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占君

作品数:59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教学
  • 8篇小鼠
  • 7篇肉苁蓉
  • 7篇肉苁蓉总苷
  • 7篇总苷
  • 7篇苁蓉
  • 7篇解剖学
  • 6篇再灌注
  • 6篇突触
  • 6篇缺血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人参
  • 6篇脑缺血
  • 6篇脑缺血再灌注
  • 6篇灌注
  • 5篇医学课程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突触可塑性
  • 5篇教育
  • 5篇课程

机构

  • 58篇包头医学院
  • 7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包头市第八医...
  • 1篇包头市人民检...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58篇杨占君
  • 23篇贾建新
  • 15篇闫旭升
  • 13篇蔡志平
  • 13篇霍东升
  • 11篇宋嵬
  • 11篇韩丽莎
  • 8篇方欣
  • 8篇潘桂兰
  • 7篇孙小荣
  • 6篇崔成立
  • 5篇石岩
  • 4篇任忠和
  • 4篇苏燕
  • 3篇方刚
  • 3篇李梁
  • 3篇吴丽娥
  • 2篇庞东卫
  • 2篇宋芳
  • 2篇李文婷

传媒

  • 31篇包头医学院学...
  • 6篇解剖学杂志
  • 4篇高校医学教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0
  • 1篇199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苁蓉总苷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CIRI模型。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状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各组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严重,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运动能力减退,脑梗死面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促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 sociated X,Bax)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表达增加(P<0.05),Bcl-2、Bcl-2/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p-Akt/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总苷能够促进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小脑梗死面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抑制Bax、CytC的表达(P<0.05),促进Bcl-2、Bcl-2/Bax、PI 3K、p-Akt、p-Akt/Akt的表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I模型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王璐张士滨吕雪杨占君贾建新吴丽娥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脑缺血再灌注肉苁蓉总苷神经系统
PBL与LBL教学模式在临床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PBL与LBL两种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医学本科生8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核成绩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在记忆型题目中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理解型题目、应用型题目得分和考试总分方面,实验组学生得分更高(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组学生之间在问卷的5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今后的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可以广泛推广PBL教学法。
方欣贾建新闫旭升宋嵬杨占君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运动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课堂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在运动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2014级临床本科4个班,随机分为LBL教学组(对照组)和PBL联合LBL教学组(观察组),每组各2个班,每班40人。在运动系统内容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阶段测评的方法评估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阶段测评包括客观试题和病例分析题。结果: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学生对PBL联合LBL教学法的满意度达87.3%,对照组学生对LBL教学法的满意度仅7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联合L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P<0.05)。阶段测评两组学生客观题的成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病例分析题的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PBL联合L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病例分析中,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霍东升蔡志平杨占君崔成立
关键词:解剖教学LBL教学法
5-(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罗丹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罗丹宁衍生物(rhodanine-1,RD-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后缺血2 h,再灌注24 h,以神经行为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数值评价RD-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D-1低、中、高剂量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比均显著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RD-1低、中、高剂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RD-1低、中、高剂量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RD-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进而具有的抗氧化作用有关。以及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对抗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刘自然霍东升贾建新杨占君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醋酸棉酚联合十一酸睾酮和去氧孕烯男用避孕药方案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醋酸棉酚(GA)联合去氧孕烯(DSG)、十一酸睾酮(TU)用药方案的急性毒性,为低剂量棉酚联合甾体激素作为男用避孕药的进一步研究积累毒理学资料。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24 h分2次给药。GA+H A组和GA+H B组大鼠分别喂服GA 1 200 mg/kg、DSG 0.15 mg/kg、TU 160 mg/kg和GA 800 mg/kg、DSG0.15 mg/kg、TU 160 mg/kg,其中1 200 mg/kg为GA最大给药剂量;对照组大鼠喂服1%甲基纤维素溶液(赋形剂);给药后连续14 d时处死大鼠,观察血液生化指标、重要脏器组织及病理学等变化。结果:GA+H A组大鼠死亡率为2.5%,死亡原因为肝、肺损伤,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GA+H B组大鼠未发现明显急性毒性损伤;各组大鼠体重增量与进食量相关,GA+H A组和GA+H B组存活大鼠的主要血液生化指标和重要脏器未见显著异常。结论:GA和甾体激素TU、DSG联合用药时,GA的剂量为1 200mg/kg时可产生较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GA的剂量为800 mg/kg时,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产生。认为剂量低于800 mg/kg的GA联合甾体激素用药对大鼠不会引起明显的急性毒性,低剂量(约为800 mg/kg的1/55)GA联合甾体激素男性避孕药的急性毒性安全可靠。
高静石岩王泽俊杨占君
关键词:醋酸棉酚男性避孕药急性毒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男性2型糖尿病血清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清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性腺激素水平及各项临床指标,分析血清睾酮水平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69例患者...
王国君杨占君杜群王国萍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临床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肺炎克雷伯菌806株为研究对象,应用VITEK-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或MIC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按CLSI2016版标准判断细菌敏感或耐药。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检出率34.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大多显著高于其非产ESBLs菌株(P<0.001)。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本地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敏感,应作为治疗产ESBLs菌株重度感染的首选药物,轻中度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高敏感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需加大剂量使用。应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测工作,对产ESBLs的细菌感染争取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延缓耐药的发展、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其扩散和爆发流行。
刘艳华杨占君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合理用药
香青兰总黄酮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DAT和VMAT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TFDM)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内多巴胺转运蛋白表达的效果。方法:C517BL/6J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PD动物模型,多种行为学实验方法评价动物运动功能;尼氏染色观测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检测表明,TFDM组显著增加小鼠的运动距离(P<0.05),显著增加小鼠的下落潜伏期(P<0.05),明显减少小鼠的爬杆时间(P<0.05);MPTP腹腔注射明显减少了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TFDM显著的提高了PD模型小鼠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RT-PCR结果显示,TFDM组的TH、VMAT2和DAT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TFDM组TH、VMAT2和DAT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TFDM可能通过上调VMAT2和DAT蛋白的表达,减少DA能神经元丢失,进而改善PD模型小鼠运动功能障碍。
莫超然周丽丽霍东升闫旭升贾建新杨占君
关键词:帕金森病香青兰总黄酮多巴胺转运蛋白
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大鼠海马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寡聚体CA1区注射联合去势大鼠脑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2寡聚体同时去势建立动物模型.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他胺组、睾酮组及氟他胺+睾酮组.采用H-E染色法检测海马锥体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脑内突触素的表达量.结果:锥体细胞数量和突触素表达量在睾酮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睾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睾酮组,氟他胺+睾酮组的锥体细胞数量和突触素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结论:睾酮可以通过雄激素受体途径增加锥体细胞的生存率,可以增加突触素在模型动物海马中的表达.
宋嵬白雨朦李晓宇闫旭升方欣杨占君贾建新
关键词:海马睾酮突触素
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对大鼠脑内突触后膜致密物-9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 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A1区分别注射Aβ1-42寡聚体10 μg联合去势,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样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睾酮组、氟他胺组、氟他胺+睾酮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尼氏染色计数各组正常锥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脑内突触后膜致密物-95(PSD-95)的表达量.结果:睾酮组细胞计数、PSD-95表达量较高,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但与其余3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氟他胺组、氟他胺+睾酮组、模型对照组中神经细胞数量与PSD-95表达量组间均无差异.结论:睾酮对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是通过增加细胞存活率与雄激素受体途径实现的.
宋嵬贾建新闫旭升方欣杨占君蔡志平崔成立
关键词:睾酮突触可塑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