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式暖

作品数:56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肿瘤
  • 12篇病理
  • 11篇细胞
  • 10篇蛋白
  • 9篇心肌
  • 9篇乳腺
  • 9篇组织化学
  • 8篇腺癌
  • 8篇免疫
  • 7篇基因
  • 6篇乳腺癌
  • 6篇缺氧
  • 6篇淋巴
  • 5篇食管
  • 5篇子宫
  • 5篇病理学
  • 4篇凋亡
  • 4篇心肌保护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机构

  • 49篇潍坊医学院
  • 16篇潍坊医学院附...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市坊子区...

作者

  • 56篇张式暖
  • 18篇王亚利
  • 11篇王艳华
  • 10篇郭爱华
  • 8篇牛娜
  • 7篇李文通
  • 7篇吴洪娟
  • 7篇张杰
  • 7篇孙永红
  • 6篇魏志新
  • 5篇张绪美
  • 5篇张伟栋
  • 4篇吕世军
  • 4篇周风华
  • 4篇姜红心
  • 3篇马传香
  • 3篇马洪美
  • 3篇王美红
  • 3篇蔡晓珊
  • 3篇郑洁

传媒

  • 20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眼科研究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与矫正术后酶组织化学定量及病理形态观察
1995年
60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横纹肌纤维内的琥珀酸脱氢酶、ATP酶染色(pH分别为4.6、9.4)。矫治前组与对照组酶定量比较P<0.01,对照组与矫治后组酶定量比较P>0.05。说明矫治术后肌纤维酶的活性及含量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其横纹肌萎缩以Ⅱ型肌纤维为主,部分I型肌纤维肥大,具有神经再支配现象。
张式暖王艳华郭爱华王亚利张伟栋吴洪娟董玮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酶组织化学矫正术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Wn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SFRP1和Wnt-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的阳性表达率为2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92.5%(χ2=43.81),Wnt-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7.5%(χ2=29.9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SF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Wnt-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它们有望成为辅助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并可能为食管鳞癌的生物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马传香王美红张式暖刘慧荣
关键词:食管肿瘤SFRP1WNT-1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阑尾类癌1例
2006年
牛娜张式暖张杰
关键词:肿瘤阑尾病例报告
Snail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移植瘤对多柔比星的耐药及其机制
2011年
目的:探讨Snail在乳腺癌MCF-7细胞移植瘤对多柔比星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Sn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nail,转染至MCF-7细胞,筛选稳定表达Snail的MCF-7/Snail细胞,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MCF-7细胞(MCF-7/pcDNA)为对照。构建小鼠MCF-7/Snail及MCF-7/pcDNA细胞移植瘤模型,注射多柔比星,观测移植瘤生长,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nail、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1,MDR-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Snail表达载体,转染MCF-7细胞后获得MCF-7/Snail和MCF-7/pcDNA细胞,并制备小鼠移植瘤。多柔比星治疗后,MCF-7/Snail细胞移植瘤的瘤重明显高于MCF-7/pcDNA细胞移植瘤[(1.413±0.674)g vs(1.257±0.576)g,P<0.05],多柔比星对MCF-7/Snail移植瘤抑瘤率明显低于MCF-7/pcDNA移植瘤(18.42%vs30.18%,P<0.05),MCF-7/Snail细胞移植瘤的组织中Snail、MDR-1、MMP-9的表达均显著高于MCF-7/pcDNA移植瘤(408.08±20.39vs67.67±16.56,363.50±26.56vs55.08±12.23,396.25±16.03vs56.92±7.35;均P<0.01),且Snail与MDR-1和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1=0.89,P<0.01;r2=0.81,P<0.01)。结论:Snail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移植瘤对多柔比星的耐药,其机制与增强MDR-1和MM9-9表达有关。
王琳李洪利赵修世赵云赵一诺李文通张式暖
关键词:多柔比星SNAILMDR-1MMP-9
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保护研究
王亚利张式暖王永芹张秀梅吕爱敏
该课题是潍坊市科技局2000年立项并资助项目,主要研究目的:对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保护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进行了观察。基础研究:制备小鼠新鲜心肌标本进行了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ATP酶组织化学及心肌纤维...
关键词:
关键词:缺氧性心肌损伤
先天性有尾新生儿1例
1990年
患儿,男性,妊41周,臀位,剖宫产娩出。查体:男性,出生体重3500g,生后Apgar 评分7分,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2cm 质软,双足内翻,骶尾部有长2cm,直径0.5cm 小尾,生后被家长遗弃死亡。病理检验,发育营养一般,体重3600g。
张式暖姜红心王亚利王化珍
关键词:足内翻病理检验臀位皮肤附件遗传病史距骨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干预治疗的研究
王亚利张式暖马洪美刘薇马传香
目的:探讨心肌炎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例在住院后取空腹防凝血5ml,分别送检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凋亡及心肌酶谱。治疗3周后复查淋巴细胞凋亡、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肌酶普。另外选择正常健康查体儿童1...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干预治疗
老年人原发十二指肠印戒细胞癌1例
2007年
张绪美徐政秀魏志新张式暖
关键词:肿瘤十二指肠病例报告
葛根素对慢性缺氧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缺氧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慢性缺氧模型30只,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缺氧组各15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2周后处死小鼠,取新鲜心肌标本,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酶(ATP)、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光镜、电镜下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的比较观察。结果缺氧组SDH、ATP降低,LDH升高,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丝排列紊乱,与对照组及葛根素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葛根素治疗组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缺氧可以导致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缺氧导致心肌损伤后心肌酶改变比超微结构改变更敏感;葛根素具有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刘薇王亚利张式暖王晓云李可亮
关键词:葛根素缺氧心肌损伤心肌保护
胆管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7
1996年
用犬建立动物模型,对比观察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传统T管法光镜及电镜下的胆管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方法。30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也证明,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建议对具备适应证的患者均应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李茂竹解国琦张式暖杜福田李世平马琴
关键词:动物试验适应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