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乾英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对接受放疗后出院的鼻咽癌患者进行Orem自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接受放疗后出院的鼻咽癌患者进行Orem自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后出院的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均进行常规随访。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Orem自理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张口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各项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出院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放疗后出院的鼻咽癌患者进行Orem自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其张口困难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 卢香宁何乾英唐忠敏陈英黄文英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
-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护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放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鼻咽癌首选的且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损伤正常组织,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为口腔黏膜炎。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伤[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不仅增加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影响疗效,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如何避免或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已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许多学者从其发生机制、防治方法、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近年来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防护进展综述如下。
- 何乾英
- 关键词:鼻咽癌口腔黏膜炎
- 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腔冲洗频率对鼻咽癌患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腔冲洗频率对鼻咽癌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放疗至40Gy时开始鼻腔冲洗,每天1次至放疗结束;B组自放疗开始即行鼻腔冲洗,每天1次至放疗结束后1年;C组自放疗开始每天1次鼻腔冲洗,放疗至40Gy时冲洗频率改为每天2次至放疗结束,再持续每天鼻腔冲洗1~2次至放疗结束后1年,分别于放疗至40Gy时、放疗结束后、放疗结束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RTOG放射性鼻咽黏膜反应诊断标准、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患者鼻腔冲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放疗至40Gy时,3组比较仅放射性鼻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时,VAS舒适度比较,A组与B、C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放射性鼻腔黏膜反应比较,B组与C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放疗结束后1年,B、C两组VAS舒适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应尽量于放疗开始时即持续鼻腔冲洗,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可适当增加鼻腔冲洗次数,放疗结束后坚持持续冲洗。
- 唐忠敏陈丽君赖小英覃学燕韩忠秀何乾英梁宇晨
- 关键词:鼻咽癌鼻腔冲洗
- 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分析留置PICC导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2013年1~12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327例患者中27例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并对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9例,占33.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例,占25.9%;导管堵塞4例,占14.8%;导管重度脱出3例,占11.1%;皮肤严重过敏2例,占7.4%;导管与连接器分离,导管完全进入血管内1例,占3.7%;机械性静脉炎1例,占3.7%。结论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 韩忠秀覃秀玉唐忠敏周小梅何乾英
- 关键词:PICC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 皮炎平联合Y形纱布敷料治疗PICC置管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皮炎平联合Y形纱布敷料治疗PICC置管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方法对我科行PICC置管导致局部皮肤过敏患者20例,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后予氯乙啶消毒皮肤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一遍待干,然后在皮疹部位均匀涂抹皮炎平软膏,并给予Y形纱布敷料固定。结果经皮炎平联合Y形纱布敷料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采用皮炎平联合Y形纱布敷料治疗PICC置管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良好,且导管固定牢靠,无脱管、进管现象。
- 韩忠秀唐忠敏周小梅何乾英覃学燕
- 关键词:皮炎平PICC置管皮肤过敏
- 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56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教学,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护生实习结束时由带教老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生进行考核,同时调查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职业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护生的职业胜任力。
- 何乾英卢香宁唐忠敏韩忠秀覃学燕赖小英
-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护生
-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的口腔护理干预被引量:1
- 2013年
- 对40例鼻咽癌病人调强适形放疗并同步放化疗期间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包括常规预防性护理、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结果无一例病人出现Ⅲ级、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均能顺利完成治疗。
- 何乾英
- 关键词: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护理
- PICC围置管期全程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围置管期全程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及辅助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82例,采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并进行置管前、中、后及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统计PIC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栓、导管相关感染、穿刺口渗液、导管阻塞、脱出等。结果:住院期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6.04%,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为1.10%,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20%,穿刺口渗液发生率为0.55%,无导管阻塞和脱出;治疗间歇期,无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肿瘤患者留置PICC的全程健康教育,不仅可满足患者的需求,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唐忠敏赖小英陈丽君覃学燕韩忠秀张小明何乾英覃秀玉周小梅廖婷
- 关键词:PICC鼻咽癌健康教育
- 鼻咽癌患者放疗副反应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人组条件的600例鼻咽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进行一系列护理。结果600例鼻咽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疗副反应,其中胃肠道反应占57%(342/600),骨髓抑制占12.5%(75/600),急性放射性腮腺炎占50%(300/600),放射性皮炎占20%(120/600),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占75%(450/600),鼻部并发症占65.17%(391/600),无开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病例。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有利于病情观察,可预防和减轻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放疗顺利完成。
- 何乾英唐忠敏韩忠秀张小明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副反应护理干预
- 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带教安全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观察应用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带教安全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2月30名护生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带教;2020年7月-2021年2月30名护生为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带教。结果 以护生为主导发生的风险事件(患者或家属投诉、违纪、护理缺陷及针刺伤)发生率观察组为23.33%低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护生对教师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增加老师和学生的风险防控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既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又能保证教与学的的安全,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 卢香宁何乾英
- 关键词:风险管理临床护理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