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灵
- 作品数:92 被引量:275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技术的现状被引量:3
- 2003年
- 郭瑞卿王缚鲲王宪灵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原学检测
- 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3年
- 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属于Ambler分类的A类酶,可被克拉维酸抑制,耐药谱广,主要由医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产生,在土耳其流行最显著。本文就其酶特点、流行性、临床预后和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 侯天文张健王宪灵陈兴
-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耐药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术后δ胆红素测定的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 42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减黄手术期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结合胆红素 (Bc)、非结合胆红素 (Bu)、δ胆红素 (δ Bil)的测定 ,了解其变化规律 ,确定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 1d ,手术后 1、3、7、10、14、18、2 1d采集血标本 ,使用美国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TBil、DBil、Bc、Bu和δ Bil的含量。结果 :减黄效果良好组在减黄术后TBil、Bc、Bu迅速下降 ,δ Bil/TBil不断升高 ,7d后绝大多数病例 >0 6;减黄效果不良组中不少病例在术后TBil不但不消退 ,反而有一定的升高 ,原因不明 ,之后缓慢减低 ,在减黄过程中无明显消退阶段 ,Bc、Bu下降缓慢 ,δ Bil/TBil始终 <0 6。结论 :δ -Bil/TBil是预测减黄效果的最佳指标。
- 王缚鲲白云王宪灵安黎云冯子坛张宏王薇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Δ胆红素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检测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 EKTACHE75 0 XRC Analyzer生化分析仪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总胆红素 (TBIL )、直接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 (Bu)、结合胆红素 (Bc)、δ胆红素 (δ- BIL)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热期除 δ- BIL 外 ,其他指标均相差显著 ,少尿期 AL T、TBIL、Bu、Bc、DBIL 变化最大 ,多尿期患者血清 δ- BIL 含量最高 ,恢复 Bu、Bc趋于正常 ,而 AL T和 TBIL相差显著 ,δ- BIL和 DBIL相差极为显著。 Bu/ TBIL全病程呈逐渐下降趋势 ,Bc/ TBIL开始逐渐上升在少尿期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 ,而 δ- BIL/ TBIL 在全病程始终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 王缚鲲王宪灵白云张宏王薇李玮王法印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胆红素动态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 3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8周时症状积分低于治疗4周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4周和8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7.14%和68.57%(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缓解症状和体征,且方法安全,疗效确切。
- 刘俐伶麻继臣王宪灵马玉昕王立生
- 关键词:穴位埋线慢性荨麻疹血清总IGE
- 截短表达的梅毒螺旋体膜抗原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短表达的梅毒螺旋体膜抗原的DNA和氨基酸序列,该膜抗原去掉了和人纤维连接蛋白有较高同源性的部分,避免了假阳性的产生,提高了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试验的特异性。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膜抗原在制备检测梅毒螺...
- 郭刚王宪灵邹全明石云张卫军蒲瑞雪
- 文献传递
- 门诊肺结核患者鼻腔多药耐药菌定植及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门诊肺结核患者鼻腔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MDRB)定植以及药敏情况,分析MDRB定植的危险因素,为控制门诊肺结核患者MDRB定植及提高肺部感染治疗效率提供资料....
- 张海谱贾克然王宪灵赵会海张盼王缚鲲
- 关键词:肺结核鼻腔多药耐药菌定植
- 应用混合纯化重组亚单位抗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目的寻求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Hp抗原和简便、可靠的检测Hp抗体的方法,用于Hp感染诊断。方法以多株Hp超声上清、粗提物、重组人Hp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rHspA)纯品、重组人Hp热休克蛋白尿素酶B亚单位(rUreB)以及...
- 王缚鲲冉向阳陈兴安黎云王宪灵张海谱
- 关键词:IGGELISA亚单位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脑炎/脑膜炎是指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螺旋体等侵犯脑部或脊髓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症状表现有发热、头痛和颈项强直等[1]。根据引发脑炎病原体的不同,脑炎/脑膜炎主要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两种。据Hasbun[2]等的研究,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有肠病毒(51.6%)、细菌(14.1%)和单纯疱疹病毒(8.3%)等。
- 刘秀红霍晓赛贾克然王宪灵贺政新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
- 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Hp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Hp单克隆抗体捕获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再用酶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对其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药物根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血清可溶性Hp抗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96.0%,此方法明显优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与14C尿素呼气试验差异无显著性,药物治疗前后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Hp感染的方法,但不能用于Hp感染药物根除效果的评价。
- 王缚鲲吴亚男邹全明冉向阳时兰春安黎云王宪灵
-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