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库 作品数:20 被引量:167 H指数:8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复合硫酸钙-脱钙骨基质人工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理化性能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活性较差,不太适合单独用于经皮椎体成形。目的:探索一种能满足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理化要求的具备生物活性的多孔复合材料。方法:将碳酸氢钠、硫酸钙-脱钙骨基质颗粒粉末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例(1:40:60,0:40:60,1:0:100)混合构成A、B、C3种复合材料。检测各种复合物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稀散性及成型材料的抗压性,以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A、B组与C组材料的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压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均符合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基本要求,抗稀散性均良好。扫描电镜示A组结合较B、C组材料疏松,材料内部孔隙较多。提示复合材料A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能满足作为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的基本条件,且具备较好的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研究其组织相容性、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等生物学性能。 朱建华 柯珍勇 黄良库 蒋将关键词:脱钙骨基质颗粒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椎体成形 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65例,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IL-6、TNF-α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肿胀疼痛关节数、VAS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6.15%vs.52.63%,P<0.05);(2)治疗后观察组RF、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9.27±3.81)vs.(36.64±4.11)]U/m L、[(10.34±1.64)vs.(14.37±3.21)]ng/L、[(8.54±2.47)vs.(12.58±1.69)]μg/L,均P<0.05;(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肿胀疼痛关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 夏雷 许玉本 李鹏 黄良库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塞来昔布 正清风痛宁片 炎性因子 疗效 尺骨短缩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采用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18例的病例资料,通过比较其术前术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活动度、握力以及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对该术式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8例均获随访,截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比较其术前术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活动度、疼痛、握力,腕关节的活动度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握力、疼痛较术前改善明显;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前为健侧的(81.5±12.3)%,术后为健侧的(91.2±11.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术前为健侧的(82.1±9.3)%,术后为健侧的(93.1±10.3)%;腕关节尺桡偏范围术前为健侧的(68.7±10.2)%,术后为健侧的(88.6±11.7)%;VAS评分术前(4.7±1.1)分,术后(0.6±0.4)分;患手占健侧的握力术前(66.7±11.9)%,术后(94.7±9.7)%。末次随访时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86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可缓解患者腕部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握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良库 杨团民 李鹏 夏雷 徐涛 刘生熙关键词:尺骨 截骨 尺骨撞击综合征 两种手部带蒂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两种带蒂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从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共有46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病例均为除拇指外的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将手指末梢血运差需要再植手术及皮肤缺损面积大于4.0 cm ×3.0 cm的病例排除;并将所有患者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掌背动脉穿支皮瓣组28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组18例,术后对皮瓣的并发症、成活率、手的功能恢复及外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掌背动脉穿支组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分别平均随访18、15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掌背动脉穿支组修复指端缺损8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修复指端缺损16例。掌背动脉穿支组修复指端缺损的8例患者中有2例早期出现静脉危象,2例出现皮瓣浅表坏死,其余病例均成活良好;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组修复指端缺损中有1例患者出现水疱;两组所有病例感觉恢复良好,掌背动脉穿支组两点辨别觉为6.0-9.0 mm,平均(7.1±0.5)mm;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两点辨别觉为4.0-7.0 mm,平均(5.2±0.4)mm,两组均达到S3+级以上,但两组两点辨别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各指指间关节活动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掌背动脉穿支组10例高出正常皮面5 mm,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手指缺损的理想皮瓣;对于手指指端缺损的修复,考虑到指端的感觉功能和外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优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 夏雷 许玉本 张红星 李鹏 黄良库关键词:外科皮瓣 掌背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 补体C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补体C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81只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三组(n=27):A组:假手术组;B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CI)组;C组:CCI模型补体C3干预组。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取腰5、6脊髓节段测定GFAP mRNA和GFAP表达。结果 :术前三个组小鼠热和机械痛阈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A组热和机械痛阈下降,其后恢复。B组和C组继续下降,C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术后第1天,B组和C组胶质细胞激活轻微,术后第3、7天B组和C组脊髓组织GFAP mRNA和GFAP表达量逐渐增加,且C组其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结论 :补体C3的存在与神经病理性模型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显著相关,并由此影响到慢性疼痛状态的出现和维持。 徐涛 魏安宁 黄良库 聂发传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基因敲除小鼠 星形胶质细胞 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表皮葡萄球菌是材料植入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致病机制是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后,单一用药抑制其细菌生长的效果较差。目的:建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将低于最低抑菌浓度的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单独或联合使用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早期与成熟期生物膜,观察其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均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有杀菌效应,二者联合应用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P<0.05)。提示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可明显抑制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有破坏作用,具有明显杀菌活性,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良好选择。 黄良库 徐涛 唐进 彭李华 陈世荣关键词:生物膜 夫西地酸钠 利福平 表皮葡萄球菌 慢性下尺桡不稳的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介绍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行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于前臂尺背侧行纵行切口,显露尺骨干,行尺骨截骨,根据术前测量所得尺骨变异长度行尺骨短缩,恢复下尺桡水平对应关系,截骨断端用钢板固定。切取自身掌长肌腱,按照Adams&Berger法重建下尺桡韧带。[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局部疼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81±5.42)分;临床效果评定: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慢性下尺桡不稳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黄良库 徐涛 张红星 李鹏 夏雷 蔡鹰 刘生熙关键词:韧带重建 补体3干预补体3基因敲除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补体3(C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方法:36只C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3组:A组:假手术组;B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组;C组:CCI模型干预组。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脊髓SOD活力和MDA的组织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C组痛阈均明显下降,P<0.05;C组与B组相比,C组痛阈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与A组相比,B组小鼠术后第3、7天脊髓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而MDA显著升高;C组SOD和MDA变化幅度显著大于B组;C组内第7天与第3天相比,SOD活力增加且MDA含量减少。结论:C3显著增加了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痛敏状态,促进和维持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 徐涛 黄良库 聂发传 魏安宁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3,MAPLC3)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MAPLC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MAPLC3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MAP1LC3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61例垂体瘤患者中,32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9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MAPLC3的蛋白和mRNA表达也均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冯清林 霍钢 唐茂源 姜蓉 冉建华 黄良库关键词:自噬 BECLIN-1 垂体腺瘤 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脑损伤标志物、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于2020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K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9,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n=49,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两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 d ACTH、Cor、TNF-α、CRP、S100β蛋白、NSE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老年TKA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轻炎症应激反应和脑损伤,降低术后POCD发生风险。 石川 吴刚 吴绪才 徐敏燕 黄良库 徐涛关键词:七氟醚 老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