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瓯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老龄、高危高血压脑血肿的疗效分析
- 2006年
- 王怀瓯张弩许璟尹波
- 关键词:大剂量尿激酶疗效分析脑血肿老龄尿激酶溶解
- 己酮可可碱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己酮可可碱组,后两组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4h后检测脑组织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K+-ATP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用电镜和光镜作病理观察。结果:PTX能部分减轻由于IRI所引起的神经元细胞的破坏性改变。再灌注24h后PTX组比较对照组:SOD、Na+-K+-ATPase,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和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王怀瓯魏伟林坚许璟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
- 腰大池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
- 目的 讨论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对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住院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62例患者进行分组,25例患者在行脑室外引流后给予腰大池引流术(实验组),而...
- 张弩盛汉松林坚王怀瓯尹波
- 人工脑膜在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重型颅脑损伤因各种原因引起高颅压,易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过去常用颞肌和硬膜直接缝合以保持脑膜的完整性.但由于取材有限.缝合不够严密,术后易发生脑脊液漏.腑膨出,畸膜脑瘢痕与颞肌粘连易引起癫痫等并发症。本院自2008年2月起存去骨瓣减压术中行人工硬脑膜修补58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林逢春林坚王怀瓯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人工脑膜开颅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硬脑膜修补
- CT定位碎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报告用CT立体定位碎吸术治疗36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病人,碎吸管准确定位在血肿中心部位.首次清除血肿率在60~80%、残余血肿用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就手术适应症,时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使用立体定向仪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和讨论。认为此种术式准确,简单,创伤小,清除血肿充分;值得推广和应用。
- 王怀瓯秦力张弩许景
- 关键词:CT高血压基底节出血脑出血碎吸术
- 己酮可可碱治疗外伤性脑梗死1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外伤性脑梗死患者18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己酮可可碱每天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及磁共振波谱(MRS)测得的梗塞区域的代谢物质变化。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废5例;对照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废2例。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己酮可可碱对外伤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王怀瓯冯春国林坚许璟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脑梗塞
- 兔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制造兔脑出血模型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及不同时点血浆NSE浓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兔48h后脑组织水含量;62、4、48h血浆NSE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浆NSE浓度发生动态变化,在出血后24h达高峰。脑出血急性期NSE升高与脑损伤、脑水肿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NSE可作为脑损伤的监测指标。
- 林坚王怀瓯林逢春
-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水肿
- 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阀治疗脑积水
- 目的讨论可调压分流阀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分流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自2005年到2009住院36例脑积水患者,其使用可调压分流阀进行治疗,分析调节次数和分流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并与同时期使用固定压力阀门...
- 盛汉松张弩林坚王怀瓯尹波
- 关键词:分流阀治疗组
- 文献传递
- 外伤性脑梗死血小板参数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体积(MPV)、压积(PCT)及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方法对57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和98例未发生脑梗死的颅脑外伤患者的PLT、MPV、PDW、PCT进行比较。结果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MPV、PC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在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检测PLT、MPV、PDW、PCT对于外伤性脑梗死的防治和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尹波张弩王怀瓯
-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血小板
-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至2010年间30例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患儿,采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6例,其中Ⅲ级5例,Ⅳ级1例;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9例,Ⅱ级6例,Ⅲ级3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比较术后脑脊液变化、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6例经治疗后4例4~6个月内拔除外引流管,外引流管最长留置时间6个月,末发生颅内感染及与外引流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间、预后等方面与脑室腹腔分流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重度梗阻性脑积水有效且较为安全,部分患儿经治疗脑积水缓解,避免了分流装置长期留置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的方法。
- 林坚张弩盛汉松尹波王怀瓯王茂德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脑室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儿童