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丽彤

作品数:109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日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专利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化学工程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3篇催化
  • 32篇脱硫
  • 25篇脱硫剂
  • 25篇催化剂
  • 17篇热解
  • 15篇煤气
  • 12篇水解
  • 12篇羰基硫
  • 11篇气化
  • 11篇催化解聚
  • 10篇氧化铁脱硫剂
  • 10篇气脱
  • 10篇煤气脱硫
  • 10篇煤气脱硫剂
  • 10篇高温煤气
  • 10篇高温煤气脱硫
  • 10篇高温煤气脱硫...
  • 9篇气体
  • 8篇低阶煤
  • 8篇水解催化剂

机构

  • 108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太原煤炭气化...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山西省科学技...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华银电力股份...
  • 1篇太原西峪煤矿
  • 1篇华电电力科学...

作者

  • 109篇梁丽彤
  • 59篇上官炬
  • 55篇樊惠玲
  • 41篇沈芳
  • 32篇黄伟
  • 30篇苗茂谦
  • 28篇张乾
  • 23篇寇佳伟
  • 16篇米杰
  • 16篇刘建伟
  • 11篇孙婷
  • 10篇申浩
  • 9篇杨颂
  • 9篇杨超
  • 8篇梁生兆
  • 8篇刘生昕
  • 8篇黄伟
  • 8篇林建英
  • 6篇赵艳鹏
  • 6篇谢克昌

