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军

作品数:96 被引量:866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1篇小麦
  • 22篇小麦品种
  • 20篇性状
  • 15篇基因
  • 12篇育种
  • 10篇谷蛋白
  • 10篇高产
  • 9篇蛋白亚基
  • 9篇亚基
  • 9篇粒重
  • 9篇谷蛋白亚基
  • 8篇选育
  • 8篇麦区
  • 8篇黄淮
  • 7篇籽粒
  • 7篇西农979
  • 7篇麦谷蛋白
  • 5篇等基因
  • 5篇等基因系
  • 5篇多抗

机构

  • 9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郑县农业技...
  • 2篇江苏徐淮地区...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职业...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淮安市农业科...

作者

  • 94篇李学军
  • 40篇王辉
  • 37篇冯毅
  • 36篇孙道杰
  • 34篇闵东红
  • 10篇高欣
  • 8篇王培
  • 8篇杨子博
  • 7篇曹莉
  • 6篇余静
  • 6篇冉从福
  • 6篇张玲丽
  • 6篇王中华
  • 6篇邵慧
  • 6篇吴青霞
  • 5篇杨林
  • 5篇王辉
  • 5篇李扬
  • 5篇李晓燕
  • 4篇李晓林

传媒

  • 28篇麦类作物学报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种子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研究
  • 1篇遗传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国种业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的高通量分子检测及组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TaCwi-A1、TaGW2-6A及TaSus2-2B基因是调控小麦粒重的基因,目前已发现TaCwi-A1基因存在TaCwi-A1a和TaCwi-A1b两种等位变异,TaGW2-6A存在启动子区Hap-6A-A和Hap-6A-G及编码区一个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TaSus2-2B存在SUS2-2B-H和SUS2-2B-L两种等位变异。为了探究小麦粒重基因的综合效应,为粒重基因的分子辅助聚合育种提供方法依据与优异材料,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技术分别检测了上述4个位点在262份小麦微核心种质材料中的变异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异及变异组合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的相关性,并对变异组合在我国十个麦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aCwi-A1a单倍型品种的千粒重显著高于TaCwi-A1b(P<0.05);Hap-6A-A单倍型与Hap-6A-G单倍型品种的粒长、粒宽及千粒重均无显著差异,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命名为TT单倍型)材料的粒宽和千粒重显著高于无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tt)材料(P<0.05);SUS2-2B-H单倍型品种的粒长和粒宽显著(P<0.05)高于SUS2-2B-L单倍型品种,千粒重极显著(P<0.01)高于SUS2-2B-L单倍型品种。对变异组合的分析表明,262份材料中仅出现了8种组合类型,变异组合与粒长及千粒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粒宽相关不显著,其中Ⅳ型组合(TaCwi-A1a/Hap-6A-G/tt/SUS2-2B-H)为最优组合,Ⅲ型组合(TaCwi-A1a/Hap-6A-G/TT/SUS2-2B-L)为最差组合。我国十个麦区中七个麦区Ⅲ型组合分布频率最高,仅青藏麦区Ⅳ型组合分布频率较高。
仝靖洋李少鹏刘胜杰张琳雪梁园园张哲聂小军李学军王中华高欣
关键词:小麦等位变异
广适性小麦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被引量:11
2002年
通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广适性小麦品种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广适性小麦品种应具有的两个重要性状指标 :对光照的敏感性—环境稳定性指标 ;
孙道杰王辉闵东红李学军冯毅
关键词:小麦性状指标光敏性结实率
鉴定或辅助鉴定具有不同千粒重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或辅助鉴定具有不同千粒重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对,由引物甲和引物乙组成;所述引物甲为如下a1)或a2):a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a2)将序列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
高欣梁园园王中华李学军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对2002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参试小麦品系的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DS-PAGE分析了参试品系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6个参试品系中,仅内乡188、郑农16达到强筋小麦标准;5+10亚基频率有所提高(53.8%),但具5+10亚基的品种间品质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在品质改良中仅靠转育5+10亚基是不够的,要注重亚基组合的选育,其中以1,7+8,5+10和1,7+9,5+10亚基组合对品质的贡献最大,以14+15,5+10亚基组合对品质的贡献最小。
李立群李学军王辉王成社
关键词:品质性状SDS-PAGE分析亚基组合小麦品系
小麦HMW-GS近等基因系不同出粉点面筋二级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给不同出粉点小麦专用粉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技术比较研究了小麦品种西农1330及其Glu-B1位点不同HMW-GS近等基因系(NIL)不同出粉点面筋的二级结构、空间微观结构的差异。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西农1330及其NIL皮磨粉面筋α-螺旋结构和β-转角结构的含量均低于心磨粉,而β-折叠结构的含量均高于心磨粉;同一出粉点面筋蛋白比较发现,含7+8亚基的西农1330NIL的皮磨粉面筋α-螺旋结构和β-转角结构的含量均低于西农1330(含7+9亚基),而β-折叠结构含量高于西农1330,心磨粉面筋二级结构含量则相反。面筋蛋白疏水特性分析表明,小麦皮磨粉面筋蛋白疏水程度均高于心磨粉;同一出粉点小麦面筋蛋白疏水特性分析表明,西农1330NIL的皮磨粉面筋疏水程度较西农1330高,而心磨粉面筋疏水程度较西农1330低。面筋中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分析发现,小麦皮磨粉面筋中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均高于心磨粉;同一出粉点比较,西农1330NIL的心、皮磨粉面筋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均高于西农1330。面筋空间微观结构比较发现,小麦皮磨粉面筋蛋白空间结构均匀,心磨粉面筋蛋白空间结构呈纤维状;同一出粉点西农1330及其NIL的面筋空间微观结构无明显差异。
