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NF-κB/TGF-β_(1)/smad 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究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对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PF)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NF-κB/TGF-β_(1)/smad 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40只采用博莱霉素诱导建立PF模型,4只大鼠死亡,其余随机分为PF组、艾灸组、联合组及阳性组,各9只。艾灸组采用艾灸治疗,联合组在艾灸的穴位处滴加5滴肺纤通络方并艾灸至干燥,阳性组给予泼尼松3 mL·kg^(-1),PF组及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d后,测量各组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NF-κB/TGF-β_(1)/smad 3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F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HYP、GSH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PF组比较,艾灸组、联合组及阳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HYP、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艾灸组比较,联合组及阳性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HYP、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联合组比较,阳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HYP、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TGF-β_(1)、smad 3 mRNA水平降低,NF-κB、TGF-β_(1)、smad 3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艾灸结合肺纤通络方能够改善BLM所致PF大鼠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对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NF-κB/TGF-β_(1)/smad 3通路有关。
- 杨善军封笑邢露茗王玥曲阳王浩李希尧
- 关键词:艾灸博莱霉素
- 基于经络学说探索肺损络伤学说的建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前,对于经络规律的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成为近年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研究侧重点多在经脉和络脉,对于脏腑尤其是肺脏与络脉的关系则缺乏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更加深入的挖掘。结合肺脏和络脉自身的特点而提出的肺损络伤学说,力图阐明肺脏与全身络脉的相应关系,探索肺损络伤的病因病机,并初步确立"通络"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隋博文王浩张婧李明爽魏常娟王晶波
- 关键词:肺脏络脉
- 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微RNA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抑郁症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复杂因素,与神经可塑性、炎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微RNA(miRNA)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多种miRNAs通过不同机制对抑郁症起治疗作用,并有望成为抑郁症诊疗的新型标志物。miR-146a-5p、miR-144-5p主要通过调控异常信号通路及其潜在靶点,改善异常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增强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提高神经可塑性;miR-9、miR-155、miR-129-5p主要靶向调控炎症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miR-26a、miR-211-5p介导抗凋亡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miR-17-5p、miR-204-5p通过多种途径调控氧化应激重要转录因子Nrf2,调节抗氧化防御系统,维持氧化还原平衡,从而减轻抑郁症中氧化应激导致的氧化损伤,保护神经元功能。本文对多种miRNAs通过神经可塑性、炎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途径影响抑郁症病情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抑郁症提供新思路。
- 王浩王珑
- 关键词:微RNA抑郁症神经可塑性炎症氧化应激
-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Th17/CD4^+CD25^+ Treg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干预哮喘小鼠后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TGF-β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气道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射干麻黄汤组(C组),每组8只。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干预方式,观察雾化8周后肺组织气道重塑程度并检测TGF-β1蛋白表达、Th17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结果B、C组激发8周小鼠支气管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均较A组厚(P<0.05),但C组较B组薄(P<0.05)。B、C组相较于A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增高,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P<0.05);C组较B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增高程度减少(P<0.05),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程度减小(P<0.05)。B组TGF-β1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均增加(P<0.05),而C组TGF-β1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GF-β1蛋白表达较B组TGF-β1蛋白降低(P<0.01)。结论射干麻黄汤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蛋白表达,减少哮喘小鼠Th17细胞数,增加CD4^+CD25^+Treg细胞数,进而调节Th17/CD4^+CD25^+Treg的免疫紊乱从而延缓气道重塑。
- 隋博文王达翟平平李明虎王浩
-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哮喘小鼠气道重塑
- 表里分消法治疗心源性水肿50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表里分消法治疗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伴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以表里分消为主,配合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两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消退情况,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尿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水肿消退方面有效率达96.0%,对照组有效率为88.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84.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量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表里分消法治疗心源性水肿可以显著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入院率,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 王莹威王浩李萌张瑶
- 关键词:心源性水肿心力衰竭洋地黄类
- 一种医疗用艾灸诊疗装置
- 本发明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艾灸诊疗装置,包括床体框,所述床体框的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通过横向调节机构与横移动板相连接,所述横移动板的顶面...
- 公维志梁峰戴缙王浩
- 文献传递
- 缺氧环境下葛根素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在高CO2低O2的环境下,葛根素对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PASMC后建立PASMC的缺氧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和葛根素不同浓度干预组,分别于缺氧环境下培养12h、24h、48h后检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PASMC在缺氧环境中,在葛根素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下的增殖和时间效应关系,分析葛根素的保护作用。结果:胶原酶消化法PASMC原代培养可行性很强。葛根素干预的最佳时间是24h、100μg/mL。葛根素可以显著的抑制缺氧导致的PASMC的增殖,从而减轻肺血管的重构,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指导作用。结论:葛根素对缺氧条件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明显的抑制缺氧导致的PASMC增殖,减轻肺血管的重构,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推测其保护的机制可能与葛根素能调控Rho激酶在PASMC中的表达有关,此实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便利。
- 王莹威李萌王浩
- 关键词:葛根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
- 表里分消法治疗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 目的通过运用表里分消法治疗心源性水肿的临床观察,探讨对于心源性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且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源性水肿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
- 王浩
- 关键词:心力衰竭水肿
- 文献传递
- “诊断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析——以学生课堂参与度变化为视角被引量:5
- 2016年
- "诊断学"是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诊查了解、分析判断疾病的能力。"诊断学"课程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就成为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传统教学模式下"诊断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并不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当前"诊断学"课堂教学亟须研究的问题。
- 隋博文王浩翟平平李明爽王雪慧冷德生
-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参与度
- 脊痹消痛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均来自2008-10~201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骨伤门诊和住院患者,病程20天~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年龄15~37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
- 王浩樊祥伟李鹏飞姜益常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组消痛汤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