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湘
- 作品数:70 被引量:314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 生物降解材料甲壳胺安全性评价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1997年
- 对由虾壳材料中提纯合成的甲壳胺进行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证明甲壳胺材料具备无毒性、无刺激性、无热源反应、不溶血、无过敏反应,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安全可靠的体内植入性材料。
- 徐斌张建湘张建湘王家骥魏凌珍蔡克勤王家骥王焕庭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材料甲壳胺安全性
- 退变腰椎Modic改变及分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被引量:5
- 2012年
- 背景:大量文献报道了炎性细胞因子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发现这些退变的腰椎终板及终板下区域椎体在MRI上出现信号的改变。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异常信号改变关系。方法:实验组椎间盘终板标本取自因腰椎退变行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共20例;ModicⅠ型、Ⅱ型各10例。对照组椎间盘终板标本取自因腰椎外伤行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共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椎间盘终板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α在ModicⅠ型终板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Ⅱ型(P<0.05),实验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可能在腰椎间盘终板退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不同Modic分型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存在差异。
- 姜世峰申才良董福龙张建湘李勇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Α核磁共振成像
- 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单一后路手术进行减压、复位并行椎体前-中柱支撑重建。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来评判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通过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患者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以此来评估骨折复位及脊柱前-中柱的重建及维持情况。结果术中无重要血管以及医源性神经损害发生,亦无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合并腰背部皮肤挫伤的患者并发切口浅表感染,经扩创换药后愈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除了6例A级的无恢复外,其他患者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高度分别为33.6、57.9、56.2、54.8 mm;后凸Cobb角分别为20.1°、4.3°、4.6°、5.1°。患者术后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和维持椎体间的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董福龙宋旆文葛鹏章仁杰申才良杨庆国张建湘江曙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前列腺素E2在闭合性单纯性长骨干骨折患者急性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2年
- 背景:前列腺素E2含量增多可直接引起疼痛或增加神经根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使神经根痛阈下降引起疼痛。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在急性骨折导致的急性疼痛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单纯急性闭合性长骨干骨折所致急性疼痛症状住院患者,采取静脉滴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类镇痛药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测定血浆中前列腺素水平。结果与结论:患者用药前30min及用药后6h血浆前列腺素E2浓度和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高于用药后2h(P<0.05)。证实,前列腺素E2与闭合性单纯性长骨干骨折患者急性疼痛密切相关,采用镇痛药物抑制前列腺素E2浓度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 丁洋洋丁呈彪张建湘汤建彭磊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前列腺素E2
-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22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自1934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确认为引起腰腿痛的重要病因后,具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病例,几乎都诊断为椎间盘突出。但在手术中,有些椎间盘突出并不明显,主要是椎管侧隐窝狭窄引起,如不注意。
- 周健张建湘
- 关键词:椎管狭窄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5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5例中L3/43例、L4/59例、L5/S1 3例,极外侧突出的腰椎间盘累及上一节段腰神经根...
- 杨庆国申才良卜海富华兴一张建湘江曙
-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
- 文献传递
- 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05-2016-12的46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TLICS评分平均6.3分(5-8分),LCS评分平均7.7分(7-9分),合并脊髓神经功能障碍40例。所有患者实施一期后路减压复位以及前中柱重建(TLIF或PLIF技术)。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患者后凸Cobb角、椎间高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采用Frankel分级。结果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除了6例A级的无恢复外,其他患者均较术前有改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分别为20.2°、2.1°、2.4°和2.5°;椎间高度分别为32.9、57.8、56.4、55.1 mm;患者术后1周的后凸Cobb角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及椎间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矫正后凸和维持椎体间的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李伟杨庆国张银顺申才良张建湘
-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椎间融合
- 骨密度测定和血清参数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报告了210例35岁以上妇女骨密度和血清参数的测定结果,发现骨质疏松时骨密度明显降低,血清参数中FSH、LH、BGP和AKP水平升高,E2和CT水平降低。这些变化和绝经年限有关。血清参数与骨密度的关系表现为:FSH、LH和AKP与BMD呈负相关关系,E2则呈正相关关系,BGP和CT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MD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血清参数有着参考价值p<0.01,*P<0.05;与A、B组相比*P<0.01骨密度与血清参数相关关系见表3:血清FSH、LH和AKP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E2则呈正相关关系(P<0.001)。BGP和CT与骨密度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表3骨密度与血清参数相关关系3讨论骨质疏松主要是因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所引起单位体积骨量的减少。通常,当骨矿物质丢失达30%~50%以上时,才能显示于普通X线照片上。因此,单纯的X线检查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3]。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光子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得以广泛应用。无论是单吸收仪(SPA)、双光子吸收仪(DPA),还是双能X线吸收仪(DEXA),都更能较为准确地测定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用光子吸收仪测定?
- 汤健张建湘左祥生叶冬青徐建华王长江杨明功范培勤王世友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BMDFSH绝经年限AKP
- 改良单开门加肌蒂移植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试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改良单开门加肌蒂移植方法在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家犬随机分为3组,A组每只家犬上行改良颈/腰椎单开门加肌蒂移植术;B组每只家犬上行改良颈/腰椎单开门术;C组每只家犬上行颈/腰椎板切除术。术后4周、8周、12周取A、B、C组中各2只家犬,获得四组改良颈/腰椎单开门加肌蒂移植模型,四组改良颈/腰椎单开门模型和四组颈/腰椎椎板切除模型,分别进行肉眼瘢痕粘连度评级、光镜检查,观察各组硬膜外瘢痕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单开门加肌蒂移植术后硬膜外无瘢痕生长迹象;改良单开门模型有部分瘢痕生长;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有明显瘢痕生长。结论改良单开门加肌蒂移植手术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中有预防作用。
- 房传武孔晓春张建湘任启光
- 关键词:改良单开门肌蒂瘢痕粘连
- 颈椎弓根毗邻神经解剖结构观察及置钉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由于颈椎弓根螺钉独特的三维稳定性和高风险性,临床工作需要更完善的解剖学研究。目的:测量颈椎弓根和毗邻结构之间的量化关系值,为在颈椎弓根内安全置钉提供帮助,以减少并发症。方法:在15具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尸体上,去除颈椎棘突,椎板,相关韧带及侧块,上、下关节突,暴露出颈椎弓根的狭窄部及毗邻的神经组织。直接测量椎弓根内壁与硬膜囊的距离(PDSD)、椎弓根狭窄部内壁间的距离(IPD)以及该节段硬膜囊横径(DSW)。结果:15具标本中,PDSD:0~6.2mm,IPD:21.0~25.4mm,DSW:13.5~18.3mm。男女之间有差异。并图示了硬膜外静脉丛与椎弓根的关系。结论:大多数情况下,颈椎弓根与毗邻的神经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向颈椎弓根的内、上方置入椎弓根螺钉是相对安全的。
- 郭晓东张建湘
- 关键词:颈椎弓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