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桂荣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X线
  • 3篇X线诊断
  • 2篇对比造影
  • 2篇造影
  • 2篇山楂
  • 2篇胃石
  • 2篇X线分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头痛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粘度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变
  • 1篇血流变学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压积
  • 1篇山楂属
  • 1篇山楂胃石

机构

  • 7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吴桂荣
  • 2篇刘洁华
  • 1篇董汇秋
  • 1篇田西菊
  • 1篇俞子彬
  • 1篇李桂萍
  • 1篇鲁清
  • 1篇李汉茹
  • 1篇宋世杰
  • 1篇王海龙

传媒

  • 4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型性格与血管性头痛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的研究
1990年
自从Rosenman 与Friedman 指出A 型性格与冠心病相关以来,20多年来大量研究肯定了这种关系,但A 型性格与血管性头痛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的研究,迄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将A 型性格与血管性头痛关系及A 型性格与血液流变学对比分析,做一尝试,现报告如下:方法一、病人组:取100例,男28例、女72例,男女之比1∶2.5,年龄17~56岁,其中21~30岁占38%,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依据:
俞子彬宋世杰吴桂荣田西菊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血液流变学血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
山楂胃石X线表现及形成机制(附32例报告)
1992年
山楂胃石属植物性胃石,因空腹进食多量山楂而引起。山楂胃石尚未见报道。本组报道32例,其中4例经胃镜证实,其余28例用中药“化石汤”治疗后山楂胃石消失。文中就山楂胃石的X线表现及形成机制进行讨论。
盂照耀吴桂荣李汉茹刘洁华
关键词:山楂属胃石X线诊断
胃平滑肌瘤5例X线分析
1989年
胃平滑肌瘤较少见,术前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胃平滑肌瘤起源于中胚叶组织,在消化道多发于胃壁肌层组织,很少起于粘膜肌层和血管肌层。根据肿瘤起始部位和发展方向不同。
吴桂荣孟照耀
关键词:胃平滑肌瘤X线分析肌层组织溃疡型胃癌腔内型胃体部
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对胃癌的X线诊断(附49例X线分析)
1984年
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以下简称“双对比”)是把作为阳性造影剂的硫酸钡和用作阴性造影剂的气体同时注入胃腔。利用胃壁上附着的薄层钡剂与胃内气体形成的鲜明对比,对胃进行X线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鲜明对比,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胃粘膜面上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病灶,特别是对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近年来“双对比”检查已在国内较普遍开展。我们通过800余例双对比检查,初步体会到双对比检查优于常规钡餐检查。现将手术、胃镜、病理、X线检查资料完整的胃癌病例做如下分析。
鲁清孟照耀吴桂荣
关键词:X线分析微小病灶胃腔钡剂X线检查
196例山楂胃石症的X线诊断与产气剂治疗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山楂胃石症X线征象和治疗方法。方法积累分析196例山楂胃石症X线征象并应用产气剂进行治疗,动态观察总结其疗效。结果196例山楂胃石症全部治愈,其中服药4d~8d治愈达191例(97.40%),并发溃疡75例。结论应用产气剂是治疗山楂胃石症的最佳疗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汇秋李桂萍王海龙吴桂荣
关键词:山楂胃石X线产气剂
小肠导管双对比造影38例的体会
1990年
小肠导管双对比造影,是将小肠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通过导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小肠进行造影检查的方法。本组38例小肠导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均获得成功。本文重点介绍小肠导管气钡双对比造影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并对小肠导管的选择、病人造影前准备、插管技术、造影剂灌入、低张药物应用及小肠导管气钡双对比造影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孟照耀吴桂荣
关键词:造影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X线诊断被引量:8
2004年
刘洁华吴桂荣刘洁华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X线诊断消化道梗阻肠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