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馥

作品数:48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内镜
  • 11篇食管
  • 11篇黏膜
  • 10篇十二指肠
  • 9篇护理
  • 8篇黏膜下
  • 8篇膜下
  • 7篇胆管
  • 7篇手术
  • 7篇切开
  • 7篇消化道
  • 7篇结石
  • 7篇化道
  • 6篇球囊
  • 6篇球囊扩张
  • 6篇曲张
  • 6篇内镜黏膜
  • 6篇内镜黏膜下
  • 6篇静脉
  • 6篇静脉曲张

机构

  • 46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8篇徐馥
  • 35篇陈建平
  • 34篇庄耘
  • 12篇邵东
  • 11篇杨莉君
  • 8篇孙静
  • 8篇孙克文
  • 5篇秦怡
  • 5篇陈炳芳
  • 4篇杨璟
  • 4篇沈婷
  • 4篇王玫
  • 3篇汪良芝
  • 3篇余文琴
  • 3篇苗鲁杰
  • 2篇丁炎波
  • 2篇张允
  • 2篇张银
  • 2篇陈晓晶
  • 2篇王扬

传媒

  • 16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临床初探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内镜下放射状切开(ERI)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食管、胃良性狭窄患者(包括吻合口狭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狭窄及腐蚀性狭窄)纳入该试验中,记录其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和瘢痕厚度等,内镜下对狭窄病变进行ERI,必要时辅助球囊扩张,并记录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及患者预后。结果一共7例入组该试验,均成功行ERI治疗,其中4例联合球囊扩张,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有1例术后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缓解。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大多数患者经过1或2次ERI后可达到长期缓解。结论 ERI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延长管腔通畅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庄耘陈建平孙静徐馥杨莉君
关键词:吻合口狭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球囊扩张
内镜下切除术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
2016年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较少见,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病变通常位于降部,尤其是壶腹周围。内镜下切除治疗胃肠道表浅的肿瘤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内镜下切除,尤其是ESD治疗十二指肠肿瘤的报道不多。我们总结5年治疗的37例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探讨内镜下切除治疗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马晓霖陈建平庄耘徐馥
关键词:十二指肠良性肿瘤隆起性病变内镜下切除切除术十二指肠肿瘤临床症状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护理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6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Olympus 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闭合治疗和护理。结果:15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达94%。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闭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或内镜诊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穿孔安全、简便、效果显著。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丹庄耘徐馥
关键词:钛夹消化道穿孔内镜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胃底间质瘤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底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ESD治疗的直径〈3cm的14例胃底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手术时间、病理结果、并发症、术后愈合时间等。结果14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时间(87.5±21.8)min。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9例,胃平滑肌瘤4例,胃神经鞘瘤1例。其中发生穿孔2例,1例经钛夹夹闭穿孔后保守治疗成功,1例转腹腔镜手术缝合穿孔,无术中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和迟发性出血,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创面均愈合。结论ESD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直径〈3cm的胃底间质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避免行腹腔镜或传统外科手术。
孙静陈建平庄耘孙克文徐馥陈炳芳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超声内镜
内镜硬化联合组织胶治疗危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配合及护理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内镜硬化联合组织胶治疗危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115例危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黏合剂与内镜下组织黏合剂与硬化剂联合注射治疗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种方法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81.5%、95.8%、100%;术后发热率分别为73.8%、87.5%、76.9%;胸痛发生率分别为84.6%、70.8%、76.9%;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64.5%、31.3%、90%。结论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方法,治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做好内镜下硬化、组织胶治疗的前期准备、配合及病情观察护理,可更好地提高疗效。
秦怡徐馥汪良芝
关键词:组织胶硬化剂食管静脉曲张
高位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后食管气管瘘的形成原因及预防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食管金属支架置入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已成为解除食管狭窄及封堵瘘口的有效治疗手段,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食管金属支架置入后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反流性食管炎、支架移位或脱落,严重的还会发生大出血、穿孔、食管气管瘘等。而高位食管即食管上段,在解剖学上包括食管颈段和胸上段。内镜下位于距门齿15~23cm处,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对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要求更高,若处理不当并发症也较多。本研究对我科近4年开展的21例高位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病例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陈鑫庄耘邵东徐馥杨莉君陈建平
关键词:食管金属支架食管气管瘘置入术后金属支架置入胸骨后疼痛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下活检在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管控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估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ME-NBI)下活检在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临床管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次普通胃镜活检诊断为胃LGIN的病例,选取其中接受内镜复查并最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的病例142例纳入研究。根据内镜复查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白光胃镜(C-WLI)下活检组,ME-NBI组和ME-NBI下活检组,评价三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从而筛选出术前最佳检查方法。根据术后病理分为非癌变组和癌变组,评价两组间临床和内镜下的特征差异。结果ME-NBI下活检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WLI下活检组和ME-NBI组(94.59%比86.76%和81.08%、85.71%比62.50%和75.00%、100.00%比100.00%和84.78%、100.00%比100.00%和75.00%、92.00%比83.02%和86.27%)。非癌变组和癌变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变部位、肠化、HP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1 cm、表面发红、表面结节隆起、表面凹陷在癌变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癌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E-NBI下再次活检对初次活检为胃LGIN的病变进行复查,可以筛选出癌变患者,避免延误治疗。对于大于1 cm、表面发红、表面结节隆起、表面凹陷的病灶应该提高警惕,积极进行ME-NBI下再次活检。
孙静庄耘徐馥李兆丽李青陈建平
关键词:胃镜诊断显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80例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01/2011-10我院消化内科住院行内镜下取石的胆总管结石直径>1.2cm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及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加球囊扩张术(ESBD)组,每组40例.ESBD组在先行乳头小切开后行乳头球囊扩张;EST组按常规操作.结果:EST组及ESBD组分别有36例(90%)及38例(95%)成功取净结石;机械碎石网篮应用比例分别37.5%(15/40)和10%(4/40),P<0.05;取石时间分别为41.78min±10.41min和36.28min±8.64min,P<0.05;术中EST组有2例出现切开后出血,ESBD组无出血病例;EST组各有1例出现发热和腹痛患者,有2例出现胰腺炎,ESBD组有2例腹痛,无发热患者,1例出现胰腺炎.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4/40)和7.5%(3/40),P>0.05;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较大胆总管结石,ESBD取石有与EST取石相近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升高,但在操作时间及碎石网篮使用上,ESBD组更有优势.
邵东庄耘徐馥陈建平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和诊断率明显提高。而在治疗方面,ESD微创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局限于上皮内及黏膜内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是ESD的适应证,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同等临床价值,且手术条件相对低、创伤小、
庄耘陈建平孙静徐馥杨莉君邓建平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内镜技术黏膜下术后狭窄
金属钛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方法对87例消化道病变患者施行内镜下剥离术中金属钛夹的选择、应用和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5例患者剥离成功。术中67例使用金属钛夹止血,26例使用金属钛夹作创面缝合,3例术中发现穿孔予金属钛夹夹闭穿孔部位,均在1周左右出院。结论金属钛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止血和缝合创面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护士熟悉金属钛夹的型号、性能,实现医护完美配合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秦怡徐馥陈建平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金属钛夹护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