余静李扬刘天红吕千李学军高欣
关键词:小麦
微量面粉乳酸溶剂保持率在小麦育种后代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面粉乳酸溶剂保持率(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 SRC)是小麦品质检测的重要方法,为阐明其在小麦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的遗传规律,以8个小麦杂交组合不同世代单株为材料,测定微量面粉乳酸溶剂保持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与后代的微量乳酸SRC值相关联,且后代单株微量乳酸SRC具有超亲优势;不同小麦杂交组合间微量乳酸SRC值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在8个杂交组合中同一株系微量乳酸SRC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由第三代向第四代传递不稳定且分离幅度大,而由第四代向第五、六代传递稳定,可见微量乳酸SRC值在系谱法后代处理中适合在第五代进行选择。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优质小麦品种选育中杂交组合的配制及后代品质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李学军王培张艳张国权
关键词:小麦后代选择
小麦粒重基因TaGW2-6A等位变异的组成分析及育种选择被引量:14
2015年
位于6A染色体的Ta GW2是控制小麦籽粒大小的关键基因,已发现其第8外显子有一个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其启动子区存在Hap-6A?A及Hap-6A?G等位变异。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和Hap-6A-P1/P2分子标记检测了316份小麦品种(系)的Ta GW2-6A基因在上述2个位点的等位变异,分析了其不同等位变异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的相关性,并以大面积推广的大粒品种周麦22为例,解析Ta GW2-6A基因优异等位变异在系谱选育中的遗传传递。共检测到61份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命名为977T基因型)和255份无T碱基插入的等位变异(977?基因型)材料;在977T基因型中,Hap-6A?A(TA)和Hap-6A?G(TG)单倍型材料分别为29份和32份,在977?基因型中,Hap-6A?A(?A)和Hap-6A?G(?G)单倍型材料分别为160份和95份。关联分析表明,977T基因型与977?基因型的粒长(P<0.05)、粒宽(P<0.001)和千粒重(P<0.001)均有显著差异,Hap-6A?A单倍型与Hap-6A?G单倍型的粒长(P<0.05)、粒宽(P<0.05)和千粒重(P<0.001)也有显著差异。Ta GW2-6A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等位变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小麦籽粒的大小,其中TA单倍型比TG、?A、?G单倍型更能增加小麦的粒宽和粒重,是优异的等位变异组合。周麦22为TA单倍型,系谱分析表明,该等位变异并非来源于亲本周8425B,而是来源于亲本辉县红,且TA单倍型能够稳定遗传,但是在常规育种选择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本研究筛选出的Ta GW2-6A优异等位变异TA单倍型材料及高通量分子检测方法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材料和方法依据。
寇程高欣李立群李扬王中华李学军
关键词:等位变异
小麦CO-like基因TaCO9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CO蛋白(CONSTANS)是光周期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为了从普通小麦中进一步挖掘COlike基因,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与大麦HvCO9基因同源的小麦TaCO9基因。结果表明,在冬性品种西农889中,初步克隆得到TaCO9基因的三个同源序列,分别命名为TaCO9-1、TaCO9-2、TaCO9-3。其cDNA序列全长均为870bp,开放阅读框为1 977bp,编码289个氨基酸,含有CO-like蛋白家族典型的CCT结构域,但不含B-box结构域;而在春性品种中发现TaCO9-1序列的第二外显子区域有6个碱基的插入,利用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将该序列定位于小麦的1A染色体,命名为TaCO9-1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CO9蛋白与水稻Ghd7及大麦HvCO9位于同一分支。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其CCT结构域的NF-YA2区域较为保守,而该区域与CCAAT box互作相关。本研究克隆得到的TaCO9基因可能是小麦CO-like基因家族的新成员,与大麦HvCO9基因的结构相似,可作为新的小麦光周期候选基因加以研究利用。
冉从福邵慧余静寇程李扬李立群李学军
关键词:小麦同源克隆染色体定位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宛麦1326
2022年
宛麦1326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09年以宛110160为母本、开麦21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其于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24。1特征特性,宛麦1326属于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9.7 d,平均成熟期比对照种郑麦113早熟0.6~0.8 d。幼苗直立,苗期叶色浅绿,长势较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数多。
杨辉杨辉王清华谢彦周谢彦周李学军
关键词:早熟品种成穗率系谱法选育分蘖力
小麦HMW-GS近等基因系的创建及亚基组合品质效应研究
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目前多集中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转化。本研究以遗传基础不同、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潜力大的西农2208、西农1718、西农1330三个高产品种(品系)为受体轮回亲本,以16个含有不同H...
李学军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近等基因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