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赞宏

作品数:57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宫颈
  • 23篇肿瘤
  • 22篇细胞
  • 21篇宫颈癌
  • 20篇自噬
  • 17篇基因
  • 16篇卵巢
  • 14篇自噬基因
  • 11篇卵巢癌
  • 11篇BECLIN
  • 10篇蛋白
  • 8篇BECLIN...
  • 7篇上皮
  • 7篇子宫
  • 7篇卵巢肿瘤
  • 7篇宫颈肿瘤
  • 6篇凋亡
  • 6篇乳头
  • 6篇瘤病毒
  • 5篇乳头瘤

机构

  • 2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5篇四川大学
  • 14篇山西医学科学...
  • 10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山西晋城无烟...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56篇王赞宏
  • 15篇段振玲
  • 13篇李莉
  • 13篇彭芝兰
  • 8篇张晶
  • 7篇王宇娟
  • 6篇吕娟
  • 6篇白淘
  • 5篇侯红丽
  • 5篇李婧
  • 3篇王真
  • 3篇闫乃红
  • 2篇张辉
  • 2篇欧阳运薇
  • 2篇张亚琴
  • 2篇曹涛
  • 2篇张春梅
  • 2篇李风艳
  • 2篇韩妍
  • 2篇任松洁

传媒

  • 11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现代妇产科进...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 4篇国际妇产科学...
  • 3篇昆明医学院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癌症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附睾蛋白4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价值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人附睾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期)、PubMed、MEDLINE(Ovid)、CNKI、CBM及WanFang Data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全面收集HE4与金标准(病理诊断)比较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4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QUADAS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1软件和Meta-DiSc 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个研究,共2299例受试者,其中包括1088例经金标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和707例正常妇女。Meta分析结果显示: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的SEN合并=57%[95%CI(0.54,0.60)],SPE合并=92%[95%CI(0.91,0.94)],+LR合并=6.92[95%CI(5.00,9.58)],–LR合并=0.46[95%CI(0.39,0.55)],DOR合并=18.38[95%CI(12.21,27.69)],AUC=0.8817。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血清HE4对子宫内膜癌总体诊断敏感度较低,但特异度较高,HE4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但受纳入研究质量不高所限,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张晶王宇娟霍俊玲王赞宏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META分析
IL-24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IL-24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携带有目的基因IL-24的穿梭质粒pAd track CMV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
曾涛李莉王赞宏侯红丽王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4宫颈癌HELA细胞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Beclin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Beclin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PubMed、EMbase、Ovid、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Beclin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637例患者,包括宫颈癌组38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130例,正常宫颈组织组1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Beclin1在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OR=0.07,95%CI(0.02,0.25),P<0.000 1]、宫颈癌组与CIN组[OR=0.37,95%CI(0.23,0.59),P<0.000 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OR=0.23,95%CI(0.06,0.88),P=0.00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Beclin1在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OR=0.29,95%CI(0.17,0.49),P<0.000 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宫颈癌中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OR=0.50,95%CI(0.16,1.56),P=0.23]、宫颈癌肿瘤直径≥4 cm组与直径<4 cm组[OR=0.72,95%CI(0.44,1.18),P=0.20]、宫颈癌肌层浸润深度≥1/2组与浸润深度<1/2组[OR=0.76,95%CI(0.49,1.20),P=0.25]、宫颈癌FIGO临床分期Ⅱ期组与Ⅰ期组[OR=0.70,95%CI(0.44,1.10),P=0.12]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eclin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有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王宇娟张晶霍俊玲吕娟王赞宏
关键词:BECLIN1宫颈癌META分析
PG-SGA评估卵巢癌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采用PG-SGA评价卵巢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其在卵巢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2例,病理结果诊断明确。所有患者入院48 h内,对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应用PG-SGA进行营养诊断。PG-SGA评分≥4诊断为存在营养不良,PG-SGA评分≥9诊断为严重营养不良,分析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情况,及其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CA125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营养评估指标的一致性。结果所有参与研究的11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5.9%(85/112),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4%(33/112)。PG-SGA评分与肿瘤类型、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有无腹水、CA125水平有关(P<0.05);PG-SGA评分与BMI、PNI、血红蛋白、上臂围及小腿周径有关(P<0.05)。相较于NSR2002,PG-SGA评价卵巢癌患者营养状况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0.403,准确性为64.3%。结论营养不良在卵巢癌患者中发生率高,PG-SGA可以较好地反映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与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郑菲董南南王赞宏
关键词:卵巢癌营养评估
