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总皂甙在中枢引起的心血管效应及其与单胺类递质的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并用高压液相电化学检测法和荧光法测定端脑、间脑、脑干的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TS注入侧脑室后,血压由1159±084升至1459±069kPa,心率由411±21增至465±14次/分;外周血中NE,E的含量分别由6±3和6±2升至64±44和38±34nmol/L血浆;脑干内的NE由33±7升至45±8nmol/g湿组织;端脑、间脑及脑干内的5HT分别由9±1,14±2及14±3降至5±1,7±2和6±1nmol/g湿组织.结论:中枢内的TS的心血管效应与单胺类递质有关.
- 郭建晖唐毓环卫永弟李建华赵华王绍
- 关键词:皂苷类血压心率
- L-谷氨酸兴奋缰核对痛阈和针刺镇痛的影响
- 缰核作为前脑边缘结构至脑干的中间驿站,它的活动水平对痛阈和针刺镇痛应有明显影响。本实验以辐射热作为伤害性刺激测定大鼠甩尾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用向缰核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的方法,观察缰核对痛阈和针刺镇痛的影响。向大鼠的双侧...
- 王绍刘国君高云玲唐毓环
- 关键词:针刺镇痛
- 反相离子对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析血中儿茶酚胺被引量:4
- 1992年
- 本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及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血中儿茶酚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进样(标准品)量为20pg时,样品峰高为噪声信号的5倍以上,并且所需分析时间短,8分钟之内可完成全部分离。
- 杨煜麦荫乔杨晓丽唐毓环
-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器儿茶酚胺
- 孤束核内糖皮质激素抑制神经肽Y去甲肾上腺素的降压效应及其机制
- 王绍赵华欧阳明黄民吴绥生唐毓环夏映红张春晓
- 该项目研究Dex对抗NA/NPY在NTS引起的降压效应:向Mnts注射小量Dex对心血管活动无影响,超过100ng血压显著降低,心率减慢。向Mnts内分别注射NA/NPY 导致血压下降。先注入不改变血压的小剂量Dex(2...
- 关键词:
- 关键词:孤束核糖皮质激素
- 神经肽Y在杏仁内侧核引起的心血管效应及外周血中儿茶酚胺的变化
- 1995年
- 将神经肽Y(NPY)(50pmol)注入大鼠的杏仁内侧核,观察由此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在此变化达到最大值时,用HPLC-ED法检测外周血中儿茶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NPY能显著降低血压,这时外周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明显下降。提示NPY在杏仁内侧核引起的心血管效应与外周血中NE有密切的关系。
- 郭建晖唐毓环朴哲范王绍
- 关键词:血压儿茶酚胺杏仁内侧核心血管
- r-氨基丁酸与针刺镇痛被引量:5
- 1989年
- 本室以往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丘脑上部的缰核不仅与痛觉和针刺镇痛密切相关,而且它苎作为由边缘前脑至脑干以至脊髓的下行通路的各个神经结构之间的机能联系已经分别阐明,而且其中某些环节所涉及的神经递质也已清楚。已有文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的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GABA)是参与边缘前脑抑制缰核括动的神经递质之一。
- 唐毓环潘玉贞刘国君王绍
- 关键词:R-氨基丁酸针刺镇痛神经递质神经结构抑制性缰核
- 缰核和弓状核对大鼠痛阈和针刺镇痛的影响
- 缰核不仅是前脑边缘系统至脑干的枢纽,它本身就是边缘系统的成员。边缘系统与痛情绪成分和痛感觉成分有密切关系,可以认为缰核是痛觉成分和痛情绪成分的联接点,所以研究缰核对痛阈和针刺镇痛的影响,对于探讨前脑边缘系统参与镇痛的途径...
- 王绍高云玲刘国君唐毓环
- 关键词:针刺镇痛弓状核
- 慢性肺心病病人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测定
- 1991年
- 本实验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对48例肺心病病人及10例健康人进行了24h尿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测定。病人及健康人尿中NE含量分别为232.2±109.93及178.07±80.97μmol 24h。病人组明显高于健康人。肺心病急发期及缓解期病人24h中NE含量分别为280.74±90.54及203.36±86.46μmol/L,急发期明显高于缓解期。文中分析了心肺功能、pH值、病程、某些药物及肾功能对NE含量的影响。讨论了NE含量变化与5-羟色胺的关系,对肺心病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及这类生物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 王秀丽赫国志李淑芳赫风岭唐毓环杨晓丽
- 关键词:肺心病尿液去甲肾上腺素
- 低剂量氯化钐对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6
- 1996年
-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经腹腔注射、灌胃及尾静脉注射等3种不同方式,隔日给予大鼠低剂量氯化钐0.05mg/kg,一个月后,测试血清中生长激素,甲状腺素T3、T4及胰岛素水平。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动物血清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增高,甲状腺素T4仅腹腔注射组增高,其余两组无明显变化。此外,尾静脉注射组当氯化钐剂量为0.025mg/kg时,血清中4种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 王丽华王绍唐毓环聂毓秀孙文伟
- 关键词: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血清
- 缰核影响针刺镇痛的机制(摘要)
- 1990年
- 我们过去发现,缰核可接受痛刺激传入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的放电频率,因而推测它在针刺镇痛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课题在于证明缰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其作用机制。1.缰核不仅接受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冲动,现已证明它也可以接受内脏伤害性传入冲动的影响,而且是经由丘脑髓纹进入缰核。即电刺激内脏大神经能引起缰核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 王绍唐毓环刘敏芝刘国君刘伟民
- 关键词:针刺镇痛缰核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内脏大神经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