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文

作品数:102 被引量:2,11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5篇成矿
  • 42篇矿床
  • 26篇地质
  • 22篇铜矿
  • 18篇同位素
  • 16篇锆石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2篇地质学
  • 12篇斑岩
  • 11篇流体
  • 10篇锌矿
  • 9篇多金属
  • 9篇流体包裹
  • 9篇流体包裹体
  • 9篇花岗岩
  • 9篇包裹体
  • 8篇铜矿床
  • 8篇钼矿
  • 8篇矽卡岩

机构

  • 10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9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成都地质矿产...
  • 5篇国家地质实验...
  • 5篇南京大学
  • 5篇青海省地质调...
  • 5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北京矿冶研究...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北京矿产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湖北国土资源...
  • 2篇中国矿业联合...
  • 2篇江西应用技术...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作者

  • 102篇李进文
  • 51篇佘宏全
  • 35篇张德全
  • 34篇裴荣富
  • 30篇丰成友
  • 23篇梅燕雄
  • 20篇王永磊
  • 18篇杨郧城
  • 17篇李大新
  • 14篇董英君
  • 13篇向安平
  • 12篇王浩琳
  • 11篇瞿泓滢
  • 11篇张斌
  • 9篇郭志军
  • 8篇李莉
  • 7篇谭刚
  • 7篇董旭舟
  • 6篇田京
  • 6篇康永建