宫颈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有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3期)、Pub Med、MEDLINE(Ovid)、EMbase、CNKI、CBM及Wan Fang 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HIF-1α表达与宫颈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7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1 309例受试者,其中包括758例宫颈癌患者、3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28例正常妇女。Meta分析结果显示:(1)HIF-1α在宫颈癌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OR=4.49,95%CI(3.22,6.08),P〈0.000 01]、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OR=25.69,95%CI(15.42,42.80),P〈0.000 0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HIF-1α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OR=6.72,95%CI(4.05,11.15),P〈0.000 01]、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OR=0.15,95%CI(0.08,0.29),P〈0.000 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国内外证据证明,HIF-1α的表达与宫颈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设计严谨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霍俊玲王宇娟张晶吕娟李婧王赞宏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宫颈肿瘤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重组质粒白细胞介素-24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质粒白细胞介素(IL)-24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对4周龄裸鼠注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把造模成功的裸鼠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空载质粒、基因重组质粒IL-243组,分别向瘤内注射PBS、pDC316+Lipofec-tamine2000、pDC316-hIL-24+Lipofectamine2000,比较干预后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及微血管生成的情况。结果 IL-24基因成功转染入实验组肿瘤细胞并在其中成功表达,移植瘤的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S组、空载质粒组的移植瘤质量高于基因重组IL-24组(P<0.01),PBS组、空载质粒组移植瘤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空载质粒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重组IL-24组(P<0.01),但PBS、空载质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4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李婧李莉王赞宏王朝霞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宫颈肿瘤HELA细胞
剖宫产瘢痕妊娠介入治疗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305例CSP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P患者行UAE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用R语言软件绘制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能力。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校准,并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法分析其临床效用。结果305例患者中88例(28.85%)接受介入治疗,217例(71.15%)未接受介入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囊直径(OR:1.062,95%CI:1.034~1.091,P=0.001)、腹痛(OR:0.179,95%CI:0.085~0.379,P=0.001)、残余肌层厚度<3 mm(OR:6.532,95%CI:3.271~13.043,P=0.001)是CSP患者行UAE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风险预测模型[h(t,X)=h0(t)exp(-1.718X_(1)+1.877X_(2)+0.061X_(3))],以列线图形式呈现。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总体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个危险因素预测,且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具较好拟合度。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8,表现出良好区分度。经Bootstrap法校正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DCA曲线评价该模型显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价值。结论基于有无腹痛、孕囊直径、残余肌层厚度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区分度,一致性良好。该模型临床效用性良好,可用于预测评估CSP患者是否存在UAE风险。
郭晓云韩敏王赞宏于冰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列线图
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重型颅脑损伤、轻中型颅脑损伤、其他部位创伤引起的死亡患者的脑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从而探讨CGRP在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中的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①实验组:选择2006—2011年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尸体解剖患者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1~63岁,中位年龄43.5岁。入选者符合以下条件:死后尸体解剖证实有原发或继发颅脑损伤,排除其他心脑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从受伤到死亡时间均在1周以内。
张辉白淘王赞宏
关键词:CGRP轻中型脑挫裂伤实验组脑组织损伤细胞内钙超载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连接区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连接区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透射电镜下观察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内膜-肌层连接区(8例)和对照组子宫内膜-肌层连接区(8例)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腺肌病组腺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密集,胞质内线粒体体积增大,功能活跃,未见细胞凋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正常带结构扭曲,胞质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空泡化;肥大细胞增多,胞质内充满大量电子密度高的颗粒,周围胶原纤维增多,与平滑肌细胞紧密相邻。结论子宫内膜-肌层连接区的结构改变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魏凌云李莉李风艳王赞宏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显微镜检查肥大细胞肌细胞平滑肌
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Ki-67 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和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中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分析Ki-67 mRNA和Caspase-3 mRNA在病例组、药物干预组、对照组(肌瘤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病例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腺上皮细胞均较对照组表达Ki-67 mRNA增强(P<0.05)。用米非司酮药物干预后Ki-67 mRNA表达下降。病例组增生期腺上皮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病例组分泌期腺上皮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米非司酮药物干预后,病例组增生期腺上皮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增强(P<0.05),而分泌期腺上皮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没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米非司酮可诱导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从而控制子宫腺肌病的发展。
韩妍李莉王赞宏李风艳侯红丽张亚琴
关键词:肿瘤标记米非司酮子宫腺肌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