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红

作品数:71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政治法律
  • 16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外交
  • 6篇政府
  • 4篇东盟合作
  • 4篇政治
  • 4篇农村
  • 4篇共同体
  • 3篇地区主义
  • 3篇丝绸之路
  • 3篇内政
  • 3篇周边外交
  • 3篇国内政治
  • 3篇海上丝绸之路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2篇东盟共同体
  • 2篇东盟国家
  • 2篇动因
  • 2篇新型能源
  • 2篇中国外交
  • 2篇人文交流

机构

  • 71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桂林旅游学院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1篇韦红
  • 4篇邢来顺
  • 3篇陈邦瑜
  • 2篇魏智
  • 2篇颜欣
  • 1篇谢伟民
  • 1篇窦永生
  • 1篇李颖
  • 1篇陈翔
  • 1篇陈森林
  • 1篇乔静
  • 1篇邢伟旌
  • 1篇王剑峰

传媒

  • 15篇社会主义研究
  • 7篇东南亚纵横
  • 6篇南洋问题研究
  • 5篇东南亚研究
  • 4篇当代亚太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印度洋经济体...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国际问题研究
  • 2篇太平洋学报
  • 2篇东南亚南亚研...
  • 2篇区域与全球发...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展望
  • 1篇社会科学家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对印尼的民间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9年
为改善美国形象,维护美国在印尼的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美国积极开展对印尼民间外交,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美国对印尼民间外交涉及政治、教育、文化、科技、宗教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美国对印尼民间外交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政府主导,各类民间团体积极参与和实施;二是坚持本土化导向和双向交流;三是受众广泛,精英与草根同时覆盖。美国对印尼民间外交在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受制于美国具体的对外政策。不过,它对于输出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好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促进与印尼的"民心相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韦红卫季
关键词:民间外交人文交流
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4
2006年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察了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一东盟关系的演变与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中美关系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美国因素在中国- 东盟关系中既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在现阶段,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将取决于这样几个方面: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东盟及东亚一体化进展如何、中国与东盟互信程度。
韦红
试论“印太时代”及中国的战略应对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印太"概念成为亚太政治经济领域的热门词汇,多国官员也频繁提及"印太"战略构想,催生了学术界对"印太时代"概念的热议。人类社会历经了"印—西太平洋时代"与"地中海时代"并存时期后,又经历过大西洋时代进入太平洋时代(亚太时代)。时代变迁和文明迁移的根本动力在于政治经济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按照这一规律,"印太时代"实现的一种途径是印度洋地区在政治、经济和地区影响力方面超越大东亚地区,成为未来国际社会互动的中心区域;另一途径则是大东亚地区与印度洋地区实现高度融合,传统的亚太地区延伸至印度洋区域,并实现整体崛起。鉴于印度洋地区经济的相对滞后和地区影响力的相对弱小,在较长时间内印度洋地区很难超越大东亚地区,所以实现"印太时代"必须依赖印度洋地区与大东亚地区的高度融合。为此,中国应加强与"印太"地区次区域国家的友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亚洲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促进"印太"地区的融合,推动"印太时代"的到来。
陈邦瑜韦红
中国-东盟合作与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的构建被引量:6
2017年
近年来南海地区海洋问题日益严峻,极大地影响着地区和谐。中国和东盟作为南海地区两个举足轻重的行为体,应成为构建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的主导力量。中国和东盟经贸相融,观念相似,提供公共产品意愿强烈,并建有多层次安全对话机制,共建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具备现实可行性。中国和东盟需在海上务实合作中增强相互理解与认知,夯实构建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的基础;完善海上合作机制和架构,扩大双方对海洋安全和海洋秩序的共同认知;统筹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海上合作关系,推进双边与多边海上务实合作;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提供具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的规范和准则。
韦红颜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共建地区和谐海洋秩序
2016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蕴含着和谐海洋秩序观,实践和谐海洋秩序观对于中国和东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和东盟海洋秩序观相同、发展战略契合、合作机制众多以及为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较强,这为双方共建地区和谐海洋秩序提供了可能。中国和东盟可以通过海上发展战略的对接,实现该地区的合作共赢,建立基于合作而非武力之上的和平秩序;利用现有的多边和双边机制,加强沟通、消除误解,扩大共同认知,真正将一种合作观念及行为规范植入本地区;搭建高级别、综合性的海洋安全和管理合作机制,探讨和推进和谐海洋秩序的建设;努力平衡包容性与排他性制度安排、海上自由与海上安全、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人类正义与国家正义四对关系,追求海洋利用的公平公正秩序。
韦红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社会资本评估及相关思考被引量:5
2009年
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以信任、规范为特征的社会资源,它能够被拥有者利用以实现自身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不断扩大,但仍有不足。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资本,中国应争取拥有更多的国际组织成员身份,加强与国际民间组织和大国的关系,争取创设国际机制的权力,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以此增加国际社会的期望和信任。
韦红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国际社会
中国崛起与东盟对外战略调整被引量:9
2004年
东盟国家认为中国的崛起既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 ,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威胁。为此 ,东盟对传统的大国平衡战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一方面提升中国在其中的地位 ,借重中国的力量重建地区内的战略平衡 ,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区域合作而不单纯依靠大国来平衡中国日益增大的影响。
韦红
关键词:经济合作
菲律宾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评析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菲律宾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由于城市化造成耕地流失、农业劳动力不足、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粮食安全日益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分析菲律宾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评估政府应对措施效果,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韦红窦永生
关键词:城市化粮食安全
“一带一路”建设视野下的中国地方外交被引量:9
2016年
伴随着全球地方化与地方国际化的深入演绎,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逐渐提升。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地方外交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外交属性契合地方外交特质,激活了地方外交的内在动力,中央政府的政策性放权助推了地方外交,沿线国家扩大合作的愿望成为地方外交的外在拉力。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地方外交面临多重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内生性外交治理能力不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困境、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国家间关系波动。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做好地方外交,应采取以下措施:地方政府应提高自身对外交往素养、做好中央与地方对外交往的协调、创新地方外交的工作机制及提高应对对象国国内政局变动的能力。
陈翔韦红
关键词:中国外交地方政府
环印度洋联盟的发展及中国的合作策略被引量:8
2018年
经过20多年发展,环印度洋联盟在成员构成上凸显出包容性与平等性,合作方式上展现出开放性与灵活性,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功能性合作。中国加强与环印联盟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参与环印联盟合作中,中国应贡献中国方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环印联盟合作领域的精准对接,与成员国展开差异性、灵活性合作,并为环印联盟的机制建设贡献力量。
韦红李次园
关键词:中国外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