇
关键词:废气涡轮增压废气再循环动力性
基于Miller循环的缸内直喷汽油机性能研究
2017年
针对一款进气凸轮包角为190°CA的2.0 T GDI缸内直喷奥拓循环汽油发动机,采用BOOST软件建立了一维性能仿真计算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标定的基础上,仿真计算了150°CA、170°CA进气凸轮包角所实现的Miller循环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维仿真计算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的模拟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比油耗、功率及扭矩;采用150°CA、170°CA进气凸轮包角的发动机相比于190°CA进气凸轮包角的额定功率有所下降,且150°CA和170°CA进气凸轮包角需采用更高的增压比;随着进气凸轮包角的减小,外特性工况油耗依次上升,但部分负荷的油耗随着进气包角的减小而显著改善.
金明黄昭明潘金元陈伟国
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通过对一台增压汽油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发动机活塞和凸轮型线的重新设计实现了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废气再循环(EGR),研究了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和EGR综合作用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压缩比和采用米勒循环技术对爆震影响存在取舍(trade-off)关系,低速全负荷下高压缩比米勒循环相比原机油耗略有上升;而低压冷EGR技术由于缸内稀释冷却作用可以优化燃烧相位,对外特性工况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压缩比的增加和米勒燃烧循环可使油耗较原机下降6.3%,在整合低压冷EGR技术后,油耗进一步下降3.1%。可以得出结论,合理地增加压缩比,采用米勒循环技术并匹配低压冷EGR技术,可以大幅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黄昭明沈凯安宗权陈伟国潘金元
关键词:压缩比废气再循环增压
真空泵管路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管夹,真空泵的管路外管壁与管夹之间设置弹性垫。弹性垫能够吸收管路产生的振动,避免振动直接通过管夹传入驾驶室,提高车内的静谧性。
潘金元王廷松张建波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