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岩
- 作品数:87 被引量:6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迟诊治因素的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刘云军梁岩朱俊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就诊时间
- 入院24h平均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人院24 h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病死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比较MBG与入院血糖(admission glucose,AG)对顶后影响的顶测价值.方法 人选病例来自2001至2004年间我国274家中心参加CREATE(Clinical trial of reviparin and metabolic modul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evaluation)研究数据库、症状出现12 h内STEMI的中国患者7446例,将入院即刻、6 h、24 h血糖值计箅均值,以入院第1个24 h的MBG水平分成6组,即MBG<4.5 mmol/L组、4.5~5.5 mmol/L组、5.6~7.0 mmol/L组、7.1~8.5 mmol/L组、8.6~11.0 mmol/L组和MBG>11.0 mmol/L组.以MBG 4.5~5.5 mmol/L组作为对照组,其他血糖水平组与之进行比较.分析7 d和30 d病死率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MBG与AG对上述事件预测价值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7 d、30 d病死率、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随着MBG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MBG 7.1~8.5 mmol/L及以上组与MBG 4.5~5.5 mmol/L组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BG 7.1~8.5 mmol/L及以上各组是STEMI患者7 d、30 d病死率、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MBG 7.1~8.5 mmol/L、8.6~11.0 mmol/L和>11.0 mmol/L的患者7 d死亡危险分别比对照组患者增加56%(P=0.022)、61%(P=0.018)和230%(P<0.001),30 d死亡危险分别比对照组患者增加41%(P=0.048)、40%(P=0.032)和185%(P<0.001).MBG<4.5 mmol/L组30 d联合终点事件发生危险无明显增加(P=0.085).应用Nested模型对AG及24 h MBG对病死率以及联合终点事件预测模型比较显示,24 hMBG较AG预测价值更大(均P<0.001).结论 24 h MBG≥7.1 mmol/L与STEMI患者7 d、30 d病死率增高相关.24 h MBG较AG对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杨艳敏刘尧朱俊谭慧琼梁岩刘力生李建冬章晏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糖预后
- 盐酸关附甲素对小型猪慢性心功能异常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关附甲素(AHH)在五指山小型猪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功能异常模型中是否引起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选用五指山小型猪25只,19只予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均合理喂养5~6周后,根据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将其随机分为心功能正常生理盐水组(n=5)、心功能正常AHH组(n=6)、心功能异常生理盐水组(n=7)及心功能异常AHH组(n=7)。性别、月龄、身长、体重等基线资料无组间差异。分别经Swan-Ganze导管测定应用AHH或生理盐水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SPSS11.5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内用药前后指标变化,采用调整基线资料的协方差比较指标的变化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初步动物实验结果证实,心功能异常AHH组与心功能正常AHH组比较,肺动脉舒张压及平均压用药后与用药前差值有所下降(P〈0.01),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正常模型中应用AHH与生理盐水比较,肺动脉舒张压差值略为升高(P〈0.05)。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率减慢现象,但与组别关系不大。结论:在慢性心功能异常模型中,AHH对主要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
- 梁岩朱俊杨艳敏李建冬孙妍关键高鑫李长瑞唐跃
- 关键词:盐酸关附甲素心功能不全实验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
- 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及一年随访事件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临床特征及一年随访的主要临床事件。方法连续性入选由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包括随访一年内发生的全因死亡、卒中、非中枢性栓塞及大出血事件。按照患者既往合并冠心病史分成二组: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结果共入选1947名房颤患者,其中40.5%的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史。冠心病组患者年龄较高、男性比例较高,入院时心率水平较慢。冠心病组CHADS2评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4±1.4比1.4±1.2;P<0.001),在随访阶段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在两组所占比例均较低,但非冠心病组服用华法林的比例较高于冠心病组(16.8%比12.9%;P=0.017)。在终点事件发生方面,冠心病组在全因死亡(16.8%比12.9%;P=0.019)及卒中(9.0%比6.4%;P=0.030)所占比例较高,而非中枢性栓塞及大出血事件的发生在两组中未见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冠心病史是1年全因死亡(HR=1.35,95%CI:1.01-1.80,P=0.040)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是卒中事件(HR=1.07,95%CI:0.72-1.58,P=0.736)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常并发于房颤,冠心病史是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这部分患者缺乏足够的抗血栓治疗,所以应对此类患者引起重视并加强抗血栓等相关治疗。
- 白莹梁岩杨艳敏谭慧琼朱俊黄毕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抗血栓治疗
- 氯吡格雷反应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药物治疗的核心手段。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不同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抗血小板治疗反应的多样性;特别是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与临床上反复缺血、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代谢、基因多态性、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现就氯吡格雷反应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马文芳梁岩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小板功能检测
- 阿托伐他汀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对减少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周龄小鼠146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18);病毒性心肌炎组(VMC组,n=60);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对照组(对照组,n=18);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VMC药物治疗组,n=50)。VMC组及VMC药物治疗组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正常组及对照组未注射病毒,VMC组及VMC药物治疗组小鼠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连续用药2周。用药后3、7、10、14、21、30天,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炎症浸润程度,电镜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及各种细胞器的变化。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反转录酶-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心肌脂肪酸合成酶(Fas)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VMC组比VMC药物治疗组的30天累计生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VMC药物冶疗组比VMC组在第10、14、21、30天的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C药物治疗组比VMC组心肌损伤的病灶数量少,心肌线粒体和肌浆网改变也较同期VMC组轻。第14、21天VMC药物治疗组比VMC组凋亡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C组比正常组F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增加,VMC药物治疗组比VMC组Fas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改善VMC小鼠生存率,改善组织病理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Fas转录及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表明阿托伐他汀钙对VMC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关键孙妍孙筱璐梁岩王国干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阿托伐他汀钙凋亡
- 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
- 目的:探讨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2012-02至2013-05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经CT证实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183例,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
- 黄毕杨艳敏樊晓寒朱俊梁岩田力张晗邵兴慧王娟万槐彬
- 关键词:收缩压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
- 胺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被引量:41
- 2019年
-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随着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胺碘酮的临床地位在不断变化。临床实践中也有诸多不规范应用的情况。本专家建议从适应证、药理学与临床、使用剂量、随访和副作用等方面介绍了胺碘酮,重在规范应用。同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表达了专家组的观点。
- 胺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专家写作组郭继鸿郭涛胡大一蒋文平李莉李树岩梁岩刘启明刘元生孟旭秦俭秦俭吴书林杨艳敏殷跃辉张媛周胜华
- 关键词:胺碘酮
- 如何理解CHA2DS2-VASc评分的理念:与向伟医师商榷
- 2014年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5期刊登了向伟等的文章《CHADS2评分与CHA2DS2-VASc评分优劣性比较》(简称向文),分析了599例已患缺血性卒中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卒中前两种评分的差异,得出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优于CHADS2评分的结论。
- 梁岩
- 关键词:评分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医师房颤患者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需求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重视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了解以及对心血管病的预防、急救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改善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对心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可行、实效、针对进行,我们对2006年1~12月收治的167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相关知识调查,旨在探讨切合实际的健康对策,现报道如下。
- 刘云军梁岩朱俊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病患者相关知识调查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