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作品数:70 被引量:327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更多>>
淮南台电磁扰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2年 电磁扰动作为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手段,在地震的短临预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提取电磁扰动震前异常信息时,首先必须研究其无震时段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才能准确判定异常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主要监测淮南市300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自观测以来,该市周围未发生中强地震,基本无小地震发生,因此该台多年的观测记录为研究电磁扰动无震时段的变化规律提供了较好的数据基础,此外该台的辅助观测(温度、气压等)为进一步分析电磁扰动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充分条件。 李军辉 李琪 殷煤 何康 朱亮关键词:电磁扰动 影响因素 地震前兆观测 震前异常 短临预测 地磁台网观测异常识别方法研究 2012年 地磁台网产出的基础观测数据,从时间分辨率上讲,有秒数据、分钟值、日均值、子夜均值等,反映着不同的地磁场变化成分。识别这些观测数据中的异常并对异常来源进行判别和研究,可以为完善地磁观测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促进地磁观测数据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并保证基于这些数据的研究和产出成果的可靠性。 杨冬梅 李琪 张素琴 何宇飞 姚休义 高玉芬关键词:观测数据 地磁台网 时间分辨率 地磁场变化 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异常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2010年6月28日至8月20日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低频1—20 Hz(二、三通道)出现较多脉冲,超低频0.01—1 Hz未出现明显变化。对脉冲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2008年观测以来,每年6—8月,二、三通道均有类似的脉冲增多变化。对电磁扰动日均值与淮南市日用电量荷载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淮南市用电量与电磁扰动第二、三通道具有准同步变化,其相关系数达0.9163。因此,6—8月的脉冲与用电量具有相关性,非地震前兆异常。 李军辉 李琪 孙盼盼 张军 殷煤 何康关键词:电磁扰动 电磁异常 基于中国地磁台网地磁子夜均值数据对地磁急变的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索地磁长期变化中地磁急变事件的识别方法,分析地磁急变的特征,本文基于多个地磁台站子夜均值数据,利用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了地磁场X,Y和Z三个分量的年变率,对近年来发生的地磁急变事件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结果显示:Y分量能对分析时段内已报道的地磁急变事件进行很好的识别,其中1999年的地磁急变事件,在我国区域内发生的时间可能为1998年,此外2017年可能存在一个新的地磁急变事件;Z分量年变率整体变化平缓,2001年和2013年前后发生两次显著的地磁年变率变化,并且分别早于2003年和2014年两次显著的地磁急变事件时间,这与下地幔的高电导率层对不同分量地磁信号从核幔边界传播至地表过程中的延迟作用有关;X分量年变率出现多次地磁急变事件特征,其变化与Dst指数年变率变化具有相关性,可利用其去除X分量年变率中存在的外部空间电流体系影响成分,更可靠地辅助Y分量对地磁急变事件进行识别。总体上,地磁子夜均值数据年变率的空间分布与基于第12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2)模型计算的地磁数据年变率的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变化特征在总趋势上具有一致性,表明地磁台站子夜均值数据能够反映我国区域地球主磁场的变化特征,而分别由子夜均值数据和IGRF12模型计算的2003年Y分量年变率空间分布均存在的显著局部特征,可能与地磁急变事件的区域特征有关。 何宇飞 赵旭东 张素琴 杨冬梅 李琪关键词:DST指数 2013年3月3日洱源M_(S)5.5地震前地磁转换函数异常研究 被引量:7 2021年 利用有界影响估计地磁转换函数,分析了2013年3月3日云南洱源M_(S)5.5地震前后滇西北地磁台阵各测点的地磁转换函数及地磁实感应矢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震前1-2个月云龙测点和洱源测点多个周期的转换函数实部绝对值存在变大-转折-恢复的过程,异常变化幅值超过1倍标准差,其余震中距较大或距离余震区较远的测点震前转换函数无明显异常变化。该结果表明洱源M_(S)5.5地震前地磁转换函数异常范围小于50 km,可能与余震区空间分布有关。 杨杰 李琪 袁伊人关键词:地磁转换函数 震例分析 中国部分地磁台站年均值与IGRF模型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3 2008年 利用中国部分地磁台站1990~2003年的年均值资料,研究了台站年均值与IGRF模型计算值的一致程度,结果表明:①我国地磁台站的长期变速度与IGRF模型的长期变速度有差异:总体来讲,我国台站磁偏角D和垂直强度Z的长期变速度低于IGRF模型的相应速度;水平强度H的长期变速度在1990~1995年间高于IGRF模型的相应速度,在1995~2000年间低于IGRF模型的相应速度;②台站年均值与IGRF模型值的差值曲线中,H和Z有明显的起伏,反映了地磁场长期变的非线性;③虽然有上述长期变上的差异,但对于同一个台站,各地磁要素年均值与IGRF模型值的差值的标准偏差均低于IGRF模型的误差水平,说明IGRF模型与台站年均值的一致性比较好;④对于同一地磁要素,不同台站的年均值与IGRF模型值的差值的平均值相差较大,反映出台站所在位置地壳磁异常的巨大差异。通过总结上述工作,文中还讨论了地磁台站保持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性以及地磁台网历史观测资料抢救的紧迫性。 张素琴 杨冬梅 李琪 赵永芬关键词:地磁 台网 一致性 问题预览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无问题预览是其中之一。高、低水平组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有无问题预览情况下的听力测试成绩显示:问题预览对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有影响,且对低水平者促进作用更大;英语水平仍然是决定听力理解的关键因素。 李军辉 李琪 王行舟 陶月潮 何康 郑海刚 王俊关键词:英语水平 听力理解 中国地磁数据库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中国地磁数据库GIS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例探讨了GIS用于地磁信息管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建立的地磁数据库及其GIS应用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管理海量地磁数据,而且,借助于GIS技术可以方便直观地再现地磁观测数... 杨祖虎 李琪关键词:地磁 GIS技术 数据库 SUPERMAP 2000年10月5日磁暴主相两个不同时段太阳风参数特征告诉我们什么? 2025年 本文研究了2000年10月5日磁暴主相两个不同时段期间环电流的变化速度与相应太阳风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的变化速度并不取决于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也不取决于太阳风电场的平均值和最大值.本文的研究证明,磁暴环电流增强期间环电流的变化速度,不仅取决于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和太阳风的速度,还取决于太阳风的动压,而且太阳风的动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采用Burton et al.(1975)方程和O′Brien,McPherron (2000a)方程估算得到的2000年10月5日的两次地磁活动的强度远低于实际的观测值. 李琪 乐贵明关键词:太阳风动压 1979年普洱6.8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现象 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介绍了1979年3月15日普洱6.8级地震当天,在距离微观震中仅6.4km的磨黑镇,现场安装的陶瓷偏角磁变仪的磁系出现了异常大幅度摆动的事件,笔者从陶瓷偏角磁变仪的观测原理和地震当日的地磁场活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次异常事件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前的震磁效应有关。 李琪 郭毅 周锦屏 朱培育 杨冬梅 陈化然关键词:地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