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冬
- 作品数:106 被引量:70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面向实施管理的北京城市开发边界规划被引量:5
- 2019年
- 划定三条控制线是确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基准线,对发挥空间规划刚性管控与战略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相比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更多地体现出难以预期的发展理性和管制弹性,因此在制度设计和现实应用方面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北京市以全域空间管制和减量发展为基本理念,基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应用导向开展了“两线三区”规划,集中建设区突出简明导控,限制建设区立足包容生长,生态控制区强调法定规范。探索实践认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仅仅是厘清开发保护边界和府际权责边界的第一步,未来仍需以完善城乡公共政策体系为中心,深化相关工作,特别是要以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为参照,调整边界管控的目标,同时建立自下而上维护“三条控制线”的社会响应机制,以减轻政府公共治理的负担。
- 徐勤政石晓冬杨明何永甘霖宋建
- 关键词:公共政策
- 首都功能核心区在保护更新中发展被引量:2
- 2021年
- 政务保障、老城保护与民生改善是城市总体规划赋予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三大核心任务,核心区控规把突出政治中心服务保障和突出民生改善工作两条最重要的要求有机统筹起来,并充分把握北京老城保护更新的特点,构建起政务保障、老城保护与民生改善三位一体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发展格局。
- 石晓冬廖正昕廖正昕
- 关键词:核心区老城保护
- 存量空间视角下北京市创新空间增长机制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存量空间用地为视角,搭建"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生态创新环境,修齐短板,提升长板,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创新资本融入、创新空间供给、创新制度保障四大创新战略,培育多元共享的低成本创新空间,推动创新与金融空间互融互通,调整优化创新空间结构布局,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构建存量更新创新空间新机制。
- 陈军石晓冬王亮袁晓辉朱洁
- 超大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及应用——以北京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的以“风险”为核心的决策理论基础,辨析了国际前沿适应理论,总结了国际机构适应性规划框架,分析了主要国际大城市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案例,明确了适应性规划的五项重要内容。这五项内容包括: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风险与脆弱性评估、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适应性规划策略和适应性规划实施。提出了“预测-评估-规划-实施”的“四部曲”式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路线,构建了系统完整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在具体应用上,首先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域范围内气候风险区划及适应能力进行全面扫描,进而构建全方位、多险种的策略体系;然后进一步将视角从市域深入社区,并在社区尺度探索人与建成环境并重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方法;最后在首都核心区进行具体实践。基于以上探索性研究,提出北京在城乡规划体系中体现气候适应性的策略建议。
- 石晓冬黄晓春黄晓春高雅
- 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
- 新时代推动国土空间规划重构的实践探索——以北京为例被引量:25
- 2021年
- 全国首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正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历史期。城乡建设经历了几十年快速粗放扩张发展后,已到了向空间重构提质转变的关键期,既有规划编制实施方式面临深刻变革。北京新版总规以减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把握首都发展要义,坚持底线转型思维,大幅改革了原有规划管控范式,建构起有利于国土空间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重构型规划调控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重构型规划实施是要深化改革,北京将规划事权与行政事权对应,坚持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强化总规刚性传导与多规合一,将规划实施和行政管理联动起来,建立事前实施方案、事中监督问责、事后体检评估的全过程联动机制,推动规划、土地、投资、财税金融、公共管理、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改革,持续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 常青石晓冬杨浚
-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
- 地铁站点周边城市道路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探索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结合北京市黄庄站的地下空间开发实例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现行政策的相关建议及实施对策,希望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裘桦石晓冬
- 关键词:地下空间城市道路
- 北京中心城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城市功能布局及规划特点、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地下空间规划的布局原则、策略及步骤,最后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黄钟陈珺石晓冬
- 关键词:城市空间规划地下空间
- 潜在而丰富的城市空间资源——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论述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并指出其中面临的问题。
- 石晓冬
-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
-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构想被引量:9
- 2004年
- 考虑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 ,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的特点 ,考虑对其战略地位 ,城市综合防空、防灾能力的要求 ,和其发展对用地规模和容量提出的不断扩大的需求 。
- 石晓冬陈珺
-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防空防灾
- 基于粗糙集和GeoMo^(3D)的城市岩土参数重要性评估与可视化被引量:7
- 2005年
- 岩土参数是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岩土参数不同,其重要性也不同,并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依据粗糙集理论,提出利用不可分辨关系、属性集正域及知识依赖度判断岩土参数重要性的评估模型。结 合北京市CBD实例,研究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岩土参数重要性及其权重,得到与传统层次分 析法(AHP)相一致但更精细的重要性评估结果,并在GeoMo3D系统中进行建模、评估及可视化比较,验证粗糙集方 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 姜云吴立新车德福徐磊祝文君石晓冬
- 关键词:粗糙集地下空间数字城市岩土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