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新星

作品数:2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7篇血糖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心肌
  • 6篇型心
  • 5篇动脉旁路
  • 5篇动脉旁路移植
  • 5篇动脉旁路移植...
  • 5篇移植术
  • 5篇旁路移植
  • 5篇旁路移植术
  • 5篇冠状动脉旁路
  • 5篇冠状动脉旁路...
  • 5篇冠状动脉旁路...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心肌病

机构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7篇冯新星
  • 13篇陈燕燕
  • 13篇宋雷
  • 8篇巩秋红
  • 7篇孙凯
  • 7篇王继征
  • 7篇邹玉宝
  • 7篇王怡璐
  • 5篇陈伊
  • 5篇安雅莉
  • 5篇吴亚杰
  • 4篇张茵
  • 4篇李光伟
  • 4篇郑哲
  • 4篇王东
  • 4篇钱鑫
  • 4篇王宣
  • 4篇王慧
  • 4篇沈晓霞
  • 3篇回园敕

传媒

  • 10篇中国分子心脏...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或不应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入选3387例行CABG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638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对于应用或不应用体外循环下行CABG的两类患者,分别根据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严格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7.8 mmol/L)、中度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7.8~9.9 mmol/L)和宽松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10.0 mmol/L)。主要终点为院内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结果:体外循环CABG患者中,与中度控制组(n=1050)相比,严格控制组(n=100)院内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4%vs.9.0%,P<0.001),宽松控制组(n=488)与中度控制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中度控制组相比,严格控制组院内死亡风险(OR=9.98,95%CI:2.97~33.56,P<0.001)和主要心血管并发症风险(OR=2.21,95%CI:1.01~4.81,P=0.047)均明显增加。而在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中,严格控制组(n=104)、中等控制组(n=1202)与宽松控制组(n=443)的院内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CABG的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7.8 mmol/L)可能增加院内死亡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张东蕊尤宏钊张恒侯晓沛李肖珏冯新星钱鑫时娜孙寒松凤玮郑哲陈燕燕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血糖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背景下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入选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阜外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的2型糖尿(T2DM)病患者47例(强化治疗组),对照组为同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的相同疾病背景的T2DM患者36例(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和胰岛功能,以及治疗后血糖缓解率和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强化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下降,馒头餐试验各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C肽曲线下面积高于治疗前(P=0.02);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馒头餐试验120分钟血糖更低(P=0.002),C肽曲线下面积更高(P=0.03)。强化治疗组治疗后,达到停药标准者11例(23.4%),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例(2.78%,P<0.001)。单药血糖达标者27例(57.4%),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2例(33.3%,P=0.03)。出院后1年随访,强化治疗组停药率21.7%,其中10例患者达到长期缓解率(90.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0/1,P=0.001)。平均随访4年,两组停药率无统计学差异,强化治疗组单药率66.0%,仍高于常规治疗组(40.0%,P=0.02)。结论对合并心血管疾病、高糖状态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可行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该治疗方式可快速解除高糖毒性,改善胰岛功能。部分患者可达长期血糖缓解,减轻了患者过多用药的负担。
李肖珏李晓玲巩秋红安雅莉张丽红回园敕沈晓霞冯新星王慧周姝含陈燕燕
关键词: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Β细胞功能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在我院住院的837例患者,其中男553例,女284例,平均年龄59.31±9.85岁.行冠造动脉造影术,以Gensini评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测ABI,以ABI≤0.9作为诊断外周血管病的标准。结果 ABI的高低与冠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随着ABI值的降低,Gensini评分会增加,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ABI值与动脉粥样硬化累积的冠脉支数也相关,伴有PAD冠心病患者的较外周血管正常的患者,三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所占的比例高。结论 ABI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记,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张茵卞瑾孙羽宋颖吴亚杰陈伊冯新星王怡璐高硕王继征邹玉宝宋雷袁晋青惠汝太孙凯
关键词:踝臂指数冠状动脉
MuRF1和MuRF2基因罕见变异与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关联
目的:修饰基因参与调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表现。肌肉环指状(MuRF)蛋白是一类肌肉特异性的泛素E3连接酶。这类蛋白参与并调控心脏发育和功能。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细胞内降解蛋白的途径之一。已有研究表明,...
苏明王继征康连明王怡璐邹玉宝冯新星王东Ferhaan Ahmad周宪梁惠汝太宋雷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
胰岛素泵治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
冯新星王宣姜睿尹朝华刘芳环吕锋许建屏陈燕燕
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大庆糖尿病预防23年随访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986年纳入大庆市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正常者519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630例,之后评估23年随访的长期临床结局。良性肥胖即超重肥胖而无代谢异常(定义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最终纳入682例受试者(糖耐量正常者350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332例),根据基线状态分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211例)、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58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81例)、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109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223例)。比较各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率。结果23年后随访,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风险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相比无差异,但是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的2倍(24.1%、12.5/1000人年对10.9%、5.2/1000人年,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影响后,这种差别依然存在[风险比(HR)=2.42,95%CI 1.24~4.74,P=0.01]。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及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并依次递增(P<0.05)。结论良性肥胖人群长期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与正常组无差异,但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肥胖合并其他代谢紊乱人群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增加更甚。
李肖珏王金平何思垚沈晓霞王慧钱鑫冯新星王宣巩秋红安雅莉张波赵芳黎辉李光伟陈燕燕
关键词:心血管事件
胰岛素泵治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大多病变严重,表现为多支病变或(和)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为患者建立血运重建的重要治疗措施,但术后患者存在难治性高血糖,如何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胰岛素泵治疗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泵治疗与传统的降糖治疗相比对改善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
冯新星王宣姜睿尹朝华刘芳环吕锋许建屏陈燕燕
肾功能水平对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症状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肾功能水平对老年直立性低血压(OHP)患者脑缺血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75例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症状、卧立位血压、Ccr等临床资料,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r与OHP有显著相关性;随着Ccr下降,有症状直立性低血压发病风险有增加趋势,Ccr对OHP的最佳预测节点为50.52 ml/min;进一步分析表明Ccr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r=0.977,P=0.000)及卧立位舒张压差值(r=0.264,P=0.022)呈正相关。结论 Ccr与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相关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相关。
梁丽君靳博华吕逸宁孙新雅宫慧敏康琦冯新星陈燕燕张改改
关键词:直立性低血压CCR
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相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相互关系。方法入选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375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行冠脉造影术,以Gensini评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特点以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来表示。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病变支数显著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等危险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与Gensin积分的相关性仍存在。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冠脉狭窄程度加重相关,同时与累及的冠脉支数增加相关。
冯新星吴亚杰宋莹王东张茵陈伊王怡璐王继征巩秋红邹玉宝宋雷袁晋青孙凯陈燕燕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年轻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年轻高血压患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年轻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20人,年龄18~45岁,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两种方式。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共检出454例年轻高血压患者,患病率为22.47%,男性243人(23.4%),女性211人(21.5%),性别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睡眠时间、吸烟饮酒情况,以及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有无中心性肥胖均会对年轻高血压患病率造成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轻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家族史、体重肥胖、体重超重、年龄≥40岁、吸烟饮酒、睡眠过长、睡眠不足。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年轻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也随之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对年轻高血压产生影响,对年轻高血压应更早期关注,提高知晓率,降低年轻高血压对社会的危害。
王越王会涛马民凯侯冰洁冯新星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情况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