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天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高乌甲素
  • 5篇膀胱
  • 4篇脊髓
  • 3篇肾上腺
  • 3篇FOS表达
  • 2篇医疗数据
  • 2篇伤害性
  • 2篇手术
  • 2篇中医
  • 2篇中医医疗
  • 2篇中医症状
  • 2篇细胞
  • 2篇麻醉
  • 2篇康复
  • 2篇疾病分析
  • 2篇疾病特征
  • 2篇教学
  • 2篇给药
  • 2篇FOS
  • 1篇带教

机构

  • 22篇潍坊医学院附...
  • 6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潍坊市第六人...

作者

  • 22篇于天英
  • 15篇张忠霞
  • 7篇黄科昌
  • 3篇高汉义
  • 2篇范志荣
  • 2篇何翠
  • 2篇高尔
  • 2篇于金玲
  • 2篇张成明
  • 1篇孙银贵
  • 1篇任占杰
  • 1篇王桂芝
  • 1篇孙莲美
  • 1篇孙雪丽
  • 1篇杨艇舰
  • 1篇张学玲
  • 1篇王德伟
  • 1篇孙丽娜
  • 1篇王秀莹
  • 1篇郭晓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山东省疼痛研...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乌甲素对甲醛溶液致痛大鼠脊髓神经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对甲醛溶液致痛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09在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实验室完成。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甲醛组、高乌甲素组,每组5只。对照组、单纯甲醛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高乌甲素组腹腔注射6mg/kg高乌甲素,2min后单纯甲醛组、高乌甲素组向大鼠右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甲醛溶液,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脊髓内c-fos基因表达。结果:1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单纯甲醛组、高乌甲素组注射甲醛溶液后出现缩腿、舔咬注射爪的疼痛反应,注射后马上开始持续约5min的急性早反应(第1期),经过5~10min的静息期,随后出现持续约40min的迟反应(第2期);高乌甲素组在第1期无疼痛反应;第2期时间短于单纯甲醛组[(73±7),(892±72)s,P<0.01]。单纯甲醛组注射处肿胀,直径达2.0~3.0cm,高乌甲素组直径0.5~1.0cm。对照组无异常行为表现。②单纯甲醛组、高乌甲素组见大量淡染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Ⅰ~Ⅱ层及Ⅴ~Ⅶ层。单纯甲醛组及高乌甲素组同侧脊髓腰膨大背角浅层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高乌甲素组同侧背角浅层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单纯甲醛组(P<0.01)。结论:高乌甲素处理能对疼痛引起的脊髓灰质背角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增多效应产生抑制作用;脊髓灰质背角Ⅰ~Ⅱ及Ⅴ~Ⅶ层可能是高乌甲素镇痛作用的靶位。
张成明王桂芝曹焕军孙丽娜于天英黄科昌
关键词:乌头碱脊髓高乌甲素甲醛溶液
高乌甲素对大鼠膀胱伤害性扩张刺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对扩张大鼠膀胱刺激引起反射反应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Wistar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0.9%生理盐水1 ml/kg(F0组)、高乌甲素1 mg/kg(F1组)和高乌甲素6 mg/kg(F2组)。各组药液容量相等。经尿道置入20号套管针,接自制的扩张装置并将针型电极插入腹外斜肌。通过Maclab生理记录仪测定并记录用各数据。以膀胱扩张刺激UBD(压力60mmHg,持续20s,间隔4 min)期间最大值与UBD前20s最大值之差除以UBD前20s最大值作为反射反应量。用药前5次的均数作为基值,用药后的反应值与之比较观察不同处理的效应。结果各组大鼠用药之前的BP和EMG对UBD的反应基值无统计学差异。与F0组和F1组相比,高乌甲素6 mg/kg腹腔注射后28 min内,BP的反应值明显降低(P<0.01)。而F1组各时间点与盐水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高乌甲素6 mg/kg腹腔注射后40 min内,EMG的变化反应值均明显低于F0组和F1组(P<0.01)。F0组和F1组与基值比较反应变化率呈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乌甲素(6 mg/kg)腹腔给药可显著抑制大鼠UBD引起的BP和EMG的反应。提示高乌甲素全身用药对膀胱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于天英张忠霞孙银贵黄科昌范志荣
关键词:高乌甲素膀胱
高乌甲素对大鼠膀胱福尔马林刺激诱发的脊髓及肾上腺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乌甲素对福尔马林刺激大鼠膀胱诱发的脊髓和肾上腺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甲醛刺激膀胱模型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ISO组脊髓及肾上腺均未见明显Fos表达。其余三组脊髓背角内均出...
于天英黄科昌张忠霞高尔
关键词:高乌甲素肾上腺脊髓FOS表达
文献传递
硬膜外镇痛对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围术期处理相同的6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静脉组用布托菲诺静注自控镇痛,硬膜外组用罗哌卡因+吗啡腰段硬膜外注射自控镇痛;测定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排气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与静脉组比较,硬膜外组术后第1~4天休息时、术后第1~2天咳嗽及行走时的VAS明显降低,术后排气时间、口服半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段硬膜外镇痛用于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促进其肠功能恢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于天英何翠范志荣
关键词:子宫全切手术腹腔镜硬膜外镇痛胃肠动力
一种可调式防漏气喉罩
本发明涉及喉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防漏气喉罩,包括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和防漏气机构的外侧套放有套环,所述防漏气机构的首端固定有充气调节机构。该可调式防漏气喉罩装置,膨胀通道内部分为三个区域,第一通孔能够同时...
于天英张忠霞
刺络拔罐配三黄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三黄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予患处刺络放血后拔罐及三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及肌注干扰素等对症治疗。对2组疼痛、睡眠、皮损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组痊愈率、进步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皮损、睡眠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疼痛、皮损、睡眠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三黄散外敷可有效治愈带状疱疹,疗效良好。
张忠霞于天英高汉义
关键词:带状疱疹拔罐疗法刺络拔罐外治法三黄散
一种中医辅助分析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辅助分析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医疗数据并进行症状提取,获得历史症状数据;对历史症状数据构建中医症状分类模型;获取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获取患者当前生...
张忠霞于天英
一种中医辅助分析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辅助分析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医疗数据并进行症状提取,获得历史症状数据;对历史症状数据构建中医症状分类模型;获取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获取患者当前生...
张忠霞于天英
控制性降压和血液稀释联合应用对大脑中动脉流速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和血液稀释联合应用对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神经外科患者30例,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后随机均分两组,用130/0.4羟乙基淀粉进行急性等量血液稀释至红细胞压积A组为32%,B组为24%。术中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55mmHg80min。测量血液稀释前后、控制性降压后80min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60min的Vmca及血气分析。结果:血液稀释后(T1)VmcaA组(+126%)、B组(+158%)均较血液稀释前(T0)显著增加;与血液稀释前(T0)比,B组控制性降压后80min(T2)(+132%)控制性降压结束后60min(T3)(+138%)Vmca均显著增加。A组VmcaT2、T3时较T1时明显增加(P<0.05),T1时B组较组A明显增加(P<0.05),但T2或T3点两组Vmca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T1时搏动指数明显增加(P<0.05),但T2时较T1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中等血液稀释红细胞压积(24%)时硝普钠并不减少大脑中动脉流速。
于天英孙莲美郭晓孙雪丽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经颅多普勒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禁食、胃肠道减压、营养支持及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26例患者痊愈、5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9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天数、住院时间为(2.1±1.0)、(7.9±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1.8)、(14.0±4.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缓解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忠霞于天英高汉义张学玲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炎性肠梗阻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