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科
  • 3篇急诊
  • 3篇急诊外科
  • 3篇创伤
  • 2篇休克
  • 2篇预后
  • 2篇伤患者
  • 1篇毒素血症
  • 1篇多发创伤
  • 1篇多发伤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学法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凝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周开国
  • 7篇付研
  • 3篇曹秋梅
  • 3篇李大鹏
  • 2篇李建忠
  • 2篇王磊
  • 1篇王大为
  • 1篇马炳辰
  • 1篇司晔巍
  • 1篇张庆余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1—2022年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学员20人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为观察组,2021年学员2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为对照组。结束轮转出科前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评分(CTDI-CV)。结果两组学员出科前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出科前心肺复苏术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出科时OSCE总评分及紧急情况判断及处置、沟通能力两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出科前CTDI-CV总评分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及认知成熟度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培训中,更有利于学员心肺复苏的掌握,培养其全面分析、独立判断、开拓思维、紧急处置等综合能力素质。
王磊曹秋梅王大为周开国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
院前使用血凝酶或氨甲环酸对颅脑损伤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院前使用血凝酶或氨甲环酸对颅脑损伤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住院部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血凝酶组和氨甲环酸组,各62例。血凝酶组院前使用血凝酶进行止血治疗;氨甲环酸组院前使用氨甲环酸进行止血治疗。结果:血凝酶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氨甲环酸组,治疗前,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凝酶组Hb水平较氨甲环酸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HCT、Fib、APTT、PT、PA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T、PA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Fib、AP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凝酶组HCT、PAR水平较氨甲环酸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Fib、AP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酶组再出血率、预后不良率为1.61%、22.58%,明显低于氨甲环酸的11.29%、40.32%,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院前使用氨甲环酸比较,血凝酶对颅脑损伤患者止血效果更满意,有利于更明显降低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状况,且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磊周开国李建忠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凝酶氨甲环酸止血预后
一个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领域——急诊外科
2012年
急诊医学是医学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专业的独立学科。急诊医学的发展状况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急诊科,但是各级医院急诊科的情况有诸多差异。有些医院的急诊科往往只是“急诊内科”,而急诊外科则常常被忽视,对创伤患者仅限于分诊和临时处理,造成“急诊不急,救而不治”的局面。这严重限制了急诊医学的发展和急诊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加强急诊外科的建设势在必行。
周开国付研
关键词:急诊外科医院急诊科急诊医学急诊内科创伤患者大家庭
不同院前干预救治模式对重症多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救治模式对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因严重创伤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患者相关资料[创伤严重度评分( injuryseverity score, ISS)≥25分]。以2010年1月1日为界,此后就诊于我院创伤患者采用的是本院急诊医师随车出诊的“急救型”急救模式分为研究组,而此日期以前是传统由120及999担任院前急救的急救模式则为对照组,采用创伤数据库记录创伤患者伤情、救治与结局信息,比较严重创伤救治效率和质量。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急诊处理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率、住院前病死率、远期(6个月)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等方面有所降低,分别为(78.23±21.57)minvs.(96.45±35.14)min,(23.55±12.46)dvs.(28.67±20.72)d,8.1%(18/222)vs.65.5%(114/174),13.3%(34/256)vs.21.6%(48/222),4.1%(9/222)vs.9.2%(16/174),8.1%(18/222)vs.18.4%(32/1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病死率方面,研究组也较对照组低,为8.1%(18/222)vs.12.6%(22/1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受伤到医院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医院急诊医师随车出诊的“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相对于常规采用的急救模式在提高多发严重创伤的救治成功率以及降低病死率方面有一定优势,是一种良好的备选急救模式。
周开国李建忠贾慧林马炳辰曹秋梅
关键词:重症创伤救治模式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
医用胶处理面部创口与传统缝合法效果的对比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头面部常见创口采用医用胶治疗与传统缝合效果的比较。方法:将头面部裂伤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经常规创口消毒后,观察组采用医用胶处理创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处理创口。记录医师处理创口所需时间,医疗费用,愈合时间,随访并统计创口愈合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减少了外科医师处理创口所需时间(P<0.01),并获得了更好的创口愈合评分与患者满意度(P<0.01),同时减轻患者负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711)。结论:采用医用胶能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急诊科医师工作强度,达到更好的创口美容效果。
贾慧林李大鹏周开国
关键词:医用胶
腹腔内压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内压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38例,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均〉7mmhg.根据IAP的大小分为3组,分别为A组(7~12mmHg)、B组(12~20mmHg)、C组(〉20mmHg),记录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比较各组最大APACHE Ⅱ评分、C-反应蛋白(C-response protein,CRP)、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早期手术干预与保守治疗的死亡率.结果:C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最大APACHE Ⅱ评分、CRP、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方面都大于A组,住院病死率,心血管功能不全发生率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期手术干预病死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为早期干预组病死数/总数(1/5),非手术组病死数/总数(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压力有助于判断SAP的预后,是SAP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建议当急性重症胰腺炎出现IAP〉20mmHg时可以考虑手术减压.
司晔巍周开国李大鹏曹秋梅
关键词:腹腔间隙综合征
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肠道不仅仅是一个消化吸收器官,还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免疫、内分泌和屏障功能的脏器。在创伤休克、严重感染、脑血管意外等应激情况下,胃肠道黏膜易受到攻击和损害,而发生屏障功能障碍,出现细菌移位以及内毒素血症,
周开国付研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胃肠道黏膜脑血管意外内毒素血症创伤休克细菌移位
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周开国付研
文献传递
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各种病理因素如肠黏膜损伤、萎缩或通透性增高等,都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主要机制有:机械屏障的机制,微生物以及免疫屏障的损伤及其他机制。而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包含血清学检测和...
周开国付研
关键词: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病机制血清学检测尿液检测
急诊外科?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
急诊外科特殊的工作性和配套设施未能满足,救治水平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清创缝合以及复位固定上,再者学科建设方向不明,职称晋升受限,学不到高深技术,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一直是急诊外科发展受限的因素。急诊医学全面发展是提高我国整体医学...
周开国付研
关键词:急诊外科学科建设急诊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