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群松

作品数:47 被引量:291H指数:11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无锡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抑郁
  • 13篇针刺
  • 13篇肝郁
  • 11篇抑郁症
  • 10篇化火
  • 10篇肝郁化火
  • 9篇针刺治疗
  • 9篇肝郁化火型
  • 8篇营养因子
  • 8篇源性
  • 8篇源性神经营养...
  • 8篇神经营养
  • 8篇神经营养因子
  • 8篇中医
  • 8篇脑源性
  • 8篇脑源性神经
  • 8篇脑源性神经营...
  • 8篇脑源性神经营...
  • 7篇色胺
  • 6篇糖尿

机构

  • 37篇无锡市精神卫...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沈阳市精神卫...
  • 4篇西安市精神卫...
  • 4篇唐山市第五医...
  • 3篇中国江苏省无...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哈尔滨铁路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王群松
  • 25篇季向东
  • 21篇朱文娴
  • 11篇于海燕
  • 8篇袁国桢
  • 4篇赵安全
  • 3篇尹冬青
  • 3篇周振和
  • 3篇李宝君
  • 3篇都弘
  • 3篇刘亮
  • 3篇李苗
  • 2篇万祯漪
  • 2篇张梓威
  • 2篇蔡德亮
  • 2篇贾竑晓
  • 2篇吴越
  • 2篇王军
  • 1篇周兆新
  • 1篇季庆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窍益智汤治疗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利窍益智汤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疗效。方法:将32例MCI患者采用自拟利窍益智汤治疗(治疗组),与30例MCI患者采用西药吡拉西坦治疗(治疗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疗效,以及相关量表...
季向东王群松
关键词:痰浊阻窍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治疗
文献传递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T2DM合并MCI患者56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口服治疗,疗程2年。于治疗前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空腹血糖(FPG),血压,血脂,血尿酸(U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动态血糖监测;同时给予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MMSE以及P300评定;治疗1年和2年后再次抽血化验上述指标和心理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吡格列酮治疗2年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FINs水平、HOMA-IR、P300潜伏期缩短,TGF-β1水平下降,IGF-I水平显著增加(P<0.05);Mo CA评分显著增加、MMSE评分显著增加、P300潜伏期和波幅显著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够改善和延缓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治疗需要时间长,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于海燕王群松张梓威蔡德亮孙扬帆万祯漪窦佳鸣袁建民俞水卜瑞芳
关键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
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及对5-H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5-HT含量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针刺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应用价值以及理论基础。方法选取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共1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给予曲唑酮口服,每次100 mg,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94例针刺神门、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每日1次,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抽取外周血液,检测5-HT含量变化,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5-H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5-HT含量虽然均见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以及HAMD评分均见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PSQI、HAMD以及SE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6%)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5)。结论针刺能够显著降低失眠患者5-HT含量,总有效率优于药物治疗。
季向东王群松朱文娴
关键词:针刺失眠症肝郁5-羟色氨酸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利培酮0.5mg、1mg、2mg,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不同剂量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但在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方面却有显著差异。结论1mg利培酮是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理想剂量。
吴越苏旭江王群松张娟
关键词:器质性精神障碍利培酮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起效时间
利窍益智汤治疗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利窍益智汤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疗效。方法将32例MCI患者采用自拟利窍益智汤治疗(治疗组),与30例MCI患者采用西药吡拉西坦治疗(治疗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疗效,以及相关量表积分...
季向东王群松
关键词:痰浊阻窍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治疗
文献传递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被引量:13
2023年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是以紧张、担忧、恐惧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痛苦感,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抗抑郁药物在有效改善焦虑症状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GAD是中医治疗有效的病种之一,中医治疗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指南以中西医临床关键问题为导向,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客观评价近20年GAD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经工作组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撰写本指南。广泛征求精神病学、心理学、中医学、中医神志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家意见,最终形成《广泛性焦虑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贾竑晓李雪尹冬青黄志源王群松王健于林朱虹杨祥云孙伟张鹏王丹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米氮平与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与西酞普兰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和西酞普兰组显效率分别为84.0%和80.0%,二者疗效相当(P>0.05)。HAMD、HAMA评分西酞普兰组第2周呈显著下降,而米氮平组治疗第1周即显著下降。副反应方面,米氮平组以嗜睡、眩晕、头痛为主,西酞普兰组则以口干、恶心、出汗增多、睡眠时间缩短为主。结论米氮平和西酞普兰均为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安全有效药物,但米氮具有起效快,改善焦虑优的特点。
朱建中王群松周兆新
关键词:米氮平西酞普兰躯体形式障碍副反应量表
一种用于耳部迷走神经刺激器的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耳部迷走神经刺激器的电极装置,其包括挂耳结构、耳甲区结构、U型夹结构及线控开关,所述挂耳结构为一C型结构,一端与所述耳甲区结构相连,另一端与U型夹结构相连,所述线控开关一端...
朱文娴王军王群松季向东
文献传递
针刺对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不同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曲唑酮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其对不同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例确诊为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穴取神门、百会、印堂、合谷、太冲等,每次留针20min,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曲唑酮治疗,100mg,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SERS)、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含量以及外周血蛋白激酶C(PK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SE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SE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E含量、PKC水平明显降低,血清5-HT含量、BDNF 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观察组NE含量、PK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5-HT含量及BDNF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够改善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降低患者血清NE,提高5-HT,增加BDNF表达,其作用均优于西药曲唑酮,是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季向东王群松朱文娴
关键词:针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
针刺治疗对阴虚火旺型抑郁症的血清BDNF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针刺对阴虚火旺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浓度影响。方法将64例阴虚火旺型抑郁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32)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n=32)接受米氮平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BDNF浓度,并在入组时、治疗4周末及8周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来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浓度的变化及HAMD评分差异,并在8周末采用Asberg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量表(Side Effects Rating Scale,SERS)评估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F=381.87,P=0.000),事后检验(LSD法)发现,两组治疗4周末、8周末的HAMD-24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8周末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4周末(P均<0.05),但在每个时间点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定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063,P=0.939),组间效应不显著(F=0.008,P=0.931);根据治疗8周末的HAMD减分率计算试验组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有效率为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BDN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8周末试验组SE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显著提高阴虚火旺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BDNF浓度,其抗抑郁作用与米氮平相当,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群松季向东朱文娴于海燕
关键词:抑郁症阴虚火旺型针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