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强
- 作品数:47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岩质边坡的场地效应初步确定被引量:8
- 2018年
- 为有效减轻变电站等输电设施震害,保障输电工程的安全,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4个岩质边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岩性、地形、地质的地震动传播特性研究,初步确定了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边坡放大系数,并与《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QB 50011—2010)(以下简称规范)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对均质和非均质成层类型边坡,其放大系数大小基本排序为:上软岩下硬岩>软岩>中硬岩>上中硬岩下硬岩>硬岩;对于覆盖土层岩质边坡,不同厚度的土层对放大系数影响很大,与均质边坡完全不同;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放大系数与均质岩质边坡基本一致,只是前者大于后者,差值都在0.1之内,说明当软弱夹层的厚度比较小时,软弱夹层对放大系数的影响与坡高、坡度、岩性无关;不同的夹层厚度对边坡的放大系数影响基本上呈半正弦形式;通过分析傅里叶谱,发现高边坡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而低边坡却不明显;软岩的傅里叶幅值明显大于中硬岩和硬岩,而硬岩和中硬岩则基本相同,因此从频谱特性上也可以说明岩性不同,场地效应也不同,且坡高越大,这种区别就更加明显;在中低高度(80 m以下),傅里叶幅值几乎随坡度保持不变,且在此高度范围缓倾边坡的最大幅值基本相同,而对于高边坡,则会有所不同,坡度越陡,幅值越大,基本成线性增大趋势;对于非均质成层的边坡,坡高不同,傅里叶谱不相同,主频段也不相同;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傅里叶谱基本与相对应的均质边坡的傅里叶谱相同,无关坡高的影响,不同夹层厚度的傅里叶谱基本一致,说明夹层厚度对傅里叶谱的影响不大。与规范的放大系数相比,软岩类型均质边坡放大系数计算值基本与其相同,而对于中硬岩、硬岩和上中硬岩下硬岩等类型边坡放大系数计算值则都小于规范值,随着坡高及坡度的增加,计算值与规范值的差距则在�
- 周永强程永锋朱照清卢智成朱泽奇盛谦
- 关键词:频谱特性抗震设计规范岩质边坡
- 一种适用于循环荷载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循环荷载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次加载面理论和修正CWFS模型,求解弹塑性矩阵;建立适用于循环荷载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方程。本发明为准确描述岩石材料在循环荷载下的非线性力学行...
- 周永强盛谦付晓东冷先伦
- 文献传递
- 模拟风雨气候滑坡桩结构体系变形及破坏试验系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风雨气候滑坡桩结构体系变形及破坏试验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模型系统;风雨模拟系统;风雨模拟系统包括模拟控制器、风模拟机构和雨模拟机构,模拟控制器分别与风模拟机构、雨模拟机构连接,风模拟机构施加与风雨需求...
- 周永强盛谦付晓东张振平杜文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判断不同应变率荷载下岩石损伤相对大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判断不同应变率荷载下岩石损伤相对大小的方法,基于单轴应力应变曲线,获得动态荷载和静态荷载下的动态荷载峰值应力、动态荷载峰值应力对应的动态荷载应变、动态荷载弹性模量;建立动态荷载峰值应力与动态荷载应变的...
- 周永强盛谦付晓东
- 文献传递
- 一种修正的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被引量:18
- 2016年
- Drucker-Prager(以下简称D-P)屈服准则因其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经过多年的应用和研究,其缺点逐渐显现出来,如拉剪区偏大、不具有应力角效应等,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修正的D-P屈服准则。在拉剪区用圆球面和横截面的组合方式代替原来的圆锥面,从而不改变D-P屈服准则压剪区的形式,在考虑岩石实际的拉伸强度的同时,也满足该屈服准则经过单轴抗拉强度点的条件;为考虑岩石在三轴压缩和三轴拉伸状态下不同的强度特性,即应力角效应,引入了一种角隅模型;为保证屈服准则始终通过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点,建议了一种材料参数k值的取值方法。为验证屈服准则修正后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将修正屈服准则与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同时与Mohr-Coulomb(以下简称M-C)准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屈服准则可以很好地描述试验现象,且比M-C准则更接近真实结果。
- 周永强盛谦刘芳欣付晓东朱泽奇
- 关键词:DRUCKER-PRAGER准则真三轴试验
-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以云南香丽高速公路沿线的岩羊村滑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滑坡动力稳定性评价及失稳机制研究:进行了不同烈度地震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采用滑带弹性区体积占比的变化反映其失稳过程,结合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对滑坡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针对极限地震工况,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描述滑坡失稳过程;建立了同时考虑滑带弱化和硬化的滑坡尖点突变模型,揭示了滑坡失稳的触发机制。研究表明:滑坡在区域Ⅷ度地震烈度条件下基本保持稳定,在锁固段的"锁固作用"下滑坡仅发生局部破坏;滑坡发生整体失稳的临界峰值加速度为2.29 m/s^2,其失稳机制为在前缘牵引、后缘拉裂作用下,滑带塑性区贯通导致的整体失稳;地震作用下滑带前缘、中部、后缘并非同步破坏,表现为累积-触发效应;利用改进尖点突变模型推导了刚度效应失稳判据,揭示了滑坡整体稳定性与滑带介质的刚度及尺寸特性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岩羊村滑坡的防治与抗震设计提供了指导,并可为同类工程的动力稳定性评价与失稳机制分析所借鉴。
- 杜文杰盛谦付晓东付晓东汤华杜宇翔杜宇翔
- 关键词:滑坡地震动力稳定性尖点突变理论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边坡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边坡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方法,包括:采用倾斜摄影方法获得边坡地表模型;采用空间插值算法生成三维多层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地表地形等高线;采用空间插值算法重构地形面;利用重构的地形面网格替代多层D...
- 付晓东陈健盛谦周永强黄珏皓吴佳明
- 考虑残余强度和阈值影响的岩石弹性损伤统计模型被引量:7
- 2016年
- 基于统计学理论和损伤理论,考虑岩石的残余强度和损伤阈值影响,建立了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统计模型。以损伤模型为基础,利用岩石在低围压作用下应力应变的极值特性,导出了模型参数的统一求解方法。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和验证发现:以Drucker-Prager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计算岩石微元强度比以轴向应变函数计算岩石微元强度能更好地反映岩石的力学特性,说明了岩石的破坏进程与其应力状态密切相关;为考虑残余强度,引入损伤变量修正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求解该修正系数的新方法,从而使得模型得出的理论曲线能很好地接近试验数据;以屈服点的微元强度为损伤阈值点,避免了损伤系数在低荷载下不在[0,1]之间的情况。最后通过分析岩石损伤变量的变化过程,证明了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三轴受压状态下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
- 周永强盛谦冷先伦付晓东李龙飞
- 关键词:岩石力学WEIBULL分布修正系数阈值应力-应变关系
- 一种岩土结构耦联体系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结构耦联体系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输入岩土地层面的几何与地层属性参数、模型边界范围;设定工程结构体模型及其材料属性;建立岩土结构体系的三维几何模型;对岩土地层体与工程结构体进行面—面重叠处理;...
- 付晓东陈健盛谦吴佳明杜文杰周永强黄珏皓陈国良
- 一种岩石块体系统崩塌滑坡过程推演装置及试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块体系统崩塌滑坡过程推演装置,包括模型箱框架,框架内设置有坡面模拟倾斜板、U型堆积槽、岩石块体组件及观测装置,所述坡面模拟倾斜板、堆积槽之间相互铰接,所述坡面模拟倾斜板上部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岩...
- 付晓东盛谦杜文杰周永强黄珏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