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杰
- 作品数:46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例右胸骨旁第3肋间小切口行三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总结我院经右胸骨旁第3肋间小切口行三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1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5~65岁,平均(48.3±9.1)岁。患者中包括:9例风湿性瓣膜病,累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合并有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风湿性瓣膜病,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2例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致继发性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1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术式包括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及三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手术,无再次开胸止血。6例患者输血,平均输血量为(408.3±444.4)mL。无主动脉夹层、肾功能不全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3±2.0)个月,无瓣周漏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经右胸骨旁第3肋间小切口行微创三瓣膜手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手术创伤,增加患者满意度,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 张致琦赵东朱仕杰王春生
- 关键词:微创手术
- 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对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输入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诱导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性EPC,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小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术后通过尾静脉将体外培养的EPC输入模型体内,2周后观察移植动脉内膜损伤修复情况及病理改变;术后4周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体外可诱导培养出EPC,其细胞表面既表达干细胞标记,又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并具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小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2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内膜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术后4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受体骨髓源性EPC参与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输入外源性EPC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对移植性动脉硬化起促进作用。
- 杨兆华洪涛朱仕杰夏利民王春生
- 关键词:内膜损伤小鼠
- 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研究及应用
- 王春生陈昊洪涛丁文军陈志强宋凯赖颢赵东杨守国朱仕杰庄亚敏胡克硷姜桢张颖赵强
- (1)任务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计划名称:多种脏器移植的临床研究 编号:024119001(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领域:临床医学----心血管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合理保存的同种...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脏移植缺血心脏病
- Rh阴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Rh阳性供心移植1例被引量:3
- 2005年
- 我院于2004年4月7日为1名Rh阴性B型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Rh阳性供心移植,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陈昊王春生洪涛宋凯张颖朱仕杰姜桢
- 关键词:RH阴性扩张型心肌病RH阳性心脏移植手术血液稀释
- 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EPC与动脉内膜损伤和修复的相互关系。方法以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为供、受者,建立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后移植性模型。术后3d、2周、4周、6周,观察移植动脉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外周血中EPC数量的变化。结果术后3d,移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即可观察到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存在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周、6周内膜厚度逐渐增生,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术后早期外周血中EPC的数量增多,3d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14和28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通过同种小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可成功复制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外周血中EPC的数量与移植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病指标和干预靶点。
- 杨兆华洪涛朱仕杰夏利民王春生
- 关键词:小鼠动脉内皮祖细胞
- 心脏移植术后新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新生糖尿病的发病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对术前病史资料详实、无糖尿病、术后存活时间大于6个月的92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平均随访31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移植后新生糖尿病者(PTDM组)共19例(19/92,20.7%),未发生新生糖尿病者(NPTDM组)73例。记录与移植后新生糖尿病相关的因素,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记录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新生糖尿病的发病率。绘制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移植后患者整体的空腹血糖水平较移植前明显升高[移植后为(5.52±1.07)mmol/L,移植前为(4.95±0.64)m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新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是高龄(OR=1.09,P〈0.05)、体重指数(OR=1.45,P〈0.01)、糖尿病家族史(OR=7.97,P〈0.05)和术前空腹血糖(OR=5.83,P〈0.01)。92例患者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96.29%、88.80%和80.62%,PTDM组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7.50%、72.92%和72.92%,NPTDM组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96.95%、93.44%和81.95%。分层次Log-rank检验显示,PTDM组和NPTDM组的两条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移植后新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和术前空腹血糖状态。
- 张红强王春生陈旻杨守国赖颢朱仕杰
- 关键词:心脏移植糖尿病预后
- 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的手术治疗
- 2013年
-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2月6例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其中2例行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2例行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另外2例为外伤性室间隔损伤,行修补手术。结果:6例患者均存活,其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再次予以导管介入下室缺残余漏封堵术,1例外伤性室间隔撕裂修补术后再次撕裂,二次手术重新修补。结论: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首选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如必须行室缺修补术的患者,则尽量避免切开左心室,注意室缺的边缘及传导束的走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赵东王春生周达新朱仕杰过常发
- 关键词:成人手术治疗
- Conkai记忆合金胸部护板在心脏微创术后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Conkai记忆合金胸部护板在心脏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心脏微创手术后应用Conkai记忆合金胸部护板固定胸廓的患者23例(试验组),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55.8±5.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Ⅲ级18例,Ⅳ级1例。另选取同期行心脏微创手术后应用普通胸带固定胸廓的患者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2.6±4.7)岁;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Ⅲ级1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指数,并进行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指数为(2.9±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1.1)分(P<0.05);试验组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1±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分(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3%(1/23)和17.4%(4/23),对照组分别为8.7%(2/23)和26.1%(6/2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7例,Ⅲ级6例;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6例,Ⅲ级7例。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使用Conkai记忆合金胸部护板具有减轻疼痛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
- 赵东朱仕杰张致琦王春生
- 关键词:疼痛指数
- 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比较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差异并探讨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方法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0例、胸主动脉瘤手术切除标本38例制成石蜡组织切片,将切片以抗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按双抗免疫荧光法处理,观察两组病例主动脉壁中TGF-β1的分布,并通过荧光定量法做TGF-β1表达的定量分析。同时将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特征,采用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分布。并参照TGF-β1表达水平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主动脉手术史、病因诊断和主动脉最大直径等临床指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动脉病理结果均以动脉中膜变性伴弹力纤维断裂为主要特征。TGF-β1在主动脉壁内分布不均匀,在中膜平滑肌层中表达水平最高,内膜表达低于中膜,外膜表达水平最低。两组间比较,夹层组TGF-β1平均值70.71±9.70,低于动脉瘤组平均值77.66±10.93(P<0.05)。按主动脉壁分层比较,内膜层夹层组为62.54±8.81低于动脉瘤组的72.14±5.85(P<0.05);中膜层夹层组79.26±12.77低于动脉瘤组的86.82±13.47(P<0.05);外膜层夹层组60.04±12.07与动脉瘤组的61.52±18.29表达水平无差异。危险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动脉直径等因素与TGF-β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组织TGF-β1表达水平低于胸主动脉瘤组织,TGF-β1在动脉壁内不同层次中表达失调对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杨守国王春生陈昊洪涛赖颢朱仕杰
-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细胞外基质
- 实时三维时间-位移参数显像在心脏移植中的初步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时间-位移参数显像在评价心脏移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IE33超声显像仪,X3-1探头,对10例心脏移植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0例心脏移植患者实时三维时间-位移参数指标——最小位移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从两个直观“牛眼图”显示心脏移植患者左室部分节段收缩延迟或收缩提早,部分节段收缩活动减弱或反向运动;然而心脏移植组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时间-位移参数显像能更敏感地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
- 潘翠珍朱仕杰舒先红王春生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移植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