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福
- 作品数:196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微乳化生物质燃油的摩擦学特性
- 采用自制HLB5.9的SP乳化剂,将生物质燃油分散在柴油中,制备了微乳化生物质燃油。研究了微乳化生物质燃油的基本理化性能及其摩擦磨损性能。通过SEM、EDS测试了高频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后磨痕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与含量,借助表...
- 徐玉福王琼杰胡献国朱锡锋
- 关键词:乳化技术摩擦磨损性能润滑机理
- 发动机炭烟微粒对机油润滑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研究发动机炭烟微粒对发动机油的润滑特性影响,文章采用炭黑替代发动机炭烟微粒,分别添加在32#机械油和CD15W-40柴油机油中。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炭黑添加量对油品抗磨减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的团聚影响润滑油的黏度,使摩擦系数升高,并充当第三体磨粒磨损的角色。同时,由于炭黑和抗磨剂极性分子的竞争吸附,影响了CD15W-40机油的抗磨性。随着炭黑添加量增加,32#机械油的钢球磨斑直径有减小的趋势,而CD 15W-40油的钢球磨斑直径有增大的趋势;随着炭黑添加量增加,32#机械油的钢球摩擦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而CD 15W-40油的钢球摩擦系数有减小的趋势。通过扫描电镜可推测炭黑阻碍了边界膜的形成。
- 方凌胡恩柱徐玉福魏小洋胡献国
- 关键词:机油
- 一种多功能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磨损试验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磨损试验机,主要包括加载系统、润滑装置、摩擦力测量装置、温度测控装置,其中通过更改砝码盘上砝码的数量来改变加载力进行加载,支架上的油杯通过油管直接实现对缸套的润滑,通过压簧将夹具...
- 徐玉福郑权尤涛曾豪胡献国
- 蒸馏法预处理含盐苯胺模拟废液的实验研究
- 2013年
- 废液中含有大量盐分会不利于废液的焚烧,焚烧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十分必要。文章通过蒸馏法研究了含盐苯胺模拟废液的焚烧前预处理过程。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和有机物析出率与氯化钠的初始质量浓度有关,当氯化钠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g/L时COD的去除率最高;有机物析出率随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达到40g/L后,有机物的析出率大约保持在48%不再变化;蒸馏过程中钠离子的去除率稳定在98%左右;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是以氯化钠的形式析出,而是以各自离子形态析出。
- 金鑫汪向阳陈金思徐玉福胡献国
- 关键词:苯胺焚烧预处理蒸馏
- 黑磷纳米片共沉积防腐减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磷纳米片共沉积防腐减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是将铁基金属材料经过活化,然后将黑磷纳米片超声分散在涂层溶液中,在温度85‑90℃下将活化后的铁基金属材料反应70‑90min,将黑磷纳米片原位共沉积到复合涂层中...
- 徐玉福吴昊罗志恒姚路路田明
- 发动机喷嘴空化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在综述国内外研究发动机喷嘴的空化成因的基础上,系统报道了空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以及研究空化的方法。提出了空化研究的数值模拟应考虑发动机实际工况时高温的影响,强调应该加强喷嘴的气蚀磨损和空化程度的最优化技术研究。同时,应该强化研究代用燃料的空化机理、影响特性和气蚀磨损机理,为发动机可代用清洁燃料的应用打下基础。
- 沃恒洲姚智华张亚芳徐玉福徐天玉胡献国
- 关键词:发动机喷嘴空化气蚀磨损
- 化学沉淀法回收化学镀镍废水中镍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采用化学沉淀法从化学镀镍废水中回收镍,通过实验优化了NaOH处理含镍废水的工艺参数,并对沉渣镍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2O230 mL/L,NaOH 15.67 g/L,絮凝剂聚丙烯酰胺4g/L。用硫酸处理沉淀物后镍的回收率可达97.25%。
- 施银燕徐玉福胡献国
- 关键词:化学镀镍废水化学沉淀镍回收
- 钛合金加工温敏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加工温敏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润滑剂由94‑99wt%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球以及1‑6wt%氧化石墨烯以独特微结构组成,其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球均匀粘附在氧化石墨烯片表面,微球尺寸50‑300...
- 徐玉福付康刘凯宋汝鸿张珂宇
- 以生物油为基础油的环保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生物油为基础油的环保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清净分散剂0.4-3.2%,抗氧化剂1.2-2.8%,润滑改进剂1-3.6%,协同润滑剂0.6-3.6%,降解催化剂0.05-0.5%...
- 徐玉福彭玉斌郑晓静胡献国张斌
- 具有温度及磁场双重响应的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及磁场双重响应的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响应部分由麦芽糖丙烯酰胺希夫碱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共聚体构成,磁场响应部分由在微凝胶内部原位合成的粒径小于20nm的Fe<Sub>3</Su...
- 徐玉福刘志超吴道义胡献国姚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