传媒

  • 10篇煤炭学报
  • 5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煤炭转化
  • 4篇煤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环境工程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工业催化
  • 1篇燃料与化工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山西能源与节...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气体净化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中...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热解特性及气体逸出规律被引量:4
2021年
煤油共炼改变了单一的煤炭直接液化和重油加氢裂化加工模式,降低了煤液化的操作难度,开辟了煤直接液化和重油轻质化的新途径,为推动煤炭和重油高效清洁转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煤油共炼常在高压、催化、加氢的条件下进行,难以直接获得共转化过程中煤和共炼油热裂解行为匹配特性,也不利于区分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选取一种低变质烟煤和一种催化裂化油浆(FCC油浆)为原料,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煤与FCC油浆单独热解和不同掺混比例下共热解的反应特性,探讨了煤和油浆本征热解的匹配性。结果表明,FCC油浆热解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要远低于煤样,其产生的挥发分量则明显高于煤样。共热解实验曲线与计算反应曲线分析发现,反应初始阶段(200~400℃),煤样与油浆混合样品的热解曲线明显向低温区偏移,表明该阶段煤与FCC油浆共热解反应有协同作用,但当反应温度大于400℃后,由于此时大部分FCC油浆已经挥发,生成的残焦与煤共热解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合在线质谱,发现在FCC油浆热解温区,出现煤热解反应产生的CO_(2)和CO气体逸出峰,分析可能是由于FCC油浆的溶剂效应,或是其含有的活性金属,使煤中的部分醚键、羟基或含氧杂环分子发生了断键反应。通过煤灰与FCC油浆共热解没有相互作用、而FCC油浆对脱灰煤在低温区(200~400℃)的热解有一定促进作用,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袁泉张乾梁丽彤涂椿滟向欣宁刘建伟黄伟
关键词:煤油共处理FCC油浆共热解
热重分析煤焦恒温气化过程中气体切换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恒温煤气化是实验室常用的气化活性评价流程,但该实验中气体切换过程的影响却较少报道。本文以一种煤焦CO_(2)气化反应为例,通过切换气体与全部采用CO_(2)气体气化实验对比,分析气体切换步骤对恒温气化实验的影响,并结合在线质谱检测了切换过程中气体逸出规律。研究发现,存在切气步骤时,尽管CO_(2)可快速扩散至反应区,但由于气体的置换过程并非简单的平推流,导致部分碳的气化是发生在变化着的反应性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氛中。这极大地影响了煤焦样品的气化反应速率大小和趋势,进一步影响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判断和选择,并将导致由此计算所得的活化能受扩散影响而偏低。因此,建议在应用热重分析仪采用气体切换流程研究恒温气固相反应时,应首先对其气体逸出规律进行检测,评估气体切换步骤对整个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减小实验误差。
张乾向欣宁梁丽彤刘建伟王志青房倚天黄伟
关键词:热重分析仪
内蒙和印尼褐煤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内蒙和印尼两种褐煤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的影响,然后用Doyle积分法对褐煤的热解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两种褐煤的热失重过程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室温~200℃)为干燥脱气阶段,其他三段为煤热解阶段.升温速率对热失重过程略有影响,通过动力学分析所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能很好地反映煤的热解情况.
常瑜李林梁丽彤黄伟
关键词:褐煤热解热重分析动力学
中温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一种中温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属于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技术领域,主要是通过添加改性剂V<Sub>2</Sub>O<Sub>5</Sub>改变催化剂组成来提高催化剂在中温条件下抗硫酸盐化性能,其制备方法...
上官炬王会娜梁丽彤樊惠玲沈芳梁生兆苗茂谦谢克昌
可再生复合金属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复合金属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是一种以硝酸铁、硝酸亚铈和硝酸氧锆三种物质为脱硫剂制备主要原料,添加粘结剂、造孔剂,经过挤条成型的氧化铁‑氧化铈‑氧化锆基复合金属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其主要脱硫活性组...
上官炬杨磊梁丽彤寇佳伟沈芳尉俊明米杰樊惠玲杨颂苗茂谦
用于熔融盐催化气化石油残渣的反应装置及使用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融盐催化气化石油残渣的反应装置及使用其的方法,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该反应装置包括:气化反应装置,该气化反应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熔融盐;气体分离净化装置,该气体分离净化装置与气化反应装...
张乾梁丽彤刘建伟申浩徐展孔令伟黄伟
中温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一种中温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属于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技术领域,主要是通过添加改性剂V<Sub>2</Sub>O<Sub>5</Sub>改变催化剂组成来提高催化剂在中温条件下抗硫酸盐化性能,其制备方法...
上官炬王会娜梁丽彤樊惠玲沈芳梁生兆苗茂谦谢克昌
织构对氧化铁脱硫性能影响
采用乳液与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再分别采用普通干混法和胶晶模板法制备了不同织构的氧化铁系列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所制备的脱硫剂进行了评价,研究了织构对氧化铁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孔径对脱硫...
杨晓阳樊惠玲孙婷上官炬梁丽彤
关键词:氧化铁脱硫剂织构脱硫性能
低阶煤催化解聚的联合装置及使用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阶煤催化解聚的联合装置及使用其的方法,属于能源化工领域。该联合装置包括煤样热解反应装置、粗煤气冷却分离装置和半焦冷却收集装置,该粗煤气冷却分离装置和半焦冷却收集装置均与煤样热解反应装置连接,其中,该联合...
张乾梁丽彤黄伟刘建伟申浩
氢对氧化铁脱硫剂脱硫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以钢厂赤泥为活性组分,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微球为造孔剂,加入一定量黏土作黏合剂,经干混法制备氧化铁脱硫剂。采用压汞法、氮吸附、XRD对脱硫剂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考察了氢以及预还原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氢与无氢气氛下氧化铁脱除H2S的行为不同,有氢气氛下氧化铁脱除H2S的速率小于无氢气氛下的脱硫速率,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气氛下氧化铁脱硫的机理不同;脱硫剂在经H2深度预还原后,呈现出低价态,低价铁的本征硫化速率虽然高于氧化铁,但由于过度还原会引起脱硫剂的结构塌陷,反而会抑制脱硫反应的进行。
刘生昕樊惠玲孙婷陈兆辉上官炬梁丽彤
关键词:氧化铁脱硫剂脱硫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