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尧邦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等离子体
  • 2篇瑞利散射
  • 2篇散射
  • 2篇气动
  • 2篇气动热
  • 2篇鞘层
  • 2篇滤波
  • 2篇目标飞行器
  • 2篇结构网格
  • 2篇径向基
  • 2篇混合网格
  • 2篇比例法
  • 2篇测温
  • 1篇等离子体参数
  • 1篇等离子体鞘层
  • 1篇阴极发射
  • 1篇温度
  • 1篇流场分析
  • 1篇滤波器
  • 1篇OH

机构

  • 6篇中国空气动力...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8篇郑尧邦
  • 3篇苏铁
  • 3篇陈力
  • 2篇马锦秀
  • 2篇李毅人
  • 2篇鲍伟义
  • 2篇邱波
  • 1篇李卫
  • 1篇陈爽
  • 1篇张文贵
  • 1篇王道泳
  • 1篇杨富荣
  • 1篇瞿涛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扩散流中上下游鞘层结构的实验研究
本文首先利用发射探针测量了处于等离子体扩散流场中平板和栅网两侧的鞘层结构,给出了平板和栅网分别朝向上游和下游时鞘的厚度和鞘边界电场。结果显示,对于平板,上下游鞘层结构呈现不对称性,下游的Child-Langmuir(CL...
郑尧邦
等离子体中热阴极发射情况下的鞘层结构问题
<正>热阴极发射常常用来产生稳态等离子体源以及用作发射探针诊断等离子体参数等,热发射电子要经过鞘层进入等离子体,但是等离子体中热阴极附近的鞘层结构问题没有完善的模型,以至于发射探针Ⅰ-Ⅴ曲线没有较好的理论模型,使得实验诊...
马锦秀王道泳李毅人瞿涛张文贵郑尧邦
关键词:等离子体参数等离子体阴极发射
适用于局部气动热伴随优化的结构网格变形方法、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局部气动热伴随优化的结构网格变形方法、装置,涉及流体力学计算领域,包括:对目标飞行器的待变形区域进行坐标变换,通过自由曲线变形方法得到包含变形壁面点的第一变形后区域;通过紧支径向基RBF插值法对第一...
邱波常伟吴德松刘深深沈斌贤郑尧邦
滤波瑞利散射测温技术研究
通过对流场瑞利散射信号的测量和分析,能够实现流场温度的非接触测量.本文通过引入碘分子滤波器,在有效抑制背景米散射的基础上,结合窄线宽脉冲激光器和ICCD相机,发展了一套分子滤波瑞利散射温度测量系统,在平面火焰炉上,针对甲...
郑尧邦陈力苏铁鲍伟义
关键词:滤波器流场分析
等离子体扩散流中金属平板上下游的鞘层结构
2012年
利用发射探针诊断了处于扩散等离子体流场中平板两侧的鞘层电势分布并给出鞘层厚度及边界电场。结合Child-Langmuir(CL)定律并利用一维流体模型,分析对比了鞘厚及边界电场。结果显示,上下游的鞘层呈现不对称结构,下游比上游厚,边界电场下游比上游弱,并且下游的预鞘还呈现类似虚阳极的结构。上下游CL鞘的厚度满足线性比例关系,比例系数约为1.2,且实验值与理论值非常接近。上下游CL鞘的边界电场与模型Te/(eλD)比较接近,上游Bohm鞘边界电场的实验结果与过渡区模型e/(3D/5i2/5)T e较符合,但下游Bohm鞘的边界电场与现有模型有较大差异。
郑尧邦马锦秀李毅人李卫
关键词:等离子体鞘层
适用于局部气动热伴随优化的结构网格变形方法、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局部气动热伴随优化的结构网格变形方法、装置,涉及流体力学计算领域,包括:对目标飞行器的待变形区域进行坐标变换,通过自由曲线变形方法得到包含变形壁面点的第一变形后区域;通过紧支径向基RBF插值法对第一...
邱波常伟吴德松刘深深沈斌贤郑尧邦
滤波瑞利散射测温技术研究
通过对流场瑞利散射信号的测量和分析,能够实现流场温度的非接触测量。本文通过引入碘分子滤波器,在有效抑制背景米散射的基础上,结合窄线宽脉冲激光器和ICCD相机,发展了一套分子滤波瑞利散射温度测量系统,在平面火焰炉上,针对甲...
郑尧邦陈力苏铁鲍伟义
关键词:瑞利散射温度
双色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瞬态燃烧场测温实验被引量:11
2014年
在复杂的燃烧流场等试验研究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被用于特定气体分子浓度分布、火焰构造和温度分布的测量。基于双色激光诱导荧光测温原理,设计了双激发PLIF系统,选取两条合适的OH自由基激励线,定量测量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二维瞬态温度场分布。实验中,通过对两个激光脉冲功率和激光轮廓分布监控以及双ICCD成像的空间位置校正,提高了测量的精细程度。给出了测量结果,并与稳态燃烧场火焰的热电偶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不确定度优于5%,这种二维瞬态测温技术能够满足超声速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苏铁陈爽杨富荣陈力郑尧邦
关键词:O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