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秀春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1篇免疫
  • 10篇肿瘤
  • 10篇病理
  • 9篇组织化学
  • 9篇临床病理
  • 9篇免疫组织
  • 9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腺癌
  • 5篇癌组织
  • 4篇乳腺
  • 4篇受体
  • 4篇细胞
  • 3篇原发性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临床病理意义
  • 3篇淋巴

机构

  • 20篇江苏省苏北人...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扬州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苏州市相城人...

作者

  • 23篇田秀春
  • 14篇顾学文
  • 12篇王翠梅
  • 12篇肖芹
  • 4篇刘丹
  • 4篇朱长仁
  • 4篇徐清
  • 3篇李百周
  • 2篇蒋记心
  • 2篇陈月香
  • 2篇范钦和
  • 1篇邱梁
  • 1篇苏悦
  • 1篇顾学文
  • 1篇顾建娟
  • 1篇马恒辉
  • 1篇石群立
  • 1篇周志毅
  • 1篇周航波
  • 1篇孙桂芳

传媒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1例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A)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原发性MCA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组织学形态、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测序结果。结果肿瘤剖开可见囊腔形成,切面半透明状、有光泽,灶区呈黏冻样;囊腔内衬胞质富含黏液的高柱状细胞,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性,囊腔内含丰富黏液。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E-cadherin弥漫阳性,TRPS1呈高表达,CK5/6呈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30%,ER、PR和HER2均阴性。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PIK3CA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10的碱基发生c.1633G>A变异,exon8的碱基发生c.1357G>A变异;TP53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7的碱基发生c.731G>A变异。患者随访30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乳腺原发性MCA临床罕见,大部分为三阴型乳腺癌,但预后良好;高通量NGS技术基因突变检测提示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与TP53抑癌基因突变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丹顾学文王媛媛田秀春王翠梅徐清汪成成肖芹
关键词:乳腺肿瘤黏液性囊腺癌PIK3CATP53
PTEN抑癌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16例胃癌组织,35例癌旁异型组织,56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阳性率为53.4 %(62/116),显著低于异型增生、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71.4 %(25/35)、100 %(56/56)(P<0.001)。在各组织学类型中,高中分化腺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72.7 %,32/44),显著高于印戒细胞癌(29.2 %,7/24),P<0.001。PT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胃癌进一步恶化的标志之一,可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顾学文陈月香田秀春崔飞朱长仁
关键词:胃肿瘤PTEN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性乳腺癌中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C-Met和RON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测定106例浸润性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Met和RON的表达。结果 C-Met、RON的阳性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有明显差异,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10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Met、RON的单独阳性表达及联合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106例浸润性乳腺癌中RON阳性表达与C-Met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 C-Met、RO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以更加有效地预测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
肖芹顾学文田秀春朱长仁王翠梅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C-METRON免疫组织化学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胥传海田秀春李百周虞梅宁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上皮样细胞肝肿瘤间叶性肿瘤
VEGF在不同类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类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36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强度。结果VEGF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VEGF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胎盘中主要由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子痫前期患者VEGF分泌减少,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这可能是引起局部胎盘绒毛及血管病变的原因。
苏悦顾建娟田秀春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子痫前期胎盘
睾丸实质内腺瘤样瘤一例
2012年
发生在睾丸实质内的腺瘤样瘤非常罕见,我们诊治1例,报道如下。
丁雪飞周广臣田秀春
关键词:腺瘤样瘤睾丸
结肠癌组织中MICA和ADAM10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MHC I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A,MICA)及ADAM1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结肠癌细胞表面MICA蛋白脱落机制的研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SP法检测有完整资料的90例结肠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MICA和ADAM10的表达差异。结果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C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8%和7.1%,ADAM10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2%和2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CA与ADAM10表达呈负相关性(r=-0.258,P<0.05)。结论 MICA的表达降低与AD-AM10的表达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及肿瘤的转移;且ADAM10在膜型MICA的脱落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丹田秀春肖芹王翠梅顾学文
关键词:结肠肿瘤ADAM1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在光镜下对DLBCL分型 ,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DL BCL的免疫表型特点 ,使用的抗体有CD2 0、CD79、CD10、CD45RO、CD30、CD6 8、CD43、CD5、bcl 2、EMA、CK、S 10 0等。结果 :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可将DLBCL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中心母细胞性 13例、免疫母细胞性 3例、浆母细胞性 1例、B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2例 ,大多叶核淋巴瘤 1例和富于组织细胞和 (或 )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3例。一般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 ,有 4例表达T相关标记CD43。结论 :DLBCL是具有异质性的一组淋巴瘤 ,具有较宽的细胞谱系 ,掌握其形态学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田秀春李百周徐天蓉
关键词:病理分析淋巴瘤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外阴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外阴原发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外阴原发性SFT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3岁和65岁。病变均位于左侧外阴靠近大阴唇。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增大包块,无痛或轻压痛,表面皮肤正常。肿瘤最大径3.5 cm和4.5 cm。低倍镜下,由交替分布的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瘤细胞呈席纹状、束状、无序状排列;细胞稀疏区间质内含有透明变性胶原纤维,间质血管丰富,可见厚壁扩张血管,但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不明显,未见坏死及核分裂象,灶区间质可见明显的黏液样变性。免疫组化:CD34、STAT6、CD99、bcl-2和vimentin(+)。2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外阴SF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发生间质黏液变性更为少见。患者预后较好,免疫组化CD34和STAT6(+),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刘丹王坚戴兆惠田秀春肖芹王翠梅顾学文
关键词:外阴肿瘤免疫组化
PAR-2及MVD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AR-2及MVD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原位癌组织、70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浸润癌组织中PAR-2及MV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P<0.01),二者在宫颈浸润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分级无关,PAR-2阳性表达组织中MVD明显高于阴性组织(P<0.01)。结论:PAR-2及MVD与宫颈癌的侵袭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孙桂芳韩素萍田秀春
关键词:宫颈癌蛋白酶激活受体-2微血管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