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红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护理质量在管理活动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6年
- 刘冬梅曹晓红张伟平
- 关键词:护理管理研究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被引量:7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 ICU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结论 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 ICU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曹晓红马巍汤连志
-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护理措施
- 应用多层螺旋CT与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与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1例乳腺癌平扫、增强及重建图像。结果:71例乳腺癌均为肿快型,57例表现为不规则形,48例边缘见毛刺,8例皮肤改变,4例皮肤内陷,周围侵犯12例,32例见腋窝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及肺内转移。增强后肿快强化明显,CT值升高(18——83)HU;并行重建使肿块周边结构呈立体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原龙曹晓红汤连志杨永平茅亭
- 关键词:乳腺癌多层螺旋CT
- 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随访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肺炎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9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资料,观察其病变的形态、分布和伴随征象等。由2名医生独立观察完成。结果胸部CT表现:双侧磨玻璃影7例,单侧实变影1例,双侧磨玻璃影并实变影11例。双侧分布18例,单侧分布1例。胸膜下分布为11例,中央性分布为主2例,弥漫性分布为主4例,随机分布为2例。合并胸腔积液7例,其中双侧4例,单侧3例。合并细网状影6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 陈海军杨永平肖喜刚曹晓红原龙姜飙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肺炎磨玻璃实变
- 13例暴发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13例暴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效控制并发症,警惕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出现,防止术后感染,并予以对症护理。结果本组13例中,保守治疗8例,死亡3例;手术5例。结论对暴发性胰腺炎(FAP)患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科学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曹晓红
- 关键词:胰腺炎暴发性护理
- 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我科64排螺旋CT在脑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44例,由诊断医师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进行图像综合评价。结果 64例患者中,60例图像显示成功,脑动脉狭窄38例(伴脑梗死12例),脑动脉瘤14例(脑动脉狭窄伴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8例。与DSA相比,CT血管造影(CT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100%。结论 CTA与DS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普查、筛查上可以选用CTA成像技术。
- 沈剑辉曹晓红刘志鹏
- 关键词: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总结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108例患者中治愈89例,约占82.4%,发生并发症11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6例,多脏器衰竭死亡8例.结论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并存病多,既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对护理工作提出高要求;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并运用护理程序能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 曹晓红
- 关键词:胆管炎急症护理老年人
- 腰骶部曲度过大病人椎间盘的CT扫描方法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腰骶部曲度过大病人的脊椎病变在16排螺旋CT矢及任意角度的轴位状重建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腰骶椎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对98例腰骶椎病变部位行16排CT螺旋扫描(其中19例先行椎管造影),并进行矢状重建及轴位重建。结果:对腰、骶椎共98例病变部位行矢状重建,其中间盘病变59例,外伤所致的腰椎粉碎性骨折8例,压缩性骨折7例,转移瘤3例,骨结核3例,椎管囊肿1例,脊椎畸形2例,正常14例。螺旋扫描矢状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类似MR的图像,纵向显示脊椎的排列情况及椎管的整体形态,造影后的矢状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脊髓情况。任意角度的轴位图像重建,消除了机架角度对椎间盘扫描的限制。结论:16排螺旋CT矢状重建能提供类似MR的脊椎图像,对骶曲过大病人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石佳滨曹晓红杨佳滨杨永平茅亭
- 关键词:脊椎螺旋CT
- 老年病房的医院内肺炎(附50例)
- 1996年
- 修萍马巍曹晓红韩西嫱刘晓文赵喜德
- 关键词:医院内肺炎老年病房肺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脑血管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 1997年
- 孙红梅于丹梅曲颖波张林英柴秀华曹晓红王彦芳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脑血管疾病肝功能衰竭胃肠疾病消化道出血机体防御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