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 作品数:44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菌株Rhizorhabdus dicambivorans Ndbn--20降解3,6--二氯水杨酸的代谢途径及其分子机制
- 3,6-二氯水杨酸(3,6-dichlorosalicylate,3,6-DCSA)是除草剂麦草畏微生物降解的脱甲基产物。麦草畏(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激素型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玉米、高粱和小麦等...
- 李娜
- 关键词:麦草畏降解菌株3,6-二氯水杨酸代谢途径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两个Pm1基因簇抗白粉病基因的精细定位
- 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白粉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环保和经济有效的措施.位于小麦7AL 染色体上的Pm1 位点是小麦中最...
- 梁俊超付必胜汤文斌Khan U.Nasr李娜马正强
- 小麦叶片瞬时表达体系的优化
- 2015年
- 为了解决小麦叶片瞬时表达体系所存在的表达效率低、稳定性差、轰击不均匀等问题,利用GFP和GUS作为报告基因,通过改变叶片处理方式、质粒用量、质粒包裹方法和轰击距离,对小麦叶片瞬时表达体系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体系应用于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验证优化体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未优化前的方法相比,叶片处理方式为乙醇,质粒用量为每枪1μg,质粒包裹方法采用扩大体系法,轰击距离为9cm时,瞬时表达效率显著提高且轰击更为均匀。应用该体系在感病小麦品种叶片中沉默隐性抗白粉病基因Mlo,显著降低了互作细胞吸器指数,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基因的功能和优化体系的有效性。
- 徐欢欢刘佳佳李娜马正强
- 关键词:小麦叶片白粉病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m2033候选基因的确定
-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重要病害,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小麦近物种中含有许多重要的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和克隆这些抗病基因有利于小麦抗白粉病育种。M...
- 杨霄梁俊超李娜丁云肖王佩斯马正强
- 关键词:白粉病VIGS
- 文献传递
- 小麦截短基因TA3-13的转基因烟草和有关表型的研究
- 李娜
- 关键词:转基因烟草促生抗病性冷胁迫
- 水稻孕穗期耐冷研究展望被引量:2
- 2019年
- 水稻对低温较为敏感,尤为孕穗期阶段,如遇低温冷害则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文章从水稻耐冷机制、孕穗期冷害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孕穗期QTL定位等三个方面总结分析孕穗期耐冷研究成果,明确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李娜周晨
-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
- 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
-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做出部署要求,能否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与努力方向。自2021年起,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就建设数字乡村做出战略部署,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普惠金融逐步...
- 李娜
- 关键词:农户增收非农就业中介效应
- 转Bt基因棉压力下棉铃虫及其天敌的波动性不对称
- 生物种群在其生存环境中经常面临种种环境压力,这些压力对种群内各个体原有的发育稳定性产生扰动作用,使其两侧的某些对称性性状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表现为对个体发育的精确性和对称法则在某种程度上的偏离。波动性不对称(fluctu...
- 翟保平李娜
- 关键词:转BT基因棉棉铃虫斑痣悬茧蜂波动性不对称
- 文献传递
- TaJDR1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抗赤霉病和干旱抗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TaJDR1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抗赤霉病和干旱抗性中的应用。TaJD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从小麦地方品种望水白中克隆出TaJ...
- 马正强贾海燕陈肇行李娜李国强
- 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方志古籍地名自动识别模型构建被引量:23
- 2018年
-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以馆藏方志古籍为语料库,以摘抄自地方志的农业专题资料《方志物产》之山西分卷为例,在全文人工标注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古汉语地名自动识别模型,通过交叉验证方法测试模型的识别性能,用精确率P、召回率R和调和平均数F为测评指标,最佳的测试效果分别为98.16%、91.55%、94.57%。结果显示,条件随机场模型在基于人工标注的方志古籍语料上能够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为深化图书馆馆藏古籍的整理利用提供借鉴。
- 李娜李娜
- 关键词:条件随机场地名馆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