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引林
- 作品数:84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定点突变提高细胞色素P450 BM-3吲哚羟基化能力被引量:4
- 2013年
- 为进一步提高细胞色素P450BM-3(A74G/F87V/L188Q)对吲哚的羟基化能力,根据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突变酶E435T为基础,在168位点引入D168L突变,获得了吲哚羟基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突变酶D168L/E435T。突变酶对吲哚的Km为1.72 mol·L-1(父本2.09 mol·L-1),转化数(kcat)为28.15min-1(父本4.04min-1),表明D168L定点突变可以略微提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但主要的效应是促进了底物的转化速率,这两个效应的综合表现是使酶的催化效率(kcatKm-1)比父本酶提高了8.48倍。此外,产物中副产物靛玉红的比例也降低为1.2%(父本7.3%),这说明该突变酶催化吲哚的区域选择性上也更有利于靛蓝的生成。
- 张彭湃胡升黄俊梅乐和雷引林金志华姚善泾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定点突变羟基化吲哚靛蓝
- 一种1-氯-2-(二氯(苯)甲基)苯溶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氯-2-(二氯(苯)甲基)苯溶液的制备方法。针对制造2-氯三苯甲基醇固相合成树脂所需的重要前体—1-氯-2-(二氯(苯)甲基)苯,通过采用二氯乙烷作为反应溶剂,将邻氯二苯甲酮与摩尔过量的五氯化磷回流反...
- 雷引林罗云杰殷锦邓承毅
- 一种大孔共聚物扩张床吸附基质的制备
-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作单体,在致孔剂的存在下,通过悬浮聚合,将经过亲油化处理的钛白粉超细颗粒包埋其中,从而制得一种比重增大的扩张床吸附基质(pGE-TiO<,2>),孔结构分析表明具有大孔结构,初...
- 雷引林姚善泾朱自强钱建华刘坐镇邬行彦
-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钛白粉扩张床吸附基质分离纯化
- 一种换向器用加强环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向器用加强环的制造方法,采用酚醛树脂固化剂,代替现有加强环产品制造所普遍采用的酸酐类固化剂,因此与环氧树脂之间的固化反应能够更加完全,从而杜绝了换向器用加强环产品在高温下容易产生的“渗胶”缺陷,将产品的...
- 孙财法雷引林闫红强
- 细胞色素P450BM-3(V445A)变体酶及其编码基因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色素P450BM-3(V445A)变体酶及其编码基因和用途,该变体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它在细胞色素P450BM-3(F87V/A74G/L188Q)变体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突变...
- 梅乐和张澎湃胡升雷引林金志华胡桂香
- 一种高选择透过率异相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透过率异相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在离子交换树脂粉和粘结聚合物骨架之间增加了在水溶液中可适度溶胀的两亲性离子交换聚合物夹层,使粘结剂聚合物网络与离子交换树脂粉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因此可以基本消除...
- 雷引林罗云杰金燕莫剑雄唐飞宇
- 核壳型纤维素/不锈钢粉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纤维素/不锈钢粉复合微球及其制造方法。将超细不锈钢粉颗粒与工业纤维素黄原酸酯粘胶混匀,悬浮分散于油相之中,形成油包水型悬浮液,升温后固化成球,过滤得到微球。步骤如下:1)配制复合水相,将不锈钢粉和工...
- 林东强姚善泾缪志俊雷引林朱自强
- 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合金膜的研制与性能被引量:7
- 2014年
- 以聚偏氟乙烯为离子交换膜基体材料,将它溶解后再与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混合,随后热引发交联共聚,得到胶状物;再经过挤出、固化、造粒、干燥、粉碎等高分子物理加工处理,得到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粉末,磺化后制备出阳离子交换粉;采用类似于异相膜生产的热压成型方法,制得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合金膜。性能测试表明,膜面电阻为4.8Ω·cm2,阳离子选择透过率为96.2%,电渗析脱盐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国产异相膜,与国外均相膜接近。
- 谭渊清雷引林罗云杰高学理
- 关键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离子交换膜高分子合金
- 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季铵型阴离子交换合金膜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季铵型阴离子交换合金膜制备方法,先将聚偏氟乙烯溶解,再与苯乙烯、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的聚合单体溶液均匀混合,随后加热共聚,再经过挤出、固化、造粒、干燥、粉碎等步骤,得到聚苯乙烯/聚偏氟乙...
- 雷引林梅乐和罗云杰陈飞陈文澜
-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分离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被引量:1
- 2015年
-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区分于研究型院校,是直接面向企业提供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有更明确的实践性要求。本文主要针对该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以《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为例,提出新的教学设置改革构想。通过重新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并在三个尺度上进行讲解,将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 谌颉胡昇雷引林尚龙安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