传媒

  • 31篇矿床地质
  • 15篇地质学报
  • 10篇中国地质
  • 4篇现代地质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岩石学报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矿业
  • 2篇地学前缘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地质与资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15篇2007
  • 16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陆边缘成矿被引量:42
2005年
大陆陆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陆核—地块 (台 )—联合大陆—大陆裂解—陆缘增生—碰撞造山的演化过程。地壳通过不均一性分异而形成大陆型和大洋型地壳,大陆裂解、洋壳向陆缘消减和陆 -陆碰撞拼接则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特征的大陆边缘。以中国大陆已存在的 3条陆壳对接消减带为界划分了 5个大陆边缘构造带,进一步区分出 13个次一级的边缘构造区及其内的 53个时空配置结构,并据现有矿产地计算了边缘构造区的矿产发现几率。将中国大陆边缘划分为离散型、会聚型、对接型和转换型 4类,总结了其成矿系列类型专属;认为大陆边缘普遍性成矿有利因素的耦合对成矿至关重要,而最佳耦合的机制及其发生在大陆边缘区的时空位置是圈定有利成矿靶区的关键科学问题。
裴荣富李进文梅燕雄
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被引量:19
2013年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主要为智利的楚基卡马塔特大型铜矿床、埃斯康迪达超大型铜矿床,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超大型铜金矿床,中非巨型铜矿带上的赞比亚铜矿带、刚果(金)沙巴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铜铀矿区,阿富汗的艾纳克超大型铜矿床,波兰的卢宾超大型铜矿床。根据上述主要铜矿床的特征总结出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具有统一性、专属性、偏在性和异常性等特点。
瞿泓滢裴荣富梅燕雄王浩琳李进文王永磊
关键词:斑岩型矽卡岩型
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闪锌矿Rb-S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5
2015年
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得尔布干成矿带一重要矿床类型,由于缺乏适当的定年方法,该类矿床的成矿年龄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一直不明确。东珺铅锌银矿床是一新近发现的热液脉型矿床,本文在对采自该矿床的6件闪锌矿矿石样品进行了结构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对闪锌矿的Rb-Sr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87 Rb/86 Sr和87 Sr/86 Sr同位素比值均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分别分布在0.283 8~6.503 0和0.713 685~0.725 241范围内,二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130.2±4.4)Ma(2σ,MSWD=16),(87Sr/86Sr)0=0.713 176±0.000 057,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大兴安岭地区处于伸展构造体制,因此该类矿床是在拉张构造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与区内早白垩世浅成-超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它代表了区内一重要成矿阶段与成矿类型。
杨郧城郭万军王亚君佘宏全李进文张斌
关键词:闪锌矿RB-SR同位素年龄
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0
2006年
文章总结了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金属矿床(点)受NW向和NE向"行、列、汇"构造样式控制,沿隆起、拗陷交接部位产出。其中,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多分布在隆—拗交接部位的隆起一侧,次火山热液、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多分布在隆—拗交接部位的拗陷一侧。据此提出了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矿床找矿方向。
李进文张德全赵士宝关继东佘宏全丰成友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中国矿产资源战略问题被引量:18
2008年
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较低,克服矿产资源瓶颈约束,是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产生的强劲需求,决定了我国在立足国内矿产资源供给的同时,必须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合理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程度。
梅燕雄杨德凤叶锦华龚羽飞李进文瞿泓滢
关键词:矿产资源战略
大陆边缘成矿被引量:2
2004年
大陆边缘处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大陆边缘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是成矿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之一,世界上众多大-超大型矿床分布于大陆边缘的事实也充分证实了这一认识。因此,认识和研究大陆边缘,包括其形成、演化、内部构造的时空配置结构以及构造属性和成矿系列专属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裴荣富李进文梅燕雄
关键词:成矿系列构造区边缘成矿褶皱带陆缘华北地台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被引量:297
2004年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Cu-Au-Fe-Mo矿成矿带。笔者等在5个夕卡岩-斑岩Cu-Au-Mo矿区采集了11件辉钼矿样品,在铜陵地区大团山层控夕卡岩Cu-Au-Mo矿体采集了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在对16件样品进行ICP-MS方法测定的同时,还利用NTIMS方法对其中9件样品进行了精测,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1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4.7±2.3~143.7±1.6Ma(2σ)。其中大团山铜矿区的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更为接近,分布范围为 138.0± 3.2~140.8±2.0 Ma,平均 139.3±2.6Ma,其等时线年龄为 139.1±2.7Ma,初始Os为0.7±8.1(MSWD=0.29)。这些结果清楚地反映出夕卡岩-斑岩Cu-Au-Fe-Mo矿床与层控夕卡岩Cu-Au-Mo矿床为同一时代形成,属于同一成矿系统。作为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组成部分,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钼金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圈构造体制大转换之地球动力学事件相耦合,为中生代第二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毛景文Holly STEIN杜安道周涛发梅燕雄李永峰藏文栓李进文
关键词:铜矿金矿
铜陵地区小铜官山和沙滩脚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狄永军吴淦国张达宋彪臧文拴张忠义李进文
关键词:沙滩岩石学石英二长岩SHRIMP锆石年龄
内蒙古敖尔盖铜矿中-酸性侵入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敖尔盖铜矿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大地构造归属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本次研究所采样品为矿区大面积出露的中-酸性侵入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45.4±1.8)Ma(MSWD=1.4),为该区印支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敖尔盖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SiO2≥56%(65.03%-70.11%),Al2O3≥15%(14.45%-15.49%),MgO<3%(1.18%-1.61%),Y<18×10-6(5.85×10-6-6.83×10-6),Yb≤1.9×10-6(0.416×10-6-0.637×10-6),Sr>400×10-6(380×10-6-642×10-6),LREE/HREE=11.60-12.24,δEu=1.00-1.18。说明其来源较深,形成压力较大。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岩体的εNd(t)值(+3.9-+4.4)较高,同时(87Sr/86Sr)i值(0.70380-0.70412)较低,且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较年轻,为578-657 Ma,指示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亏损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古亚洲洋在本区消失后,该岩体是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由新元古代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同时通过对比区域岩浆活动并结合大地构造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南段印支期岩体随着年龄由老到新,其形成构造环境从挤压转为伸展。
郭志军周振华李贵涛李进文武新丽欧阳荷根王挨顺向安平董旭舟
关键词:U-PB定年埃达克岩印支期大兴安岭南段
福建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其与锰质矽卡岩化的关系
文章将福建省铅锌矿床概括为五种类型,以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沉积(火山沉积)-改造型和矽卡岩型最为重要;含锰和锰质矽卡岩化对中酸性岩体外接触带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层间构造破碎带内的矽卡岩矿床形成,以及晚元...
丰成友张德全佘宏全李大新李进文吴建设
关键词:铅锌矿床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